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⑴经过改革的北京大学,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近代高等学府,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⑵许多改革的思想和措施被吸收到《国立大学条例》等新立的法规中,促进了高等学校管理的规范化。


更多“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高等学校的管理基本措施的意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原因。


    参考答案:

    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民族资本得到了长足发展,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空前绝后的繁荣时期。表现: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数量增加了,资本扩大了,设厂速度加快了,机械化程度提高了。从设厂总数和资本总额上看,在1912---1927年的16年中,历年所设创办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总数为1984家。这超过了辛亥革命前几十年的一倍以上。从机器进口值看,1921年中国机械输入总值为5700万海关两,比1913年增加七倍多。从机器动力看,1918年中国资本工厂使用的蒸汽机动力达到88000匹马力,比1913年增加了一倍多。
    (2)工业发展情况。发展最快的部门是纺织、面粉、卷烟等轻工业。棉纺织工业发展尤为突出,1912---1927年,中国本国纱厂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共创建86家,占1890---1927年中国新设纱厂110家的78.2%,资本则占资本总额的88%。还有,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成为“面粉大王”,华侨商人简照南、简玉阶兄弟成为“烟草大王”。针织、缫丝、造纸、印刷等轻工业也有较快发展。重工业方面,民族资本虽然在水泥、采矿、炼铁等部门有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发展缓慢,企业较少。
    原因:在北洋军阀的发动统治下,在极其动乱的年代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却获得如此快的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促进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法令,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北洋政府为取得资产阶级的支持,也制定了一些鼓励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和法令法规。这些法律和法令,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刺激了民族资本家投资办厂的积极性。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西方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资本主义获得了比较广阔的市场。并且,一战结束后,西方许多企业一时还不能转到正常的民用生产上来,这对中国轻工产品的出口和轻工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3)中国人民不间断地抵制洋货提倡国货,为民族资本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 第2题: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制定的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学制

    D壬戌学制


    D

  • 第3题:

    国民党政府的统治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与北洋军阀的统治有本质的区别。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我国出现过哪些名记者?


    正确答案: 在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报为了避祸,言论噤若寒蝉。然而读者出于切身得益的需要,非常关心时局的变化。因此各大报争聘得力记者,加强了采访消息和新闻通讯的工作。各报以获得独家新闻为能,以发表精采通讯取胜。就是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新闻记者。他们都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的新闻学修养和办报经验,又有较好的中西学问基础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因此,他们写的新闻、通讯、文章,很受读者欢迎。在这批名记者中,有被人们称为“民初三大记者“的黄远生、刘少少和徐彬彬,也有稍后的邵飘萍、林白水和胡政之。黄远生在当时的影响最大。
    黄远生(1885-1915)基,字远庸,江西九江人,19岁成秀才,20岁成举人,21岁中进士。他放弃了做官的机会,留学日本攻读法律。1909年回国后被清政府任命为邮传部员外郎,不久又离职当新闻记者。曾先后在北京《亚细报》任撰述,在上海《东方日报》、《时报》、《申报》任特约记者,并主编过《少年中国》和《庸言》两个刊物。他政治上倾向于进步党,对袁世凯有过幻想。袁世凯帝制自为阴谋暴露后,他与袁决裂,避往上海。1915年12月赴美旅游,在旧金山被中华革命党派人暗杀,年仅31岁。
    黄远生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以新闻采访和通讯写作面负有盛名的新闻记者。他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社交活动能力,又有深厚的中西学问基础和驾驭文字的功夫。因此,他写的新闻通讯(主要是政治通讯)真实可信、文笔流畅、夹叙夹叙,幽默风趣。他用那支生花之笔,对袁世凯统治下的黑暗政治和军阀、官僚、政客们的种种丑态作了深刻而细致的揭露和嘲讽,因而风靡一时,“都下传观,有纸贵之誉”。他认为新闻记者应该具备“四能”:(一)脑筋能想;(二)腿脚能奔走;(三)耳能听;(四)手能写。他的四能主张,对于今天的新闻工作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第6题:

    近代有人曾痛切地认识到“吾人于共和政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这一情形始于()

    • A、清朝统治晚期
    • B、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
    • 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 D、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正确答案:C

  • 第7题:

    问答题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教育行政日趋完善的表现在哪里?

    正确答案: 主要体现在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上,大致到20年代,我国近代的教育行政体制建成了自中央教育部到省教育厅、县教育局这样一个完整的系统,标志着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建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3.试述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近代有人曾痛切地认识到“吾人于共和政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这一情形始于()
    A

    清朝统治晚期

    B

    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

    C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行政执行的基本趋向和行政执行混乱的原因?

    正确答案: (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各届政府,基本上都是军人控制下的政府,因而其行政执行必受到军阀势力的影响,呈现出如下两个基本的趋向:
    一、决策能否执行往往以掌权军阀的意志为依归。符合掌权军阀意志的决策,即使完全违背民意也能畅通无阻;不符合掌权军阀意志的决策,即使完全符合民意也是寸步难行;
    二、决策能否执行往往以掌权军阀的实力消长为依归。当掌权军阀得势时,即使是错误的决策也能够顺利执行;当掌权军阀失势时,即使是正确的决策也无人去执行它。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行政执行,从总体上来说是相当混乱的,造成混乱的原因十分复杂,仅从行政管理的层面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体制混乱,权限不清。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由于体制不断变化,各种机构职责权限十分混乱,到皖系军阀统治时,府院权限纷争已到了兵戒相见的地步。
    二、政出多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袁世凯统治时期,北京政府的政令尚能保持基本的统一。袁世凯死后,各派军阀各自为政,纷纷以军事实力干预政府事务,造成政出多门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混乱书面。
    三、内阁派系复杂,互相牵制。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任国务总理,组成联合内阁,除北洋派阁员外,段祺瑞很难控制其它阁员。
    四、内阁更迭频繁,政局动荡。在北洋军阀统治的16年中,内阁迭了40余次,平均每年更迭近3次,内阁最长的不过年余,最短的只有几天。内阁的频繁更迭,无疑给行政执行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原因。

    正确答案: 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民族资本得到了长足发展,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空前绝后的繁荣时期。表现: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数量增加了,资本扩大了,设厂速度加快了,机械化程度提高了。从设厂总数和资本总额上看,在1912---1927年的16年中,历年所设创办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总数为1984家。这超过了辛亥革命前几十年的一倍以上。从机器进口值看,1921年中国机械输入总值为5700万海关两,比1913年增加七倍多。从机器动力看,1918年中国资本工厂使用的蒸汽机动力达到88000匹马力,比1913年增加了一倍多。
    (2)工业发展情况。发展最快的部门是纺织、面粉、卷烟等轻工业。棉纺织工业发展尤为突出,1912---1927年,中国本国纱厂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共创建86家,占1890---1927年中国新设纱厂110家的78.2%,资本则占资本总额的88%。还有,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成为“面粉大王”,华侨商人简照南、简玉阶兄弟成为“烟草大王”。针织、缫丝、造纸、印刷等轻工业也有较快发展。重工业方面,民族资本虽然在水泥、采矿、炼铁等部门有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发展缓慢,企业较少。
    原因:在北洋军阀的发动统治下,在极其动乱的年代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却获得如此快的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促进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法令,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北洋政府为取得资产阶级的支持,也制定了一些鼓励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和法令法规。这些法律和法令,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刺激了民族资本家投资办厂的积极性。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西方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资本主义获得了比较广阔的市场。并且,一战结束后,西方许多企业一时还不能转到正常的民用生产上来,这对中国轻工产品的出口和轻工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3)中国人民不间断地抵制洋货提倡国货,为民族资本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新学制对师范大学的任务做的规定不包括()

    正确答案: 发展中等师范教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政府预算产生于( )。

    A.清朝末年
    B.北洋军阀时期
    C.国民党统治时期
    D.新中国成立以后

    答案:A
    解析:

  • 第14题:

    试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行政执行的基本趋向和行政执行混乱的原因?


    正确答案:(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各届政府,基本上都是军人控制下的政府,因而其行政执行必受到军阀势力的影响,呈现出如下两个基本的趋向:
    一、决策能否执行往往以掌权军阀的意志为依归。符合掌权军阀意志的决策,即使完全违背民意也能畅通无阻;不符合掌权军阀意志的决策,即使完全符合民意也是寸步难行;
    二、决策能否执行往往以掌权军阀的实力消长为依归。当掌权军阀得势时,即使是错误的决策也能够顺利执行;当掌权军阀失势时,即使是正确的决策也无人去执行它。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行政执行,从总体上来说是相当混乱的,造成混乱的原因十分复杂,仅从行政管理的层面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体制混乱,权限不清。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由于体制不断变化,各种机构职责权限十分混乱,到皖系军阀统治时,府院权限纷争已到了兵戒相见的地步。
    二、政出多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袁世凯统治时期,北京政府的政令尚能保持基本的统一。袁世凯死后,各派军阀各自为政,纷纷以军事实力干预政府事务,造成政出多门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混乱书面。
    三、内阁派系复杂,互相牵制。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任国务总理,组成联合内阁,除北洋派阁员外,段祺瑞很难控制其它阁员。
    四、内阁更迭频繁,政局动荡。在北洋军阀统治的16年中,内阁迭了40余次,平均每年更迭近3次,内阁最长的不过年余,最短的只有几天。内阁的频繁更迭,无疑给行政执行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 第15题:

    我国现代学制是从()开始的。

    • A、明末
    • B、清末
    • C、北洋军阀时期
    • D、国民党统治时期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中国的近代国防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这段时期包括清朝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还有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中国的国防。

    • A、前期
    • B、后期
    • C、中期
    • D、幼期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我国新闻界是怎样一个种状况?


    正确答案: 袁世凯死后,各系军阀继承了袁的衣钵,继续用金钱收买和暴力镇压的手段摧残新闻业,极大地阻碍着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所统计,从1916年底到1919年“五四”运行前,全国又有29家报纸被封,17位新闻记者被枪杀和被判刑。在这种高压政策和政局动荡、前途末卜的影响下,我国新闻界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怪现象。
    一是报纸言论退化。我国近代报刊,历来以政论见长。然而在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报界屈服于军阀统治的肖威,害怕以言论贾祸,困此多数报纸很少发表评论,甚至干脆取消了评论,而竞相以刊登黑幕新闻,低级趣味的黄色新闻取悦读者。这和辛亥革命时期通过政论抨击封建专制、介绍新思想、宣传民主革命的报刊相比,无疑是大倒退。这种状况,是我国资产阶级软弱性的一种表现。
    二是报格低下。办报成了一些资产阶级文丐投靠和谋取私利的手段。他们到处伸手,谁给钱就替谁帮腔。有的报人则趋炎附势,进行政治投机,把办报作为做官参政的捷径。有的反馆为了赚钱,竟然腾出房间租给鸦片烟馆,作为秘密营业点以毒害人民。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还出现了不少“马路不报”和“鬼报”。所谓“马路小报”是出版前夕在诱馆租一间房作为临时编缉室,发行处就在马路的报摊子上,所谓鬼报“是办报人利用另一种报纸印过的现在版送警察局备案,以便向出钱办报的人交差。
    三是黄石报纸泛滥。老牌大报《申报》、《新闻报》和《时报》,在副刊上争相以低级趣味的鸳鸯蝴蝶派作品吸引读者。上海、北京等地的黄色小报则达40余种。它们专门刊登娼妓、武侠、神怪、公案、黑幕、滑稽等诲淫海盗的内容,去迎合小市民的胃口。以上种种怪现象,正是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下的必然产物。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国民政府时期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制度和措施。

    正确答案: 1.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1938—1939年颁发了各学院共同必修科目表和分系必修及选修科目表。
    2.招生制度。1937年单独招生制度,1939年全国统一招生,1941年停止统一招生,改为单独招生,会考和与升学联合考试等。
    3.学生学习成绩考核。1929年学分制,1931年学年制兼学分制,1940年颁布考核办法。
    4.学位制的颁定,由高等学校或国家授予专业水平专门人才以学位。
    5.导师制的推行。1938年《中等以上学校导师制纲要》,通令中等以上学校施行导师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我国新闻界是怎样一个种状况?

    正确答案: 袁世凯死后,各系军阀继承了袁的衣钵,继续用金钱收买和暴力镇压的手段摧残新闻业,极大地阻碍着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所统计,从1916年底到1919年“五四”运行前,全国又有29家报纸被封,17位新闻记者被枪杀和被判刑。在这种高压政策和政局动荡、前途末卜的影响下,我国新闻界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怪现象。
    一是报纸言论退化。我国近代报刊,历来以政论见长。然而在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报界屈服于军阀统治的肖威,害怕以言论贾祸,困此多数报纸很少发表评论,甚至干脆取消了评论,而竞相以刊登黑幕新闻,低级趣味的黄色新闻取悦读者。这和辛亥革命时期通过政论抨击封建专制、介绍新思想、宣传民主革命的报刊相比,无疑是大倒退。这种状况,是我国资产阶级软弱性的一种表现。
    二是报格低下。办报成了一些资产阶级文丐投靠和谋取私利的手段。他们到处伸手,谁给钱就替谁帮腔。有的报人则趋炎附势,进行政治投机,把办报作为做官参政的捷径。有的反馆为了赚钱,竟然腾出房间租给鸦片烟馆,作为秘密营业点以毒害人民。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还出现了不少“马路不报”和“鬼报”。所谓“马路小报”是出版前夕在诱馆租一间房作为临时编缉室,发行处就在马路的报摊子上,所谓鬼报“是办报人利用另一种报纸印过的现在版送警察局备案,以便向出钱办报的人交差。
    三是黄石报纸泛滥。老牌大报《申报》、《新闻报》和《时报》,在副刊上争相以低级趣味的鸳鸯蝴蝶派作品吸引读者。上海、北京等地的黄色小报则达40余种。它们专门刊登娼妓、武侠、神怪、公案、黑幕、滑稽等诲淫海盗的内容,去迎合小市民的胃口。以上种种怪现象,正是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下的必然产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高等学校的管理基本措施的意义。

    正确答案: ⑴经过改革的北京大学,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近代高等学府,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⑵许多改革的思想和措施被吸收到《国立大学条例》等新立的法规中,促进了高等学校管理的规范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我国现代学制是从()开始的。
    A

    明末

    B

    清末

    C

    北洋军阀时期

    D

    国民党统治时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制定的学制是()。
    A

    癸卯学制

    B

    壬寅学制

    C

    壬子学制

    D

    壬戌学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