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是如何论述小学与大学教育任务之分的?具体各有什么教育内容?

题目

朱熹是如何论述小学与大学教育任务之分的?具体各有什么教育内容?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朱熹在总结古代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把学校教育明确划分为大学与小学的两个阶段,并规定了大学、小学各自的入学年龄及教学内容。他在《大学章句序》中指出:人生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小学明其事,大学明其理。朱熹亲自编写《小学》一书,作为小学基本教材。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儒家经典,兼学史书、诸子文选等。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重新作了集注,写了序言。他认为,《四书》是大学的基础读物,是探究圣贤之学得门户,必须首先学懂《四书》,然后才能进一步学习《五经》。朱熹所著的《四书章句集注》在元代以后,成为历代封建官学的法定教材,也是科举考试的共同必考内容。
更多“朱熹是如何论述小学与大学教育任务之分的?具体各有什么教育内容? ”相关问题
  • 第1题:

    朱熹将人的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即“小学”和“大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2题:

    将教育阶段划分为大学、小学两个阶段的是宋代教育家朱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解析:宋代教育家朱熹将教育划分为两个阶段,八岁至十五岁为小学,十五岁以上为大学;小学阶段教"事",大学阶段教"理"。

  • 第3题:

    从教学内容来看,朱熹所谓的小学与大学各指哪些方面?


    答案:
    解析: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 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初步认 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分别提出来二者不 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8岁至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朱熹认为小 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同时指出, "蒙养弗端,长益浮靡”,若儿童时期没有打好基 础,长大就会做出违背伦理纲常的事,再要弥补, 就极为困难了,“而今自小失了,要补填,实是 难”。因而,他认为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 常重要,必须抓紧、抓好。 关于小学教育的内容,朱熹指出,因为小学 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很弱,所以他们学习 的内容应该是"知之浅而行之小者”,力求浅近具体。为此,他提出以“教事”——明其事为主的思 想。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以下三点。首先, 主张先人为主,及早施教。其次,要求形象、生 动,能激发兴趣。再次,首创以《须知》《学则》的 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 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大学教育是在"小 学已成之功”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与小学教育 重在“教事”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 理”——明其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 大学教材主要是《四书》和《五经》。朱熹认为 《四书》是大学的基本读物,是化人圣贤之学的门 户,人人都必须学好《四书》,而进一步学习《五 经》是专门研究的事。所以,《四书》的地位实际 超过了《五经》。在大学教育方法方面,朱熹在长 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其中两 点值得注意:其一,重视自学;其二,提倡不同学 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 朱熹认为,尽管小学和大学是两个相对独立 的教育阶段,具体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各不相同, 但是,这两个阶段又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们的根 本目的是一致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因教育 对象的不同面作的教育阶段的划分,并不是像 "薰莸冰炭"截然对立朱熹关于小学和大 学教育的见解,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某些客观规 律,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增添了新鲜 内容。

  • 第4题:

    试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有哪些不同,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答案:
    解析: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点: (1)教育的性质、目的不同。幼儿园的教育性质是非义务教育,因此,没有考试、考查等。它仅要达到为幼儿入小学做适当准备的目的,确切地说,是为幼儿做好心理、能力方面的准备。而小学教育不同,小学教育属义务教育阶段,这时学生上学是向国家尽义务,学校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查、检查以及由此引起的升级或留级,是国家对学生学习质量肯定或否定的体现。义务教育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在许多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如果孩子不上学,其家长要被罚款或判监禁等。由于以上教育性质、目的的不同,因此,它们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也不同。
    (2)教育内容不同。幼儿园所学的内容是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的浅显知识,借助这些浅显知识达到发展幼儿与以后的正规学习有关的心理能力的目的。小学的教育内容是成体系的学科知识.确切地说,是以符号为媒介的学科知识,它的抽象水平相对较高,与学生的生活有一段距离,这种学习内容只有当学习者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时才能理解和接受。
    (3)教育方法不同。幼儿园教师应多采用归纳法,即让幼儿看到许多有关的现象,让幼儿开动脑筋,自己去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这中间教师启发提问、幼儿回答、幼儿归纳、教师小结等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小学教师则多采用演绎法,即教师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知识,然后用例题来证明此规律是正确的,这一过程与幼儿阶段的学习过程正好相反。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1)发展幼儿与学习活动有关的心理能力,即观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想象、表达、逻辑思维等能力。
    (2)发展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即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的能力、培养幼儿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培养幼儿独立性与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等。

  • 第5题:

    朱熹认为小学教育是打基础阶段,所以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教育内容以“()”为主,大学教育的内容以“()”为主。
    教事;明理

  • 第6题:

    朱熹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

    • A、小学
    • B、中学
    • C、幼稚园
    • D、大学

    正确答案:A,D

  • 第7题:

    朱熹认为小学教育人人都应接受,大学教育则属于士大夫之事。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试析朱熹对“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论述。


    正确答案: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两者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8岁至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朱熹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很弱,所以他们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知之浅而行之小者”,力求浅近、具体。为此,朱熹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强调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到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与此相适应,在教育方法上,朱熹提出三点,即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首创《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
    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大学教育是在“小学已成之功”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与小学教育重在“教事”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在大学教育方面,朱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其中两点值得注意:其一,重视自学,即在教师指导下重视学生的自学与研究;其二,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
    朱熹认为,尽管小学和大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具体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各不相同,但这两个阶段又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们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因教育对象的不同而所作的教育阶段的划分。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见解,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某些客观规律,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增添了新鲜内容。

  • 第9题:

    问答题
    朱熹关于小学与大学的被学内容有哪些论述?

    正确答案: 朱熹根据人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把学校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大阶段。他认为八岁至十五岁是小学阶段,上至王公子弟,下至庶民子弟皆可入学。小学是打基础阶段,教学内容是"学其事",即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将伦常礼教,教给儿童,进而教他们诗、书、礼、乐之文;打好根基。他专门编著《小学》一书,作为这个阶段的教材。朱烹认为十五岁以后是大学阶段,入学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也有少数"凡民俊秀"。大学的教学内容是在小学的基础上"明其理",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使其"明明德",最后达到"止于至善"的目的。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四书","五经"。尤其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其基本教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理论上明确将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A

    韩愈

    B

    朱熹

    C

    王安石

    D

    胡瑗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朱熹是如何论述小学与大学教育任务之分的?具体各有什么教育内容?

    正确答案: 朱熹在总结古代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把学校教育明确划分为大学与小学的两个阶段,并规定了大学、小学各自的入学年龄及教学内容。他在《大学章句序》中指出:人生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小学明其事,大学明其理。朱熹亲自编写《小学》一书,作为小学基本教材。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儒家经典,兼学史书、诸子文选等。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重新作了集注,写了序言。他认为,《四书》是大学的基础读物,是探究圣贤之学得门户,必须首先学懂《四书》,然后才能进一步学习《五经》。朱熹所著的《四书章句集注》在元代以后,成为历代封建官学的法定教材,也是科举考试的共同必考内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朱熹认为小学教育是打基础阶段,所以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教育内容以“()”为主,大学教育的内容以“()”为主。

    正确答案: 教事,明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小学教育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

  • 第14题:

    朱熹关于小学与大学的被学内容有哪些论述?


    参考答案:

    朱熹根据人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把学校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大阶段。他认为八岁至十五岁是小学阶段,上至王公子弟,下至庶民子弟皆可入学。小学是打基础阶段,教学内容是"学其事",即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将伦常礼教,教给儿童,进而教他们诗、书、礼、乐之文;打好根基。他专门编著《小学》一书,作为这个阶段的教材。朱烹认为十五岁以后是大学阶段,入学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也有少数"凡民俊秀"。大学的教学内容是在小学的基础上"明其理",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使其"明明德",最后达到"止于至善"的目的。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四书","五经"。尤其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其基本教材


  • 第15题:

    从教学内容来看,朱熹的小学与大学各指哪些方面?


    答案:
    解析: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分别提出了两者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8岁至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朱熹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同时指出,“蒙养弗端,长益浮靡”,若儿童时期没有打好基础,长大就会做出违背伦理纲常的事,再要弥补,就极为困难了,“而今自小失了,要补填,实是难”。因而,他认为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必须抓紧、抓好。 关于小学教育的内容,朱熹指出,因为 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很弱,所以他们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知之浅而行之小 者”,力求浅近、具体。为此,他提出以 “教事”(明其事)为主的思想。 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以下三点:首先,主张先人为主,及早施教;其次,要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再次,首创以 《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 为习惯。 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大学教育是在 "小学已成之功”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与小学教育重在“教事”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明其理,即重在探究 “事物之所以然”。大学教材主要是《四书》 和《五经》。朱熹认为《四书》是大学的基本读物,人人都必须学好《四书》,而进一 步学习《五经》是专门研究的事。所以, 《四书》地位实际超过了《五经》。在大学 教育方法方面,朱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其中两点值得注意: 其一,重视自学;其二,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 朱熹认为,尽管小学和大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具体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各不相同,但是,这两个阶段又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们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它们之间 的区别只是因教育对象的不同而做的教育阶段的划分,并不是像“薰莸冰炭”那样截然 对立。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见解,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某些客观规律,为中国古代 教育理论的发展增添了新鲜内容。

  • 第16题:

    在理论上明确将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A韩愈

    B朱熹

    C王安石

    D胡瑗


    B

  • 第17题:

    朱熹认为小学教育重在“教事”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

    • A、教理
    • B、认识事物
    • C、传授科学知识
    • D、明人伦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论述学前教育学的内容与任务。


    正确答案: 内容:
    (1)学前教育学的学科概述;
    (2)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
    (3)学前教育的组织形式;
    (4)学前教育的管理与领导。
    任务:
    (1)观察与认识学前教育现象;
    (2)研究和揭示学前教育发展规律;
    (3)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 第19题:

    朱熹是如何论述小学与大学教育任务之分的?具体各有什么教育内容?


    正确答案:朱熹在总结古代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把学校教育明确划分为大学与小学的两个阶段,并规定了大学、小学各自的入学年龄及教学内容。他在《大学章句序》中指出:人生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小学明其事,大学明其理。朱熹亲自编写《小学》一书,作为小学基本教材。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儒家经典,兼学史书、诸子文选等。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重新作了集注,写了序言。他认为,《四书》是大学的基础读物,是探究圣贤之学得门户,必须首先学懂《四书》,然后才能进一步学习《五经》。朱熹所著的《四书章句集注》在元代以后,成为历代封建官学的法定教材,也是科举考试的共同必考内容。

  • 第20题:

    朱熹是如何划分小学和大学的学习阶段和学习宗旨的?


    正确答案:中国古代学校的大学和小学,是按照学生的年龄及学习内容难易程度的不同自然区分的。朱熹在总结古代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把学校教育明确划分为大学和小学两个阶段,并规定了大学和小学各自的入学年龄及教学内容,即人生8岁如小学,学习日常生活礼节及六艺之文;15岁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正人之道。小学以“教事为主”,即具体行为规范的训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学则“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即再去探究其中的深刻道理。总的说来,就是小学明其事,大学明其理。

  • 第21题:

    判断题
    朱熹认为小学教育人人都应接受,大学教育则属于士大夫之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朱熹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
    A

    小学

    B

    中学

    C

    幼稚园

    D

    大学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朱熹认为小学教育重在“教事”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
    A

    教理

    B

    认识事物

    C

    传授科学知识

    D

    明人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试析朱熹对“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论述。

    正确答案: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两者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8岁至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朱熹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很弱,所以他们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知之浅而行之小者”,力求浅近、具体。为此,朱熹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强调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到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与此相适应,在教育方法上,朱熹提出三点,即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首创《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
    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大学教育是在“小学已成之功”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与小学教育重在“教事”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在大学教育方面,朱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其中两点值得注意:其一,重视自学,即在教师指导下重视学生的自学与研究;其二,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
    朱熹认为,尽管小学和大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具体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各不相同,但这两个阶段又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们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因教育对象的不同而所作的教育阶段的划分。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见解,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某些客观规律,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增添了新鲜内容。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