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的解读是运用史料的重要基础。表2为美国、苏联国防开支表(单位:10亿美元)。对表2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A.美苏的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B.苏联取得与美国平等地位
C.美国军费开支总是多于苏联
D.美苏争霸中美国始终处于攻势
第1题:
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 )
第2题:
(1)史实来源于史料。下列两则史料,都涉及了哪一史实?分别描述了这一史实的什么方面?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甲:条约内容;乙:条约影响。
第3题:
第4题:
历史研究的核心是()
第5题:
出处是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6题:
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第7题:
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史料(亦称原始材料),二是间接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第8题:
史料是研究和编撰史书所用的资料,它包括考古史料、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和非文字史料等。下列关于史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9题:
第10题:
文献史料
实物史料
口述史料
图像资料和声音史料
第11题:
通过调查和采访搜集口碑资料
注意从考古发掘中搜集新史料
通过平时读书积累史料
利用各种工具书搜集史料
第12题:
从史料和史实出发得出观点和结论
对史料存疑
运用比较研究方法
还原历史真相
第13题:
史料解读:《四库全书总目》评价《新五代史》称:“大致褒贬祖《春秋》,故义例谨严;叙述祖《史记》,故文章高简,而事实则不甚经意。”
(1)《四库全书总目》指出了《新五代史》有两个特点。第一,仿照《史记》的体例。在本纪、列传、表、志之外,又恢复了《史记》所创的“世家”,在《世家》里记载南北十个小国的史事。
(2)《新五代史》的第二个特点是仿效《春秋》的书法来褒贬人物。比如说战争,两国交战称“攻”,以大加小称“伐”。讨伐有罪的称“讨”,天子亲征称为“征”。用一个字就对战争的性质做了定性,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
(3)因为欧阳修的写作目的主要是想贯彻《春秋》笔法,讨伐乱臣贼子,以正君臣之道。那么,对于五代时期的经济文化、典章制度等等与宣扬君臣之道无关的内容,欧阳修就不怎么重视。结果史书中史料价值非常高,对于研究历史很有作用的纪传体的书、志部分,欧阳修就大力删节了,“故文章高简,而事实则不甚经意”,其文风简略,史料价值逊于《旧五代史》。
第14题:
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
A.从史料和史实出发得出观点和结论
B.对史料存疑
C.运用比较研究方法
D.还原历史真相
第15题:
美国历史学家鲁滨逊说:“我们所有关于过去事情和情况的信息必须来源于某种证据。这种证据称为史料”,“然而我们当中流行的历史知识不是来自第二手史料,而是来自教科书的阅读、百科全书、故事、戏剧和杂志上的文章。通行的手册和文章一般由对原始史料不知道或知之甚少的人写的。因此它们甚至即使依据最好的第二手的叙述,那至少也是第三手史料。”材料中鲁滨逊的观点是()
第16题:
搜集史料的方法、途径多种多样,主要有()
第17题:
《食货》的编辑指出:“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却离不开史料。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这表明()
第18题:
文物、古迹、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属于什么史料类型()?
第19题:
中国的史料中,只有正史的史料才是绝对准确的。
第20题:
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
第21题:
对于同一个史料,人们可能会做出多种解释
史料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重要依据
对同一事件的记载,不同的史料可能完全不同
文字史料的价值最高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搜集史料
分析、鉴别史料
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运用史学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