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两税法及其实施的积极意义。
两税法:唐代后期用以代替租庸调制的赋税制度,因税分夏秋两季缴纳,故称,。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同时不再按照丁、中的原则征租、庸、调,而是按贫富等级征财产税及土地税。这是中国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一大变化。
意义:首先,在均田制下,国家对租调徭役的征敛,主要依据是丁身;两税法则主要是依据土地多少征税,舍去按人头征税,意味着封建官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其次,在“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下,不管是地主、贫民,他们向国家纳税的数量却完全一样,这当然极不合理。两税法推行后,没有土地而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就只交户税,不交地税。这样,就多少改变了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
再次,租庸调是以均田制为基础,流亡客户因为不在当地受田,所以既不编入户籍,也不纳税。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管土户、客户,只要略有资产,就一律得纳税。又因为贵族官僚原来就得负担户税和地税,所以也得交纳两税。这样,两税法的推行就极大地扩大了纳税面,即使国家不增税,也会大大增加收入。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两税法是唐后期实行的赋税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4题:
租庸调法是唐初颁布的,随着均田制的瓦解,为两税法所取代。
第5题:
唐两税法
第6题: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税率不包括()。
第7题:
白居易在《无名税》诗中写道:“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妨(通“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索取无冬春。”这首诗说明()①唐朝初年实施两税法,目的在于减轻人民的负担②两税法实施初期对于巧立名目滥征赋税的行为明令禁止③两税法虽然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但最终被迫废除④两税法实施后期,由于吏治腐败,人民负担更为沉重
第8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财政补贴为不征税收入。
第9题:
简述汪中骈文的艺术特色及其对清代文学发展的积极意义。
第10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清朝摊丁入亩的实施,起到了什么积极意义?
第15题:
两税法的实施之初使唐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了,这部分收入主要来源于手工业者。
第16题:
简述租庸调到两税法的演变根据及其主要内容。
第17题:
简述两税法实施的关键作用及意义?
第18题:
九品中正制创设的合理性及其积极意义。
第19题:
评述王守仁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积极意义。
第20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即使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也不准予扣除。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