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唐代设政事堂于中书省,以宰相领其事,后代也因此称宰相为()。
第2题:
唐高祖武德年间,设置政事堂,作为议政决策机构。政事堂会议还有轮流执笔和秉笔制度,秉笔宰相的任务主要有主持会议、总结记录、轮班办公等。至此,政事堂已由议事之所变成了正式的宰相机构。
第3题:
钱穆在评唐朝的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由此可见,唐朝的政事堂()。
第4题:
政事堂
第5题:
政事堂议事
第6题:
唐代政事堂会议的确立标志着三省制的运行模式完全建立。
第7题:
第8题:
中书门下
议政王大臣
鸾台
凤阁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议事堂
政事堂
内阁
军机处
第13题:
唐朝宰相们集中议事的地方是()
第14题:
唐初唐太宗设政事堂辅制天下:“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人,反道于地,覆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指黎民),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据史料判断最初政事堂拥有的权力主要是()
第15题:
北宋政事堂俗称“()”。
第16题:
结合唐代的政事堂,谈谈秘书部门发挥“协调”作用的重要性。
第17题:
《文献通考》:“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这里指的是唐高祖武德年间,设置(),作为议政决策机构。
第18题:
政事堂会议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皇帝与宰相的权力都受到了限制
政事堂会议形成了民主政治的雏形
朝议制度减少了君主的决策失误
独立于皇权之外的决策机构已形成
第23题:
政事堂
御史台
都察院
翰林院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