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叙述汤剂的煎煮方法。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哪项是龟板入汤剂的煎煮方法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另煎

    E.烊化


    正确答案:A

  • 第2题:

    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A.浸渍法
    B.煎煮法
    C.渗漉法
    D.精制法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汤剂是应用最早、最为广泛的传统剂型。麻杏石甘汤是由麻黄、杏仁、石膏、炙甘草组成的,用于热邪壅肺所致的身热无汗或有汗、咳逆气急等症,临床广为应用。

    汤剂煎煮条件的控制不包括
    A.加水量
    B.煎煮次数
    C.煎煮时间
    D.煎煮火候
    E.煎煮火源

    答案:E
    解析:
    本题考点是汤剂的特点和质量要求。汤剂的特点:①组方灵活,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用药的需要,能充分发挥复方综合疗效;②以水为溶剂,制法简便,吸收、奏效较为迅速;③味苦量大,服用不便;④不宜久置,必须临用制备,多有不便;⑤挥发性及难溶性成分提取率或保留率低,可能影响疗效;⑥目前有配方颗粒的形式在应用,具有良好前景。汤剂外观视为混悬液,实系液体复合分散体系,药物以离子、分子或液滴、不溶性固体微粒等多种形式存在于汤液中。汤剂制备时必须按照正确的方法,从加水量、煎煮火候、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煎煮器具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煎煮条件的控制,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防止有效成分的损失,操作方便,汤液体积适中为原则。汤剂煎煮时根据药材应酌情处理,主要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等。

  • 第4题:

    简述汤剂的特殊煎煮方法。


    正确答案: (1)先煎(或久煎):如矿物类、化石类、贝壳类、动物的角甲类及某些有毒饮片等。
    (2)后下:
    ①气味芳香的饮片。
    ②有效成分久煎易破坏的,如钩藤、生苦杏仁、徐长卿等。
    (3)包煎:
    ①含黏液质较多的,如车前子、葶苈子、菟丝子等。
    ②富含绒毛的,如旋覆花等。
    ③细微饮片或粉性药物等。
    (4)另煎:一些需煎煮的贵重中药。
    (5)冲服:一些用量少的细贵中药研粉后冲服。
    (6)烊化:一些胶类、蜜膏类中药,可置于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溶化后服用。

  • 第5题:

    中药汤剂煎煮程序是()

    • A、核方、煎煮、滤液、浸泡、发药
    • B、浸泡、煎煮、核方、滤液、发药
    • C、核方、浸泡、煎煮、滤液、发药
    • D、浸泡、煎煮、滤液、核方、发药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叙述汤剂煎煮的先煎。


    正确答案: 指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一些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如磁石、代赭石、龟甲、鳖甲等。此外,附子、乌头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余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安全用药

  • 第7题:

    多选题
    中药汤剂煎煮完后,煎煮人员应当核对哪些内容后才能签字?(  )
    A

    煎药袋内的姓名

    B

    取药号

    C

    药味

    D

    质量

    E

    煎煮方法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叙述汤剂煎煮的煎汤带水。

    正确答案: 主要指某些药物为了防止与其他药物同煎使煎液混浊,难于服用,宜先煎后取其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他药物,如灶心土等。此外,某些药物质轻用量多,体积大,吸水量大,如玉米须、丝瓜络、金钱草等,也须煎汤代水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汤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饮片质量与汤剂质量有关

    B

    汤剂制备多采用煎煮法

    C

    煎药器具可选用搪瓷、不锈钢

    D

    煎药溶剂大多使用自来水或制药纯水

    E

    煎煮火候应沸前武火,沸后文火。一般煎煮2~3次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汤剂的制备要点汤剂制备采用煎煮法,以水为溶剂;煎药器具传统多用陶器,也可选用搪瓷煎器、不锈钢;影响汤剂质量的主要因素:饮片质量、煎煮条件等多个环节均与汤剂质量有关,应从严把握。

  • 第10题:

    问答题
    叙述汤剂煎煮的先煎。

    正确答案: 指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一些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如磁石、代赭石、龟甲、鳖甲等。此外,附子、乌头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余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安全用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叙述汤剂煎煮的后下。

    正确答案: 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如薄荷、砂仁、白豆蔻、草豆蔻等。此外,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也能破环其有效成分,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亦属后下之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汤剂中用大黄泻下通便,适宜的煎煮方法是()
    A

    先煎

    B

    后下

    C

    久煎

    D

    另煎

    E

    包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执业药师承接患者咨询的内容主要有

    A、用药方法
    B、用药剂量
    C、药品不良反应
    D、药品的合理性
    E、汤剂煎煮方法

    答案:A,B,C,D,E
    解析:
    执业药师承接患者咨询的内容主要有1、药品名称 2、适应病症 3、用药禁忌4、用药方法 5、用药剂量6、服药后预计疗效及起效时间、维持时间 7、药品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8、是否替代药物和其他方法 9.药品的坚定识别、贮存和有效期 10、药品价格、报销,是否进入医疗保险报销目录等

  • 第14题:

    下列哪项是龟板入汤剂的煎煮方法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另煎
    E、烊化

    答案:A
    解析:

  • 第15题:

    汤剂煎煮应控制好()和时间,煎煮后的药物不得烧焦糊化。

    A过滤的方法

    B煎煮次数

    C火候

    D药味数目


    C

  • 第16题:

    简述中药汤剂的煎煮操作常规。


    正确答案: (1)先应核对处方药味、剂数、重量、需要特殊煎煮的等无误后方可加水煎煮。
    (2)群药按一般煎煮法煎煮,需特殊煎煮的饮片按特殊煎煮法处理。避免煎干、煎煳。
    (3)每剂药煎好后,应及时趁热滤出煎液。
    (4)核对药瓶标签上科别、患者姓名及取药号或病床号无误后方可发出。
    (5)用饮用水制备,水量一般高出饮片2~3cm或每次煎出汤液100~200mL为宜,煎煮滋补药或解表药等应酌情加减,用于小儿的汤剂可适当减少。
    (6)先浸泡透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保持微沸。每剂药煎煮两次。

  • 第17题:

    于中药汤剂制备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调配中药汤剂的药物必须符合药品标准的规定与要求
    • B、制备汤剂应该严格按照中药汤剂的制备操作常规和制备方法进行
    • C、煎煮后的特殊药材允许烧焦糊化
    • D、煎煮后的残渣无硬心、无焦糊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叙述汤剂煎煮的冲服。


    正确答案: 某些贵重药物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常需要研成细末制成散剂,用温开水或复方其他药物煎液冲服,如麝香、珍珠、人参、蛤蚧等。
    某些药物,根据病情需要,为提高药效,也常研成散剂冲服,如用于止血的三七、白及、血余炭、棕榈炭及用于息风止痉的蜈蚣、全蝎、鼻柱旁肝部左右胆鼻尖肝下(面王、准头)脾鼻翼旁面王以上小肠鼻翼方上胃颧骨下中央大肠颊挟大肠肾人中面王以下膀胱、子处僵蚕、地龙和用于制酸止痛的乌贼骨、瓦楞子、海蛤壳、延胡索等。某些药物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有效成分难溶于水,也只能做散剂冲服,如雷丸、鹤草芽、朱砂等。
    此外,还有一些液体药物如竹沥汁、姜汁、藕汁、荸荠汁、鲜地黄汁等也需冲服。

  • 第19题:

    问答题
    叙述汤剂的煎煮方法。

    正确答案: 先将药品浸泡30~60分钟,用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一般中药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2次服用。煎煮的火候和时间,要根据药物性能而定。一般来讲,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5~10分钟即可;补养药需用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中药汤剂的煎煮操作常规。

    正确答案: (1)先应核对处方药味、剂数、重量、需要特殊煎煮的等无误后方可加水煎煮。
    (2)群药按一般煎煮法煎煮,需特殊煎煮的饮片按特殊煎煮法处理。避免煎干、煎煳。
    (3)每剂药煎好后,应及时趁热滤出煎液。
    (4)核对药瓶标签上科别、患者姓名及取药号或病床号无误后方可发出。
    (5)用饮用水制备,水量一般高出饮片2~3cm或每次煎出汤液100~200mL为宜,煎煮滋补药或解表药等应酌情加减,用于小儿的汤剂可适当减少。
    (6)先浸泡透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保持微沸。每剂药煎煮两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汤剂煎煮应控制好()和时间,煎煮后的药物不得烧焦糊化。
    A

    过滤的方法

    B

    煎煮次数

    C

    火候

    D

    药味数目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汤剂的特殊煎煮方法。

    正确答案: (1)先煎(或久煎):如矿物类、化石类、贝壳类、动物的角甲类及某些有毒饮片等。
    (2)后下:
    ①气味芳香的饮片。
    ②有效成分久煎易破坏的,如钩藤、生苦杏仁、徐长卿等。
    (3)包煎:
    ①含黏液质较多的,如车前子、葶苈子、菟丝子等。
    ②富含绒毛的,如旋覆花等。
    ③细微饮片或粉性药物等。
    (4)另煎:一些需煎煮的贵重中药。
    (5)冲服:一些用量少的细贵中药研粉后冲服。
    (6)烊化:一些胶类、蜜膏类中药,可置于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溶化后服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于中药汤剂制备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调配中药汤剂的药物必须符合药品标准的规定与要求

    B

    制备汤剂应该严格按照中药汤剂的制备操作常规和制备方法进行

    C

    煎煮后的特殊药材允许烧焦糊化

    D

    煎煮后的残渣无硬心、无焦糊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