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四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浪潮已经波及到俄国。不过,此时的俄国仍旧实行农奴制,农奴主们对使用机器并不热心。他们认为,买打谷机要花钱,坏了要修理,还要为它养马(最初的打谷机是马拉的),而农奴的劳动却可以一文不费。既然机器完成的工作农奴同样可以完成,为什么要花这份冤枉钱呢?材料四反映出当时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什么问题?
第1题:
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第2题:
简述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第3题: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这是因为改革()
第4题:
俄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是在沙皇专制度和封建农奴制的统治下艰难而缓慢形成的。
第5题:
下面是某教师在讲授“俄国废除农奴制”内容时的一个教学活动片段:师: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是什么7改革如何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形成一致观点:(1)法令内容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2)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农奴获得份地时支付的巨额赎金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师:关于这次改革的影响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人认为“那些获得自由的农奴,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对他们而言,这次改革没有多少好处。”你们认为应当怎样认识这个问题?(学生热烈讨论)师: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全面。评价一个历史事件要看它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客观影响,第一种观点强调农奴制改革的积极作用,第二种观点强调农奴制改革的消极作用。经过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那我们该怎样评价这次改革呢?(学生讨论回答)师: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变了俄国社会性质,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问题: (1)指出该案例中出现的问题。 (2)针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请你提出合理建议。
第6题: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客观上带来的积极影响不包括:()
第7题:
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面对严重的国内危机,19世纪中期,俄国沙皇采取了重大举措,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也有利于俄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这一重大举措是()
第8题: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农民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农奴制残余仍大量存在
第11题:
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由资产阶级领导
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力量
第12题:
法国
美国
德国
俄国
第13题: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4题: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是()
第15题: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 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第16题:
在四国工业革命中,()工业革命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
第17题:
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个“转折”是指()。
第18题:
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内容及结果。
第19题:
试述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
第20题:
实行农奴制改革
发动十月革命
实施新经济政策
推行农业集体化
第21题:
第22题:
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俄国封建势力被彻底清除
俄国农民免费获得“份地”
俄国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