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背景:1856年9月发生的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军的自身力量,太平天国由盛转衰。为富国强兵和扭转形势,洪仁玕于1859年提出《资政新篇》,它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
主要内容:政治方面,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倡雇佣劳动制。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严禁鸦片输入。
意义:《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
局限性: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也只字未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其既非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因此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起任何积极作用,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它未能付诸实施。


更多“试析《资政新篇》发表的背景、内容、意义和局限。 ”相关问题
  • 第1题:

    太平天国时期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区别有()。
    A.产生的时间不同 B.内容不同
    C.产生的条件不同 D.意义不同


    答案:A,B,C,D
    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区别表现在:产生的时间不同,前者是太平天国政权建立初期,后者是在太平天国后期;产生的条件不同,前者是为解决土地问题而制定的纲领,后者是为挽救太平天国的危险局面而提出的方案;内容不同,前者只是关于解决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产品分配的原则,后者提出了一个玫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包括政 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意义不同,前者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制庋的强烈愿望,后者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正确答案是ABCD。

  • 第2题:

    试析近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答案:
    解析:
    近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产生于17世纪,形成于18世纪,19世纪仍有所发展;强调教育遵循自然,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主要代表人物是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 意义: (1)重视儿童的研究,确立了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深化了对教育对象的认识; (2)所提出的适应白然的教育原则、直观教学方法等丰富了近代西方教学理论; (3)为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奠定了必要基础; (4)对后来新教育、进步教育以及杜威的教育思想都有一定的影响。 局限性: (1)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概念“自然”不甚清晰,缺乏严谨性; (2)一些自然主义教育家用自然现象类比教育现象,失之简单和理想化,忽视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3)一些自然主义教育家运用类比论证、思辨演绎、经验推理、天才设想等论述儿童教育和教育方法,缺乏科学依据。

  • 第3题:

    《资政新篇》中关于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政治方面,士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律、制度:监督官员,改革整政。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倡资本主义崖佣劳动制。(3 分)

  • 第4题:

    《论十大关系》发表的历史背景、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发表的背景
    ①1956年1月毛泽东主持制定《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
    ②1956年1月党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向科学进军”.
    ③1956年2-4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先后听取国务院34个部门工作汇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开展的 次广泛而深入的对经济工作的调查研究,其思想成果就是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④毛泽东先后在1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2)主要内容:
    ①总结中国经济建设初步经验,借鉴苏联建设经验教训,系统地阐述了十大关系,指出这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成为中共八大指导思想.
    ②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了若干新方针,基本精神是要在着重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同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农业,并且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沿海与内地两方面的建设积极性.
    ③政治建设方面,提出了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要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肃反中坚持“一个不杀、大部不捉”的方针.
    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的方针.
    (3)伟大意义.
    ①《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②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 第5题: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其性质是什么?


    答案:
    解析:
    它的主要内容是: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现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收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