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移除是必须以手指压迫直至出血止住
B.移除后用凡士林为基础的软膏和消毒敷料覆盖穿刺点一封闭皮肤-血管间的通道,一减少空气栓塞的危险性
C.中等长度导管的移除必须由患者状态、治疗完成或更改情况,存在感染或炎症,导管异位,导管失去功能等因素决定
D.中等长度的导管末端位置已不适合所需治疗,则必须移除
E.如果怀疑存在导管相关并发症,则应立即移除导管
第1题:
A.当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在评价患者和医疗团队协作干预无效时,必须移除导管。
B.护士必须用凡士林为基础的软膏和消毒敷料覆盖穿刺点以封闭皮肤-血管的通道。
C.移除导管后护士必须将导管穿刺点位置置于心脏水平或高于心脏水平以减少发生空气栓塞的危险。
D.如果在移除导管过程中出现阻力,切勿强行拔出。
E.如果患者有任何植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不适或疼痛主诉,则必须移除导管。
第2题:
A.覆盖PICC穿刺点的纱布敷料
B.覆盖CVC穿刺点的纱布敷料
C.覆盖中等长度导管穿刺点的纱布敷料
D.支撑输液港非损伤性针头的固定翼且并不阻挡导管插入位置
E.覆盖静脉留置针穿刺点的纱布敷料
第3题:
A.无损伤针
B.延长管
C.肝素帽
D.输液贮器
E.导管夹
第4题:
A.按规定标准检查评估血管穿刺处的症状体征,评价静脉炎的严重程度
B.确定引起静脉炎的可能病因---化学、机械、细菌因素或输液后感染---并采取针对中等长度导管和外周中心导管的适当措施
C.移除血管通路装置时,对于需要持续或间断血管穿刺的患者需考虑与LIP合作的必要性
D.评估并记录患者对于介入治疗反应
E.立即拔除导管
第5题:
A.拔管后用指压法压迫穿刺点直至不出血为止
B.导管拔除后不得再次被送入血管
C.在移除外周动脉导管后,护士必须评价和记录插管远端的循环状态
D.当导管质量出现问题时,应立即上报医疗机构管理部门
E.当患者有凝血功能异常或股动脉插管时应适当延长压迫时间
第6题:
A.PICC导管怀疑受到污染
B.留置PICC导管期间出现不能解决的并发症
C.结束治疗
D.怀疑出现与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
E.导管尖端血栓形成
第7题:
A.移除时必须手指压迫直至出血停止,穿刺点必须以敷料包扎
B.如果患者有于任何与植入短外周导管相关的不适或疼痛主诉,则必须移除导管
C.当怀疑存在导管相关血液感染时,必须考虑培养移除导管
D.如果出现起疱的药品外渗,护士先移除导管再进行治疗
E.每日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当患者不再需要留置时应立即拔除
第8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9题:
外周静脉导管包括短导管、中等长度导管和长导管。
第10题:
应用血管和非血管置入设备时使用剪刀,应仅限于()。
第11题:
为了避免微生物污染导管,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第12题:
1倍
2倍
3倍
4倍
5倍
第13题:
A.如患者有任何与植入短外周导管相关的不适与疼痛主诉,则必须移除导管
B.移除短外周导管必须小心谨慎,移除时必须手指压迫直至出血停止,穿刺点敷料包扎
C.儿科患者护士不应常规更换短外周导管
D.当怀疑存在CRBSI时,必须考虑培养移除导管
E.如果出现药品外渗,护士必须在移除导管后开始治疗
第14题:
A.选择适当的静脉留置导管
B.急诊留置的外周导管24h内更换
C.尽早移除不必要的静脉留置导管
D.定期更换导管
E.按要求更换输液装置和附加装置
第15题:
A.关闭、折叠、钳夹导管
B.导管移除时阻塞穿刺部位
C.更换输液器或注射器
D.立即通知医生
E.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第16题:
A.血培养结果
B.感染微生物类型
C.患者目前情况
D.是否有其他可选血管穿刺点
E.抗微生物治疗有效性
第17题:
A.患者出现发热
B.发生菌血症而感染源不像是导管
C.导管末端位置不适合所需治疗
D.导管失去功能
E.治疗完成
第18题:
A.血培养结果
B.感染微生物类型
C.患者目前情况
D.是否有其他血管穿刺点
E.抗微生物治疗有效性及LIP意见
第19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0题:
A.短导管
B.中等长度导管
C.长导管
D.外周静脉导管
E.中心静脉导管
第21题:
根据导管尖端所到的位置可分为()
第22题:
中心静脉导管贴膜正确的粘贴手法包括:()
第23题:
关于血管内导管,叙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