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下列哪一种血液制品无传播病毒性疾病的危险A.冷沉淀B.浓缩血小板C.白蛋白D.少白细胞的红细胞E.洗涤红细胞

题目

应用下列哪一种血液制品无传播病毒性疾病的危险

A.冷沉淀

B.浓缩血小板

C.白蛋白

D.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E.洗涤红细胞


相似考题
更多“应用下列哪一种血液制品无传播病毒性疾病的危险A.冷沉淀B.浓缩血小板C.白蛋白D.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用于治疗儿童的慢性贫血

    A.浓缩红细胞

    B.冷沉淀

    C.白蛋白液

    D.免疫球蛋白

    E.血小板


    参考答案:A

  • 第2题:

    下列血液制品可减少传播病毒性疾病风险的是

    A、浓缩血小板

    B、红细胞悬液

    C、除白细胞红细胞

    D、洗涤红细胞

    E、少细胞的红细胞


    参考答案:C

  • 第3题:

    应用下列哪一种血液制品无传播病毒性疾病的是

    A.浓缩血小板

    B.热忱点

    C.清蛋白

    D.洗涤红细胞

    E.少细胞的红细胞


    正确答案:D

  • 第4题:

    应用下列哪一种血液制品无传播病毒性疾病的是

    A.冷沉淀

    B.浓缩血小板

    C.清蛋白

    D.少细胞的红细胞

    E.洗涤红细胞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去除白细胞和血小板、肝炎病毒和抗A、B抗体的红细胞属于A.浓缩红细胞B.洗涤红细胞SXB

    去除白细胞和血小板、肝炎病毒和抗A、B抗体的红细胞属于

    A.浓缩红细胞

    B.洗涤红细胞

    C.冰冻红细胞

    D.LPRBC

    E.冷沉淀


    正确答案:B
    洗涤红细胞浓度为170-190ml/200ml血液,含少量血浆,无WBC和PLT,去除了肝炎病毒和抗A、B抗体

  • 第6题:

    输血液制品容易出现细菌性反映的是
    A.浓缩血小板
    B.浓缩白细胞
    C.新鲜冰冻血浆
    D.白蛋白
    E.洗涤红细胞


    答案:C
    解析:

  • 第7题:

    去除白细胞和血小板,肝炎病毒和抗A、B抗体的红细胞属于

    A.浓缩红细胞
    B.洗涤红细胞
    C.冷冻红细胞
    D.悬浮红细胞
    E.冷沉淀

    答案:B
    解析:
    肝炎病毒和抗A、B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浆中。浓缩红细胞是将新鲜血液或库血经离心或静置沉淀后除去大部分血浆制成的,红细胞此容可提高到60%~80%,200ml中约含血浆30ml,故不选A;洗涤红细胞是将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和白细胞,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4次,最后加150ml生理盐水悬浮制成的,白细胞去除率>80%,血浆去除率>90%,红细胞回收率>70%,故选B;冷冻红细胞是将红细胞加入冷冻保护剂甘油后保存在零下80℃以下而成,可长期保存多年,含血浆,故不选C;悬浮红细胞是将采集到的多联袋内的全血中绝大部分血浆在全封闭的条件下分离出后并向剩余的部分加入红细胞添加液制成的红细胞成分血,未去除白细胞和血小板,故不选D。冷沉淀是将新鲜冷冻血浆在4℃的环境下恒温融化,尚存少许碎冰块时及时取出,离心10分钟,离心力3000g,温度O℃,在净化室内100级净化台上操作分离出上层血浆,下层血浆和白色沉淀物即为冷沉淀,每400ml全血可制备25ml±5ml,其中主要含有≥80IU的因子Ⅷ、纤维蛋白原≥150mg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粘连蛋白、凝血因子Ⅻ等血浆冷沉淀中含有Ⅷ因子及纤维蛋白原,故不选E。

  • 第8题:

    临床上最为常用的血液制品是

    A.洗涤红细胞
    B.浓缩红细胞
    C.浓缩白细胞
    D.普通冰冻血浆
    E.冷沉淀

    答案:B
    解析:
    临床上失血、贫血患者最多,贫血患者仅输浓缩红细胞即可,失血患者轻者除输晶体液、胶体液外,应输注浓缩红细胞以增加携氧能力,重者应输注浓缩红细胞和全血各半。因此,临床上最为常用的血液制品是浓缩红细胞。

  • 第9题:

    最容易引起细菌污染反应的血液制品是()

    • A、浓缩红细胞
    • B、白蛋白
    • C、新鲜冰冻血浆
    • D、冷沉淀
    • E、浓缩血小板

    正确答案:E

  • 第10题:

    传播病毒危险性最大的血液成分是()

    • A、红细胞
    • B、白细胞
    • C、血小板
    • D、血浆
    • E、冷沉淀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单选题
    传播病毒危险性最大的血液成分是()。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E

    冷沉淀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应用下列哪一种血液制品无传播病毒性疾病的是()
    A

    冷沉淀

    B

    浓缩血小板

    C

    白蛋白

    D

    少细胞的红细胞

    E

    洗涤红细胞


    正确答案: B
    解析: 冷沉淀、浓缩血小板、少细胞的红细胞及洗涤红细胞是直接从全血中提取,没有灭活病毒,而人血白蛋白制剂是由注射过乙肝疫苗免疫健康人的血浆经低温乙醇法分离提取,经60%10h加温灭活病毒后制成的液体制剂。故选C。考点:血制品的特点

  • 第13题:

    用于治疗血友病

    A.浓缩红细胞

    B.冷沉淀

    C.白蛋白液

    D.免疫球蛋白

    E.血小板


    参考答案:B

  • 第14题:

    去除白细胞和血小板、肝炎病毒和抗A、B抗体的红细胞属于( )

    A.浓缩红细胞

    B.洗涤红细胞

    C.冰冻红细胞

    D.LPRBC

    E.冷沉淀


    正确答案:B
    去除白细胞和血小板、肝炎病毒和抗A、B抗体的红细胞属于洗涤红细胞。

  • 第15题:

    传播病毒危险性最大的血液成分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E.冷沉淀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2004)传播病毒危险性最大的血液成分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E.冷沉淀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最容易引起细菌污染反应的血液制品是A.浓缩红细胞B.白蛋白C.新鲜冰冻血浆S

    最容易引起细菌污染反应的血液制品是

    A.浓缩红细胞

    B.白蛋白

    C.新鲜冰冻血浆

    D.冷沉淀

    E.浓缩血小板


    正确答案:C
    新鲜血浆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

  • 第18题:

    最容易引起细菌污染反应的血液制品是


    A.浓缩红细胞
    B.浓缩血小板
    C.新鲜冰冻血浆
    D.冷沉淀

    答案:B
    解析:

  • 第19题:

    应用下列哪一种血液制品无传播病毒性疾病的是

    A.冷沉淀
    B.浓缩血小板
    C.白蛋白
    D.少细胞的红细胞
    E.洗涤红细胞

    答案:C
    解析:
    冷沉淀、浓缩血小板、少细胞的红细胞及洗涤红细胞是直接从全血中提取,没有灭活病毒,而人血白蛋白制剂是由注射过乙肝疫苗免疫健康人的血浆经低温乙醇法分离提取,经60%10h加温灭活病毒后制成的液体制剂。故选C。考点:血制品的特点

  • 第20题:

    临床上应用已日益减少的制品为(  )。

    A.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B.血小板
    C.冷沉淀
    D.浓缩白(粒)细胞
    E.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答案:D
    解析:

  • 第21题:

    应用下列哪一种血液制品无传播病毒性疾病的是()

    • A、冷沉淀
    • B、浓缩血小板
    • C、白蛋白
    • D、少细胞的红细胞
    • E、洗涤红细胞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血液制品可减少传播病毒性疾病风险的是()
    A

    浓缩血小板

    B

    红细胞悬液

    C

    除白细胞红细胞

    D

    洗涤红细胞

    E

    少细胞的红细胞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最容易引起细菌污染反应的血液制品是()
    A

    浓缩红细胞

    B

    白蛋白

    C

    新鲜冰冻血浆

    D

    冷沉淀

    E

    浓缩血小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最容易引起细菌污染反应的血制品是必须在体外室温保存的血小板制品。室温条件下细菌易生长。细菌来自:穿刺时带菌皮肤碎片随血流进入输血袋;献血者处于菌血症状态。这种带有少量细菌的血制品在体外保存期间,如条件适宜,细菌大量繁殖,输入人体后导致细菌污染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