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正常小儿血象白细胞分类以中性粒细胞占优势的年龄为A.生后7~10d前及7~10岁后B.生后4~6d前及4~6岁 ”相关问题
  • 第1题:

    小儿血象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相等的年龄为

    A.生后2~4天前及2~4岁后
    B.生后2~4天后及2~4岁前
    C.生后4~6天前及4~6岁后
    D.生后4~6天及4~6岁时
    E.生后4~6天后及4~6岁前

    答案:D
    解析:
    初生时由于产程的刺激及体内外环境的突然变化,白细胞计数为(15~20)×10/L(1.5~2万/mm),生后6~12小时由于血液浓缩,计数可增高到(21~28)×10/L(21~28万/mm),一周岁平均12×10/L(1.2万/mm),婴儿时期10×10/L(1万/mm)左右,8岁时接近成人水平。白细胞分类计数,不同年龄差别很大,主要为粒细胞同淋巴细胞比例变化,初生时中性粒细胞占60%~65%;淋巴细胞占30%~35%,生后4~6天两者比例相等,出现第一次交叉,以后在整个婴儿期,学龄前期,中性粒细胞渐增加,4~6岁时,两者比例又相等,形成第二次交叉。7岁后两者的比例与成人相似。故本题答案为D。

  • 第2题:

    正常小儿白细胞分类出现两次交叉的年龄是

    A.生后1~3d至1~3岁
    B.生后4~6d至4~6岁
    C.生后7~9d至7~9岁
    D.生后10~12d至10~12岁
    E.生后13~15d至13~15岁

    答案:B
    解析:
    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有两次交叉。初生时中性粒细胞约占0.65,淋巴细胞约占0.30。随着白细胞总数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也相应下降,生后4~6d时两者比例约相等,形成第一次交叉;婴幼儿期淋巴细胞约占0.65,中性粒细胞约占0.30,至4~6岁时两者又相等,即形成第二次交叉;6岁以后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分类逐渐达成人值。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各年龄期差异不大。

  • 第3题:

    5、正常小儿周围血象白细胞分类,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相等的年龄为

    A.生后4~6天,4~6岁

    B.生后4~6周,4~6岁

    C.生后4~6天,4~6周

    D.生后4~6天,4~6个月


    淋巴细胞为主

  • 第4题:

    正常小儿白细胞分类出现两次交叉的年龄是

    A.生后1~3d至1-3岁
    B.生后4~6d至4~6岁
    C.生后7~9d至7~9岁
    D.生后10~12d至10~12岁
    E.生后13~15d至13~15岁

    答案:B
    解析:
    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有两次交叉。初生时中性粒细胞约占0.65,淋巴细胞约占0.30。随着白细胞总数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也相应下降,生后4~6d时两者比例约相等,形成第一次交叉;婴幼儿期淋巴细胞约占0.65,中性粒细胞约占0.30,至4~6岁时两者又相等,即形成第二次交叉;6岁以后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分类逐渐达成人值。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各年龄期差异不大。

  • 第5题:

    正常小儿周围血象白细胞分类,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相等的年龄为

    A.生后4~6天,4~6岁

    B.生后4~6周,4~6岁

    C.生后4~6天,4~6周

    D.生后4~6天,4~6个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