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0岁,农民。以“发热、周身不适、头痛3d”为主诉入院。查体: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而快,皮肤有少许出血点,T 35.8℃,BP 60/40mmHg,末梢血象WBC 30×109/L、中性粒细胞 80%、异型淋巴细胞10%、血小板50×109/L,尿蛋白(++)。最可能的诊断是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败血症,感染性休克C.流行性出血热D.钩端螺旋体病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题目

男,40岁,农民。以“发热、周身不适、头痛3d”为主诉入院。查体: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而快,皮肤有少许出血点,T 35.8℃,BP 60/40mmHg,末梢血象WBC 30×109/L、中性粒细胞 80%、异型淋巴细胞10%、血小板50×109/L,尿蛋白(++)。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C.流行性出血热

D.钩端螺旋体病

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相似考题
更多“男,40岁,农民。以“发热、周身不适、头痛3d”为主诉入院。查体: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而快,皮肤有少许出血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性,40岁农民,以“发热、周身不适、头痛3天”为主诉入院。查体: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而快,皮肤有少许出血点,体温35.8℃。血压60/40mmHg,末梢血象白细胞(WBC)30×109/L、中性粒细胞80%、异型淋巴细胞l0%、血小板50×109/L,尿蛋白(++)。最可能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C

  • 第2题:

    46岁农民,8月初发病,畏寒发热起病,伴头痛,周身痛,皮肤粘膜有少许出血点,4天后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查体:体温38.9℃,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黄染轻度,肝肋下0.8cm。脾未触及,血清总胆红素82μmol/L,ALT300μ/L,尿蛋白(+),每高倍镜视野RBC及WBC各为10~20个,诊断应考虑为

    A、病毒性肝炎
    B、伤寒
    C、出血热
    D、副伤寒病
    E、钩端螺旋体病

    答案:E
    解析:
    钩体病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疫水或动物尿或动物血。
    2.早期主要症状和体征:
    (1)发热:起病急,可有畏寒。短期内体温可高达39度左右,常为驰张热。
    (2)肌痛;全身肌痛,特别是腓肠肌痛。
    (3)乏力:全身乏力,特别是腿软明显。
    (4)眼结膜充血:轻者主要在眼球结膜、外眦及上下穹窿部,重者除角膜周围处的全球结膜血管扩张呈网状,无分泌物、不痛、不畏光。
    (5)腓肠肌压痛:双侧腓肠肌压痛,重者拒按。
    (6)淋巴结肿大:主要为表浅淋巴结及股淋巴结肿大,一般1-2厘米,质偏软,有压痛、无化脓。
    以上“三症状”(发热、酸痛、全身乏力)和“三体征”(即眼红、腿痛、淋巴结肿大),临床表现有五个类型(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及弥漫性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型)。

  • 第3题:

    23岁,男性,农民。11月份因发热、头痛、呕吐3天入院。查体:面颈部潮红,双腋下少许出血点,化验: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10个/HP,外周血象:,异型淋巴10%.
    住院2天后,热退但症状加重,出血点增加,四肢厥冷,脉搏细弱,血压80/60mmHg。此时对该患者的治疗原则是(  )

    A.以扩容为主
    B.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为主
    C.以应用激素为主
    D.以纠正酸中毒为主
    E.以输入胶体液为主

    答案:A
    解析:

  • 第4题:

    48岁农民,男性,发热40℃,伴头痛,腰痛,眼眶痛,全身酸痛,腹痛,少尿已有一周,近2日头昏,无尿。查体:面色苍白,脉细弱而快,腋下少许出血点,呈酒醉状面容,BP9.3/6.6kPa(70/48mmHg)。尿蛋白(+++),WBC60×10/L,N80%,异型淋巴细胞11%,单核细胞5%,血小板60×10/L。

    最可能的诊断
    A.流行性出血热轻型
    B.流行性出血热中型
    C.流行性出血热重型
    D.流行性出血热危重型
    E.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休克型)

    答案:D
    解析:

  • 第5题:

    23岁男性农民,11月份因发热、头痛、呕吐3天为主诉入院。体检:面颈部潮红,双腋下少许出血点。化验: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10个/HP,末梢血象:WBC23.0×109/L,异型淋巴10%,PLT48×109/L。 住院2天后,热退但症状加重,出血点增加,四肢厥冷,脉搏细弱,BP80/60mmHg,此时对该患者的治疗原则首先是()

    • A、积极补充血容量
    • B、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为主
    • C、以应用激素为主
    • D、以纠正酸中毒为主
    • E、以输入胶体液为主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对于中暑衰竭描述错误的是()。

    • A、由于大量出汗,水及盐类丢失引起血容量不足
    • B、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
    • C、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
    • D、神志清楚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女,27岁,发热、头痛、呕吐三天为主诉入院。体检:面颈部潮红,双腋下少许出血点,化验: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10个/HP,末梢血象:WBC24.0×109/L,异型淋巴10%,Plt48×109/L 住院两天后,热退但症状加重,出血点增加,四肢厥冷,脉搏细弱,血压70/50mmHg,此时对该患者的治疗原则是()

    • A、以扩容为主
    • B、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为主
    • C、以应用激素为主
    • D、以纠正酸中毒为主
    • E、以输入胶体液为主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单选题
    23岁,男,农民,11月份因发热、头痛、呕吐4天入院。体检:面颈部潮红,双腋下少许出血点。化验:尿常规蛋白+,红细胞5~10个/HP。末梢血象24×109/L,异性淋巴细胞10%,PLT48×109/L。住院治疗3天后,热退但症状加重,出血点增加,四肢厥冷,脉搏细弱,血压80/60mmhg,此时对该患者的治疗原则是()
    A

    以扩容为主

    B

    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为主

    C

    以应用激素为主

    D

    以纠正酸中毒为主

    E

    以输血为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护士小王为患者输血,输血进行10分钟时,患者主诉头痛、四肢麻木、胸闷、腰背部剧痛,检测脉搏细弱而快,血压下降,首先应考虑()
    A

    过敏反应

    B

    发热反应

    C

    肺水肿

    D

    溶血反应

    E

    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正确答案: B
    解析: 过敏反应大多发生在输血后期或即将结束输血时,根据题意A可排除。发热反应发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患者先有发冷、寒战,继之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8~41℃,一般血压无变化,因此B错。急性肺水肿首先会有咳嗽咳痰表现,C错。溶血反应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与发热反应相似,重者在输入10~15ml血液时即可出现症状,会有头痛、发热、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伴胸闷、气促,休克时脉搏细弱而快,血压下降,因此D是正确答案。大量输血才会引起枸橼酸钠中毒反应,会有手足抽搐症状,E错。解题关键:根据患者出现临床表现的时间及症状综合判断。 【考点】: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男,44岁,农民。以"发热、全身不适、头痛5天"为主诉入院。查体: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而快,皮肤有少许出血点,体温39.8℃,血压60/40mmHg。末梢血象WBC30×109/L,中性粒细胞80%,异型淋巴细胞10%,血小板50×109/L,尿蛋白(++)。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

    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C

    流行性出血热

    D

    钩端螺旋体病

    E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正确答案: E
    解析: 根据题干所述症状、体征,满足"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竭"五大典型症状,考虑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选C。

  • 第11题:

    单选题
    40岁农民,以“发热,周身不适,肌肉痛3天”为主诉入院。查体:面色苍白、冷汗、脉细弱而快,皮肤有少许出血点,T 35.8℃,血压60/40mmHg,尿蛋白(+ +)末梢血象WBC 29×109/L、N 82%、异型淋巴细胞11%、血小板54×109/L。诊断多考虑为()
    A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

    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C

    流行性出血热

    D

    钩端螺旋体病

    E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23岁男性农民,11月份因发热、头痛、呕吐3天为主诉入院。体检:面颈部潮红,双腋下少许出血点。化验: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10个/HP,末梢血象:WBC23.0×109/L,异型淋巴10%,PLT48×109/L。 住院2天后,热退但症状加重,出血点增加,四肢厥冷,脉搏细弱,BP80/60mmHg,此时对该患者的治疗原则首先是()
    A

    积极补充血容量

    B

    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为主

    C

    以应用激素为主

    D

    以纠正酸中毒为主

    E

    以输入胶体液为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共用题干
    23岁,男性,农民。11月份以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呕吐3天为主诉入院。体检:面颈部潮红,双腋下少许出血点。化验: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10个/HP,末梢血象WBC23.0*109/L,异型淋巴细胞10%,PLT48*109/L。

    住院2天后,热退但症状加重,出血点增多,四肢厥冷,脉搏细弱,BP80/60mmHg。此时对该患者的治疗原则是
    A:以扩容为主
    B: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为主
    C:以应用激素为主
    D:以纠正酸中毒为主
    E:以输入胶体液为主

    答案:A
    解析:
    患者有发热、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面颈部潮红、腋下出血点,符合流行性出血热,有尿蛋白、血小板减低进一步证实。患者进入低血压休克期,治疗原则为扩容、纠正酸中毒和改善微循环功能,其中扩容是关键。

  • 第14题:

    23岁男性农民,11月份因发热、头痛、呕吐3天为主诉人院。体检:面颈部潮红,双腋下少许出血点。化验: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10个/HP,末梢血象:WBC23.0×10/L,异型淋巴10%,PLT48×10/L。

    住院2天后,热退但症状加重,出血点增加,四肢厥冷,脉搏细弱,BP80/60mmHg,此时对该患者的治疗原则首先是
    A.积极补充血容量
    B.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为主
    C.以应用激素为主
    D.以纠正酸中毒为主
    E.以输入胶体液为主

    答案:A
    解析:
    考点:1.发热期治疗原则为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及就近治疗,把好休克、出血、肾衰和继发感染四关。2.低血压休克期的治疗原则为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维护重要脏器的功能等。3.少尿期治疗关键是防治肾衰竭及其并发症。多尿期治疗主要是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4.对本病的预防包括疫情监测、灭鼠防鼠、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注意个人防护和疫苗注射。

  • 第15题:

    女,27岁,发热、头痛、呕吐三天为主诉入院。体检:面颈部潮红,双腋下少许出血点,化验: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10个/HP,末梢血象:WBC24.0×10/L,异型淋巴10%,PLT48×10/L

    住院两天后,热退但症状加重,出血点增加,四肢厥冷,脉搏细弱,血压70/50mmHg,此时对该患者的治疗原则是
    A.以扩容为主
    B.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为主
    C.以应用激素为主
    D.以纠正酸中毒为主
    E.以输入胶体液为主

    答案:A
    解析:
    1.患者面红,腋下出血点符合肾综合征出血热,有尿蛋白,血小板减低进一步证实本病。同为瘀点淤斑,二者症状鉴别并不难一流脑患者脑膜刺激征阳性。
    2.该患者进入低血压休克期,此.期治疗原则为:扩容,纠正酸中毒和改善微循环功能,其中扩容是关键。

  • 第16题:

    26岁男患,农民,因发热5天,恶心、呕吐,腰痛入院,体温38℃,血压80/50mmHg,脉搏106次/分,皮肤出血点,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此患者处于疾病的哪一期()

    • A、发热期
    • B、低血压休克期
    • C、发热期与低血压休克期重叠
    • D、少尿期
    • E、多尿期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护士小王为患者输血,输血进行10分钟时,患者主诉头痛、四肢麻木、胸闷、腰背部剧痛,检测脉搏细弱而快,血压下降,首先应考虑()

    • A、过敏反应
    • B、发热反应
    • C、肺水肿
    • D、溶血反应
    • E、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45岁农民,8月初发病,畏寒、发热起病,伴头痛、周身痛,皮肤、黏膜有少许出血点,4天后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查体:体温38.9℃,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轻度黄染,肝肋下0.8cm,脾未触及。血清总胆红素82μmol/L,ALT300U/L,尿蛋白(+),每高倍镜视野RBC及WBC均为10~20个。诊断应考虑为()

    • A、伤寒
    • B、病毒性肝炎
    • C、副伤寒病
    • D、出血热
    • E、钩端螺旋体病

    正确答案:E

  • 第19题:

    患者男,34岁,农民。7月份因发热、头痛、呕吐3天入院。体检:面颈部潮红,双腋下少许出血点。化验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10/HP。末梢血象:WBC23.0×109/L,异型淋巴10%,PLT48×109/L。 住院2天后,热退但症状加重,出血点增加,四肢厥冷,脉搏细弱,BP80/60mmHg。此时对该患者的治疗原则是()

    • A、以扩容为主
    • B、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为主
    • C、以应用激素为主
    • D、立即手术
    • E、以输入胶体液为主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单选题
    患者男,23岁。11月份因发热、头痛,呕吐3天为主诉入院。体检:面颈部潮红,双腋下少许出血点。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10/HP,末梢血象WBC23.0×10/L,异型淋巴细胞10%,PLT48×109/L。 住院两天后热退,但症状加重,出血点增加,四肢厥冷,脉搏细弱,BP80/60mmHg。此时对该患者的治疗原则是()
    A

    以扩容为主

    B

    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为主

    C

    以应用激素为主

    D

    以纠正酸中毒为主

    E

    以输入胶体液为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以综合疗法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则针对病理生理进行对症治疗,治疗中要注意预防休克、出血和肾衰竭。该患者出现出血点增加,四肢厥冷,脉搏细弱,血压低的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故应以扩容为主,故选A。

  • 第21题:

    单选题
    患者男,23岁,农民。11月份因发热、头痛、呕吐3天为主诉入院。体检:面颈部潮红,双腋下少许出血点。化验: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10个/HP,末梢血象:WBC23.0×10/L,异型淋巴10%,PLT48×109/L。住院两天后热退,但症状加重,出血点增加,四肢厥冷,脉搏细弱,BP80/60mmHg,此时对该患者的治疗原则是()
    A

    以扩容为主

    B

    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为主

    C

    以应用激素为主

    D

    以纠正酸中毒为主

    E

    以输入胶体液为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男,21岁,农民,11月份因发热、头痛、呕吐三天为主诉入院。体检:面颈部潮红,双腋下少许出血点。化验:血常规:白细胞23.0×109/L,异型淋巴10%,血小板48×109/L。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3~10个/HP。该患者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A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

    钩端螺旋体病

    C

    伤寒

    D

    结核性脑膜炎

    E

    流行性出血热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26岁男患,农民,因发热5天,恶心、呕吐,腰痛入院,体温38℃,血压80/50mmHg,脉搏106次/分,皮肤出血点,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此患者处于疾病的哪一期()
    A

    发热期

    B

    低血压休克期

    C

    发热期与低血压休克期重叠

    D

    少尿期

    E

    多尿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