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0岁,农民。以“发热、周身不适、头痛3d”为主诉入院。查体: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而快,皮肤有少许出血点,T 35.8℃,BP 60/40mmHg,末梢血象WBC 30×109/L、中性粒细胞 80%、异型淋巴细胞10%、血小板50×109/L,尿蛋白(++)。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C.流行性出血热
D.钩端螺旋体病
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第1题:
男性,40岁农民,以“发热、周身不适、头痛3天”为主诉入院。查体: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而快,皮肤有少许出血点,体温35.8℃。血压60/40mmHg,末梢血象白细胞(WBC)30×109/L、中性粒细胞80%、异型淋巴细胞l0%、血小板50×109/L,尿蛋白(++)。最可能的诊断是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23岁男性农民,11月份因发热、头痛、呕吐3天为主诉入院。体检:面颈部潮红,双腋下少许出血点。化验: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10个/HP,末梢血象:WBC23.0×109/L,异型淋巴10%,PLT48×109/L。 住院2天后,热退但症状加重,出血点增加,四肢厥冷,脉搏细弱,BP80/60mmHg,此时对该患者的治疗原则首先是()
第6题:
对于中暑衰竭描述错误的是()。
第7题:
女,27岁,发热、头痛、呕吐三天为主诉入院。体检:面颈部潮红,双腋下少许出血点,化验: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10个/HP,末梢血象:WBC24.0×109/L,异型淋巴10%,Plt48×109/L 住院两天后,热退但症状加重,出血点增加,四肢厥冷,脉搏细弱,血压70/50mmHg,此时对该患者的治疗原则是()
第8题:
以扩容为主
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为主
以应用激素为主
以纠正酸中毒为主
以输血为主
第9题:
过敏反应
发热反应
肺水肿
溶血反应
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第10题: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流行性出血热
钩端螺旋体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第11题: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流行性出血热
钩端螺旋体病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第12题:
积极补充血容量
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为主
以应用激素为主
以纠正酸中毒为主
以输入胶体液为主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26岁男患,农民,因发热5天,恶心、呕吐,腰痛入院,体温38℃,血压80/50mmHg,脉搏106次/分,皮肤出血点,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此患者处于疾病的哪一期()
第17题:
护士小王为患者输血,输血进行10分钟时,患者主诉头痛、四肢麻木、胸闷、腰背部剧痛,检测脉搏细弱而快,血压下降,首先应考虑()
第18题:
45岁农民,8月初发病,畏寒、发热起病,伴头痛、周身痛,皮肤、黏膜有少许出血点,4天后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查体:体温38.9℃,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轻度黄染,肝肋下0.8cm,脾未触及。血清总胆红素82μmol/L,ALT300U/L,尿蛋白(+),每高倍镜视野RBC及WBC均为10~20个。诊断应考虑为()
第19题:
患者男,34岁,农民。7月份因发热、头痛、呕吐3天入院。体检:面颈部潮红,双腋下少许出血点。化验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10/HP。末梢血象:WBC23.0×109/L,异型淋巴10%,PLT48×109/L。 住院2天后,热退但症状加重,出血点增加,四肢厥冷,脉搏细弱,BP80/60mmHg。此时对该患者的治疗原则是()
第20题:
以扩容为主
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为主
以应用激素为主
以纠正酸中毒为主
以输入胶体液为主
第21题:
以扩容为主
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为主
以应用激素为主
以纠正酸中毒为主
以输入胶体液为主
第22题: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钩端螺旋体病
伤寒
结核性脑膜炎
流行性出血热
第23题:
发热期
低血压休克期
发热期与低血压休克期重叠
少尿期
多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