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农民,9月1日入院,发热,全身软,腿痛1周,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血象正常,凝集溶解试验1:400,印象诊断钩端螺旋体病流感伤寒型,用青霉素治疗3天后退热,又持续用药5天,又出现畏冷,发热,精神不振,可引起发热的原因A.钩端螺旋体病复发B.治疗后加重反应C.疟疾D.钩端螺旋体病的后发热

题目

20岁农民,9月1日入院,发热,全身软,腿痛1周,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血象正常,凝集溶解试验1:400,印象诊断钩端螺旋体病流感伤寒型,用青霉素治疗3天后退热,又持续用药5天,又出现畏冷,发热,精神不振,可引起发热的原因

A.钩端螺旋体病复发

B.治疗后加重反应

C.疟疾

D.钩端螺旋体病的后发热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解析:发热的原因为钩端螺旋体病的后发热。
更多“20岁农民,9月1日入院,发热,全身软,腿痛1周,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血象正常,凝集溶解试验1:400,印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26岁,农民,5天来发热、畏寒,1天来头痛,呕吐2次,于8月15入院,T 39.6℃,球结膜充血,颈有抵抗,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压痛,腓肠肌有压痛,尿蛋白(++)。
    最有助于诊断的检查为()
    A.肾功能检查
    B.做脑脊液细菌培养
    C.钩体显微镜凝集溶解试验
    D.出血热病毒抗体
    E.乙脑IgM抗体


    答案:C
    解析:
    是钩端螺旋体病最常用的诊断方法。

  • 第2题:

    24岁男性,农民,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4天于8月10日入院。入院1天发现皮肤黄染,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査体: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皮肤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肿大,肝列下1cm,压痛(+),脾(-),实验室检查WBC15.4X10 ^/L,N80%,L20%,尿检:尿蛋白(+),颗粒管型,WBC8-15/HP,RBC20-30/HP,BUN24mmol/L,凝集溶解试验阳性。
    确定诊断的指标是什么
    A.流行病学资料
    B.临床表现
    C.血培养
    D.便培养
    E.凝集溶解试验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钩端螺旋体病。
    解析 临床表现早期(钩体血症期)多在起病后3天内,本期突出的表现是:1.发热多数病人起病急骤,伴畏寒及寒战。体温短期内可高达39℃左右。常见弛张热,有时也可稽留热,少数间歇热。2.头痛较为突出,全身肌痛,尤以腓肠肌或颈肌、腰背肌、大腿肌及胸腹肌等部位常见。3.全身乏力,特别是腿软较明显,有时行走困难,不能下床活动。4.眼结膜充血,有两个特点,一是无分泌物,疼痛或畏光感;二是充血持续,在退热后仍持续存在。5.腓肠肌压痛,双侧偶也可单侧,程度不一。轻者仅感小腿胀,压之轻度痛,重者小腿痛剧烈,不能走路,拒按。6.全身表浅淋巴结肿大,发病早期即可出现,多见于腹股沟,腋窝淋巴结。多为黄豆或蚕豆大小,压痛,但无充血发炎,亦不化脓。抗菌治疗为了消灭和抑制体内的病原体,强调早期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如治疗过晚,脏器功能受到损害,治疗作用就会减低。青霉素应早期使用,有提前退热,缩短病期,防止和减轻黄疸和出血的功效。

  • 第3题:

    【单选题】男,20岁,发热、头痛、腿痛1周,右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血象正常,显凝试验钩端螺旋体抗体效价为1:400,诊断为钩端螺旋体病流感伤寒型。用青霉素治疗,3天后体温降至正常,继续用药4天,又出现畏寒、发热,精神、食欲可。引起发热的原因最可能是:

    A.钩端螺旋体病复发

    B.赫氏反应

    C.继发上呼吸道感染

    D.钩端螺旋体病的后发热

    E.病情加重


    A

  • 第4题:

    26岁男性农民,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4天于8月10日入院,入院1天后发现皮肤有黄染,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查体: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皮肤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0Cm,压痛(+),脾(-),实验室检:WBC15.4×109/L,N80%,L20%,尿检:尿蛋白(+),颗粒管型1~2,WBC8~15,RBC20~30,BUN24mmol/L,凝集溶解试验阳性。24岁男性农民,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4天于8月10日入院,入院1天后发现皮肤有黄染,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查体: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皮肤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0Cm,压痛(+),脾(-),实验室检:WBC15.4×109/L,N80%,L20%,尿检:尿蛋白(+),颗粒管型1~2,WBC8~15,RBC20~30,BUN24mmol/L,凝集溶解试验阳性。

    [问题2][单选题]
    哪项检查有诊断意义

    A、尿常规
    B、血常规
    C、X线
    D、凝集溶解试验
    E、肾功

    答案:D
    解析:
    实验室检查:①血象: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②病原分离:取早期病人血液接种柯索夫培养基,分离钩体;
    血清学检查:①凝集溶解试验,效价1∶400以上为阳性;双份血清效价呈4倍以上增长者可确诊;②乳凝试验、反向乳凝试验可作快速诊断。

  • 第5题:

    24岁男性农民,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4天于8月10日入院,入院1天后发现皮肤有黄染,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查体: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皮肤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0cm,压痛(+),脾(-),实验室检查WBC15.4×10/L,N80%,L20%,尿检:尿蛋白(+),颗粒管型1~2,WPI:8~15,RBC20~30,BUN24mmol/L,凝集溶解试验阳性。

    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
    A.凝集溶解试验
    B.X线
    C.血常规
    D.尿常规
    E.肾功

    答案: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