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女性,诉发热伴心前区隐痛数日,吸气时疼痛,体检:体温39.2℃,血压107/78mmHg。心率110次/分,心电图示ST段抬高,入院后第3天测静脉压28cm H2O,最可能的诊断是()A、肺炎B、急性心肌梗死C、肺梗死D、急性心包炎E、急性胸膜炎

题目

23岁女性,诉发热伴心前区隐痛数日,吸气时疼痛,体检:体温39.2℃,血压107/78mmHg。心率110次/分,心电图示ST段抬高,入院后第3天测静脉压28cm H2O,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炎

B、急性心肌梗死

C、肺梗死

D、急性心包炎

E、急性胸膜炎


相似考题
更多“23岁女性,诉发热伴心前区隐痛数日,吸气时疼痛,体检:体温39.2℃,血压107/78mmHg。心率110次/分,心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23岁。诉发热伴心前区隐痛数日,吸气时疼痛,体检:体温39.2℃,血压107/78mmHg,心率110次/分,心电图示:ST段抬高,入院后第3天测静脉压28cmHO,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炎

    B.急性心肌梗死

    C.肺梗死

    D.急性心包炎

    E.急性胸膜炎


    正确答案:D

  • 第2题:

    23岁女性,诉发热伴心前区隐痛数日,吸气时疼痛,体检:体温39.2℃,血压107/78mmHg,心率110次/分,心电图示:ST段抬高。入院后第3天测静脉压28cmH2O,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炎
    B、急性心肌梗死
    C、肺梗死
    D、急性心包炎
    E、急性胸膜炎

    答案:D
    解析:
    急性心包炎
    症状:心前区疼痛为主要症状。
    心脏体征:心尖搏动减弱、消失或出现于心浊音界左缘内侧处。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相对浊音区消失,患者由坐位转变为卧位时第二、三肋间的心浊音界增宽。心音轻而远,心率快。少数患者在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可听得舒张早期额外者(心包叩击音),此音在第二心音后0.1秒左右,声音较响,呈拍击样,是由于心室舒张时受心包积液的限制,血流突然中止,形成旋涡和冲击心室壁产生震动所致。
    心电图:心包积液时有QRS低电压,常有窦性心动过速。
    患者符合急性心包炎的临床症状,故答案选择D。

  • 第3题:

    30岁女性,诉发热伴心前区隐痛,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体检:体温39.2℃,血压120/78mmHg,心率110次/分,心电图示:ST段抬高,诊断为急性心包炎,治疗方法是

    A、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B、心包穿刺
    C、使用糖皮质激素
    D、使用β受体阻滞剂
    E、心包切除术

    答案:B
    解析:
    呼吸困难是心包积液最主要的症状,高度怀疑是心包压塞,心包穿刺可以接触心脏压塞和减轻大量渗液引起的压迫症状。

  • 第4题:

    患者,女性23岁,诉发热伴心前区隐痛数日,吸气时疼痛,体检:体温39.2℃,血压107/78mmHg。心率110次/分,心电图示:ST段抬高,入院后第3天测静脉压28cmH2O,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肺炎
    B. 急性心肌梗死
    C. 肺梗死
    D. 急性心包炎
    E. 急性胸膜炎

    答案:D
    解析:

  • 第5题:

    女性,31岁。心前区疼痛4小时,向左肩放射,吸气时疼痛加重。坐位时减轻,伴有畏寒,发热就诊。体检:血压105/75mmHg,体温38度,心率110次/分,规则,心脏无杂音,两肺未见异常,有血吸虫病史。心电图示除AVR与V1外各导联ST段抬高。其最可能诊断是

    A、肺梗死
    B、心绞痛
    C、心包炎
    D、心肌炎
    E、心肌梗死伴继发性心包炎

    答案:C
    解析:
    根据发热,胸痛呈放射性且与体位有关,应首先考虑到心包炎的可能,并可基本排除题目的其他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