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题干 王先生和张女士于1992年2月结婚,王先生带有一个5岁男孩小王,张女士带有一个9岁女孩小张。成婚后,张女士全职料理家务。2012年,小王参加工作,为了工作方便,搬出去住。2015年7月,王先生因病去世,后来小张也下岗失去了工作。张女士没有了生活来源,迫于生活压力,张女士向法院申诉,要求小王承担对自己的赡养义务。根据案例回答23~27题。王先生死后,关于遗产的分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当均额分配B:应当给王女士适当多分C:应当给小张少分,因为小张不是王先生的亲生女儿D:应当给小王多分,因为

题目
共用题干
王先生和张女士于1992年2月结婚,王先生带有一个5岁男孩小王,张女士带有一个9岁女孩小张。成婚后,张女士全职料理家务。2012年,小王参加工作,为了工作方便,搬出去住。2015年7月,王先生因病去世,后来小张也下岗失去了工作。张女士没有了生活来源,迫于生活压力,张女士向法院申诉,要求小王承担对自己的赡养义务。根据案例回答23~27题。

王先生死后,关于遗产的分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当均额分配
B:应当给王女士适当多分
C:应当给小张少分,因为小张不是王先生的亲生女儿
D:应当给小王多分,因为小王是王先生亲生儿子

相似考题
更多“共用题干 王先生和张女士于1992年2月结婚,王先生带有一个5岁男孩小王,张女士带有一个9岁女孩小张。成婚后,张女士全职料理家务。2012年,小王参加工作,为了工作方便,搬出去住。2015年7月,王先生因病去世,后来小张也下岗失去了工作。张女士没有了生活来源,迫于生活压力,张女士向法院申诉,要求小王承担对自己的赡养义务。根据案例回答23~27题。王先生死后,关于遗产的分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当均额分配B:应当给王女士适当多分C:应当给小张少分,因为小张不是王先生的亲生女儿D:应当给小王多分,因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共用题干
    王先生和张女士于1992年2月结婚,王先生带有一个5岁男孩小王,张女士带有一个9岁女孩小张。成婚后,张女士全职料理家务。2012年,小王参加工作,为了工作方便,搬出去住。2015年7月,王先生因病去世,后来小张也下岗失去了工作。张女士没有了生活来源,迫于生活压力,张女士向法院申诉,要求小王承担对自己的赡养义务。根据案例回答23~27题。

    王先生死后,关于其遗产继承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张女士享有继承权
    B:小王享有继承权
    C:小张不享有继承权
    D:张女士与小王属于同一顺位继承人

    答案:C
    解析:
    本案例中张女士和小王之间没有血缘关系,王女士也没有收养小王,不成立母子关系和养母子关系,更不是姻亲关系。小王是王某和其前妻所生之子,因此与张某之间是继母子关系。


    小张虽然是王先生的继女,但是王先生与小张生活了二十多年,并且对其进行教育抚养,形成了教育抚养关系,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有权继承继父母的遗产。


    根据《婚姻法》第二十七规定,小张和小王享有同样的继承权,不因其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继承法》第十三条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王女士年老,又没有生活来源,分配遗产时应当给予照顾,可以适当多分。


    小王的死亡发生在王先生死亡后遗产分割前,而代位继承发生在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情形,因此应当发生转继承,而非代位继承;根据《继承法》关于转继承的规定,小王应当继承的份额由王甲、小王之妻和张女士继承,小张属于第二顺位继承人。


    小王在王先生与张女士再婚后长期与其共同居住,张女士对其进行了抚养教育,并付出相应的抚养教育费用,双方已经形成了抚养教育关系,根据法律的规定,小王对张女士有赡养的义务。赡养案件不是复议前置案件,人民法院有权管辖,应当受理,不得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 第2题:

    小王已经介入张女士的个案一年了,也到了结案的时候,但是,小王为了避免张女士出现负面反应,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悄悄离开,不让张女士知道,等时间久了再告诉张女士
    B.结案前与张女士一起回顾介入工作的过程,确定结案时机是否成熟
    C.在结案之前,告诉张女士结案时间,让她有心理准备
    D.逐渐减少与张女士的接触
    E.不告诉张女士结案的事情,慢慢地与张女士疏远让她独立

    答案:B,C,D
    解析:
    为避免负面反应的发生,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在结案前与服务对象回顾一下介入工作的过程,以确定结案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提前让服务对象知道结案时间,做好心理准备;在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逐渐减少与服务对象的接触,提醒服务对象学会自立;估计一些可能会破坏改变成果的因素,预防问题的产生;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让服务对象交流各自的收获,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感受,相互鼓励,面向未来。选项中,A和E都是不符合社会工作宗旨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避免服务对象在结案时产生负面反应的方法。

  • 第3题:

    张女士的儿子小希有轻度智障,到了入学年龄但没有学校愿意接收,张女士向社会工作者小王求助,小王向张女士了解情况后,找专家请教有关智障的知识。在基本确认小希可以适应普通学校生活后,小王又将小希转介给心理专家做进一步测试,对小希的学习能力做更全面的评估。上述小王收集服务对象资料的方法有( )。[2012年真题]

    A.咨询
    B.询问
    C.心理评估
    D.观察
    E.利用已有资料

    答案:A,B
    解析:
    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有:①询问。直接向服务对象询问,通过面对面的会谈去收集资料,可以为决定介入与干预的方法提供依据。所以,会谈与询问是社会工作者获取服务对象资料的最基本工具。除了向服务对象本人询问外,还可向与服务对象有关的系统查询。②咨询。为获得服务对象的准确资料,社会工作者也常向其他专业人士咨询,以求对服务对象的问题有全面、正确、科学的认识。③观察。通过实地观察,可以增加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及其社会环境的了解,增加对问题的实感,使所收集的资料更准确。④利用已有资料。这主要是利用机构的服务对象的档案资料、工作报告、调查报告及政府机构所提供的有关问题与政策的资料。⑤问卷调查。让服务对象填写问卷以获取相关问题的客观资料,以及服务对象对问题的主观看法以获取服务对象的资料。题中,小王向张女士了解情况,属于向与服务对象有关的系统查询,属于询问;小王找专家请教有关智障的知识,基本确认小希可以适应普通学校生活,属于咨询,所以,小王收集服务对象资料用到了询问和咨询的方法。

  • 第4题:

    王先生父母已经双亡,某年他与张女士结婚,一年后,他们的儿子小王出生。婚后夫妻俩常常为了一些琐碎的事进行争吵,以致感情不和,二人从此分居生活,分居期间王先生用家里的夫妻俩共同的储蓄买了两辆农用机器进行耕地。又过了一年,王先生放弃了在家的耕地,外出打工,并与同一县城的一同外出打工的刘女士相好。二人在打工的地点私下举行了婚礼,却没有办理结婚手续。后来王先生被检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于第二年不幸死亡。临终前口头遗嘱将原有的两辆农用机器归刘女士继承,订遗嘱时仅有两名老乡在场。下列关于王先生生前购买的两辆农用机器继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中一辆归张女士所有;另外一辆属王先生遗产
    • B、其中一辆归张女士所有;另外一辆归刘女士所有
    • C、都由张女士继承
    • D、都由刘女士继承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王先生有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女儿叫王华,两个儿子是大王和小王。长子大王1995年因病死亡,大王的儿子和母亲张某在一起生活。1998年,王先生患病不起,亲笔立下遗嘱,将自己所有的财产由女儿王华和儿子小王继承。王先生死亡后,王华和小王分割了王先生的遗产。此时王先生的大儿媳张某提出王先生生前的遗嘱无效,声称她和大王的儿子有权继承房产和存款,并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几种继承关系不是本案涉及的有()。

    • A、代位继承
    • B、遗嘱继承
    • C、转继承
    • D、法定继承
    • E、遗赠

    正确答案:C,D,E

  • 第6题:

    王先生与张女士结婚,结婚后张女士购置了一套家具。王先生婚后到一家报社做自由撰稿人。张女士后来得知王先生的叔叔在他们结婚前去世后有一套住房留给了王先生,并目前无人居住。根据以上情况,王先生和张女士二人的夫妻共同财产包括()。

    • A、王先生的转业费
    • B、婚后王先生买给张女士的钻戒
    • C、张女士购置的一套家具
    • D、王先生的稿费收入
    • E、王先生叔叔遗留的房屋

    正确答案:C,D

  • 第7题:

    小王欠小李500元,小李欠小张500元,小李告诉小王由小王向小张支付欠款,结果小王到期未还钱,下列关于还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张应向小王主张债权
    • B、小张应向小李主张债权
    • C、小李没有向小张还钱的义务
    • D、小王没有向小张还钱的义务

    正确答案:B

  • 第8题:

    王先生40岁,是一家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年薪40万元。王先生的妻子张女士30岁,在一家制造业公司工作,年薪8万元。他们的孩子今年3岁。他们有一套价值300万元的房子,王先生喜欢字画收藏,张女士喜欢珍珠项链。下列哪项属于家庭财产保险的可保财产?()

    • A、字画
    • B、家用电器和家具
    • C、珍珠项链
    • D、汽车

    正确答案:B

  • 第9题:

    本案例是关于继承人的案例。王先生丧偶,下面有两个儿子:大王和小王,并且两个儿子均已成家并各有一个儿子,他们都与王先生分开生活。某一天,王先生同大儿子大王乘车外出,不幸遇车祸,二人均不幸遇难。王先生有一笔财产,并且生前未留遗嘱。下列哪一位不可以是王先生的第一继承人()。

    • A、大王的儿子
    • B、小王的儿子
    • C、大王的妻子
    • D、大王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王先生有两个儿子,大王和小王,王先生于1999年立下遗嘱,在遗嘱中,他将其全部财产均留给了大王。王先生于2007年9月由于车祸而不幸死亡。经查,王先生立遗嘱时,大王和小王的年龄分别为17岁和14岁,现两个儿子均已参加了工作。下列关于王先生的遗产处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儿子各得1/2
    • B、大王和小王分别得2/3与1/3
    • C、大王获得全部遗产
    • D、小王获得全部遗产
    • E、按照法定继承处理

    正确答案:A,B,D,E

  • 第11题:

    单选题
    外国公民张女士与旅居该国的华侨王先生结婚,后因感情疏离,张女士向该国法院起诉离婚并获得对其有利的判决,包括解除夫妻关系,以及夫妻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等内容。该外国与中国之间没有司法协助协定。张女士向中国法院申请承认该离婚判决,王先生随后在同一中国法院起诉与张女士离婚。根据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08年真题]
    A

    中国法院应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国公民申请承认外国法院离婚判决程序问题的规定》决定是否承认该判决中解除夫妻身份关系的内容

    B

    中国法院应依前项司法解释决定是否执行该判决中解除夫妻身份关系之外的内容

    C

    若张女士的申请被驳回,她就无权再提出承认该判决的申请,但可另行向中国法院起诉离婚

    D

    中国法院不应受理王先生的离婚起诉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离婚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可以不以双边司法协助协议或互惠关系为基础;只承认和执行外国判决中解除夫妻身份关系的内容。
    A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国公民申请承认外国法院离婚判决程序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1款规定,对与我国没有订立司法协助协议的外国法院作出的离婚判决,中国籍当事人可以根据本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承认该外国法院的离婚判决
    B项,第2条规定,外国法院离婚判决中的夫妻财产分割、生活费负担、子女抚养方面判决的承认执行,不适用本规定。
    C项,第22条规定,申请人的申请被驳回后,不得再提出申请,但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
    D项,第19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承认外国法院离婚判决的申请后,对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第12题:

    单选题
    王先生40岁,是一家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年薪40万元。王先生的妻子张女士30岁,在一家制造业公司工作,年薪8万元。他们的孩子今年3岁。他们有一套价值300万元的房子,王先生喜欢字画收藏,张女士喜欢珍珠项链。 王先生经常出门旅游,他最需要补充的保险是()。
    A

    投连险

    B

    意外伤害险

    C

    年金保险

    D

    伤残收入险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外国公民张女士与旅居该国的华侨王先生结婚,后因感情疏离,张女士向该国法院起诉离婚并获得对其有利的判决,包括解除夫妻关系,以及夫妻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等内容。该外国与中国之间没有司法协助协定。张女士向中国法院申请承认该离婚判决,王先生随后在同一中国法院起诉与张女士离婚。根据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中国法院应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国公民申请承认外国法院离婚判决程序问题的规定》决定是否承认该判决中解除夫妻身份关系的内容
    B、中国法院应依前项司法解释决定是否执行该判决中解除夫妻身份关系之外的内容
    C、若张女士的申请被驳回,她就无权再提出承认该判决的申请,但可另行向中国法院起诉离婚
    D、中国法院不应受理王先生的离婚起诉

    答案:B
    解析:
    【考点】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详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国公民申请承认外国法院离婚判决程序问题的规定》第2条规定,外国法院离婚判决中的财产分割、生活费负担、子女抚养方面判决的承认执行,不适用本规定。选项A中国法院依据《规定》对解除身份关系的内容予以承认的观点是正确的,选项B的内容则有误。根据《规定》第22条的规定,申请人的申请被驳回后,不得再提出申请,但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选项C的内容正确。《规定》第20条规定,当事人之间的婚姻虽经外国法院判决,但未向人民法院申请承认的,不妨碍当事人一方另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即在一方已向法院提出申请后,另一方则不能提出离婚诉讼,选项D中的内容正确。由于本题选择错误观点,故应选B。

  • 第14题:

    张女士的儿子小希有轻度智障,到了入学年龄但没有学校愿意接收,张女士向社会工作者小王求助,小王向张女士了解情况后,找专家请教有关智障的知识。在基本确认小希可以适应普通学校生活后,小王又将小希转介给心理专家做进一步测试,对小希的学习能力做更全面的评估。上述小王收集服务对象资料的方法有( )。

    A.咨询
    B.询问
    C.心理评估
    D.观察
    E.利用已有资料

    答案:A,B
    解析:
    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有:①询问。直接向服务对象询问,通过面对面的会谈去收集资料,可以为决定介入与干预的方法提供依据。所以,会谈与询问是社会工作者获取服务对象资料的最基本工具。除了向服务对象本人询问外,还可向与服务对象有关的系统查询。②咨询。为获得服务对象的准确资料,社会工作者也常向其他专业人士咨询,以求对服务对象的问题有全面、正确、科学的认识。③观察。通过实地观察,可以增加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及其社会环境的了解,增加对问题的实感,使所收集的资料更准确。④利用已有资料。这主要是利用机构的服务对象的档案资料、工作报告、调查报告及政府机构所提供的有关问题与政策的资料。⑤问卷调查。让服务对象填写问卷以获取相关问题的客观资料,以及服务对象对问题的主观看法以获取服务对象的资料。题中,小王向张女士了解情况,属于向与服务对象有关的系统查询,属于询问;小王找专家请教有关智障的知识,基本确认小希可以适应普通学校生活,属于咨询,所以,小王收集服务对象资料用到了询问和咨询的方法。

  • 第15题:

    王先生40岁,是一家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年薪40万元。王先生的妻子张女士30岁,在一家制造业公司工作,年薪8万元。他们的孩子今年3岁。他们有一套价值300万元的房子,王先生喜欢字画收藏,张女士喜欢珍珠项链。 王先生经常出门旅游,他最需要补充的保险是()。

    • A、投连险
    • B、意外伤害险
    • C、年金保险
    • D、伤残收入险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2007年3月,王先生与张女士结婚,2008年5月张女士作为投保人为王先生投保了一份定期寿险,同时张女士为惟一受益人。2008年7月双方因感情不和办理了离婚手续,婚后无子女。同年年底王先生发生交通意外不幸遇难。王先生父母尚在。请问()将得到保险公司的理赔。

    • A、王先生的父母
    • B、张女士
    • C、王先生的父母和张女士
    • D、王先生的父母或张女士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1985年王先生夫妇收养小张(当时2岁)为养子在一起共同生活。1994年小张的生父母与王先生夫妇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年后小张的生父母相继去世。下列有关此案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小张与其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须经协商确定
    • B、小张与其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
    • C、小张无权继承其生父母的遗产
    • D、小张有权继承其生父母的遗产
    • E、小张有权继承王先生夫妇的遗产

    正确答案:B,D

  • 第18题:

    王先生父母已经双亡,某年他与张女士结婚,一年后,他们的儿子小王出生。婚后夫妻俩常常为了一些琐碎的事进行争吵,以致感情不和,二人从此分居生活,分居期间王先生用家里的夫妻俩共同的储蓄买了两辆农用机器进行耕地。又过了一年,王先生放弃了在家的耕地,外出打工,并与同一县城的一同外出打工的刘女士相好。二人在打工的地点私下举行了婚礼,却没有办理结婚手续。后来王先生被检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于第二年不幸死亡。临终前口头遗嘱将原有的两辆农用机器归刘女士继承,订遗嘱时仅有两名老乡在场。下列关于王先生口头遗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效
    • B、有效,因为是在紧急情况下
    • C、有效,因为有两名见证人在场
    • D、需要经法院的判定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王先生40岁,是一家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年薪40万元。王先生的妻子张女士30岁,在一家制造业公司工作,年薪8万元。他们的孩子今年3岁。他们有一套价值300万元的房子,王先生喜欢字画收藏,张女士喜欢珍珠项链。 王先生在他的两座房子中都安装了火灾和浓烟警报系统,这属于()。

    • A、风险自留
    • B、损失预防
    • C、损失抑制
    • D、风险规避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王先生40岁,是一家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年薪40万元。王先生的妻子张女士30岁,在一家制造业公司工作,年薪8万元。他们的孩子今年3岁。他们有一套价值300万元的房子,王先生喜欢字画收藏,张女士喜欢珍珠项链。 王先生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且女儿的年龄尚小,为了避免由于自己过早死亡而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可以投保()。

    • A、意外保险
    • B、定期死亡寿险
    • C、健康保险
    • D、终身寿险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王先生父母已经双亡,某年他与张女士结婚,一年后,他们的儿子小王出生。婚后夫妻俩常常为了一些琐碎的事进行争吵,以致感情不和,二人从此分居生活,分居期间王先生用家里的夫妻俩共同的储蓄买了两辆农用机器进行耕地。又过了一年,王先生放弃了在家的耕地,外出打工,并与同一县城的一同外出打工的刘女士相好。二人在打工的地点私下举行了婚礼,却没有办理结婚手续。后来王先生被检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于第二年不幸死亡。临终前口头遗嘱将原有的两辆农用机器归刘女士继承,订遗嘱时仅有两名老乡在场。下列关于王先生和刘女士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夫妻关系
    • B、夫妻关系
    • C、继承关系
    • D、无任何关系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多选题
    张女士今年39岁了,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和事业有成的丈夫。但是张女士却觉得自己的生活并不幸福。一方面,张女士的工作劳累,每天回到家里后,又要面对繁重的家务,张女士深感自己压力很大,而且面对自己不断衰老的面容和增长的皱纹,张女士也极为苦恼,心情非常郁闷,开始莫名的担心和焦虑。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压力太大,张女士很少和自己的朋友、同学联系,家务和工作成为了她生活的全部。由于张女士的丈夫经常出差,张女士更是觉得自己非常孤独。为此,张女士找到了社会工作者小吴。小吴了解了张女士的情况之后,采取了多种方式,她首先联系了张女士的丈夫,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张女士的丈夫从此开始尽可能减少出差次数,并更多的承担起家务劳动,同时,张女士的丈夫还经常带着张女士旅游购物,张女士的生活中开始重新有了笑容。另外,小吴还联系了张女士的朋友,并且鼓励张女士多多和自己的朋友交往。张女士开始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朋友圈子的活动中去;同时,小吴还鼓励张女士参加了自己带领的“职业女性小组”,通过参与小组的活动和各种小组培训辅导,张女士重新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建立起了自信,并且通过小组结识了很多新朋友。从上述案例看,小吴在对张女士进行妇女社会工作的过程中实现了(  )层面的目标。
    A

    直接目标

    B

    主观目标

    C

    中间目标

    D

    最终目标

    E

    客观目标


    正确答案: A,E
    解析:
    妇女社会工作一般包含三个层面的目标。首先是直接目标,包括:①缓解压力和宣泄情绪;②重塑自信,提升对自我的认识;③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需要。其次是中间目标,包括:①协助妇女重新界定妇女问题,认识到“个人的即政治的”;②提升性别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自我认同;③建立妇女的支持小组,减少成员的孤独感。最后是最终目标,包括:①重新建构权力关系;②建立妇女网络与网络之间的连接;③倡导和建立全社会的性别公正和公平的意识和制度。题中,通过和张女士丈夫沟通而使得其丈夫更多的承担家务,并且更多地和老婆分享家庭生活,这属于缓解压力和宣泄情绪的直接目标,通过小组工作帮助张女士重塑自信也属于直接目标。小吴通过联系张女士的朋友并通过小组工作让张女士结识了更多朋友,这属于建立妇女支持小组,减少成员的孤独感的中间目标。

  • 第23题:

    单选题
    本案例是关于继承人的案例。王先生丧偶,下面有两个儿子:大王和小王,并且两个儿子均已成家并各有一个儿子,他们都与王先生分开生活。某一天,王先生同大儿子大王乘车外出,不幸遇车祸,二人均不幸遇难。王先生有一笔财产,并且生前未留遗嘱。下列哪一位可以分得王先生的遗产()。
    A

    小王的儿子

    B

    王先生的弟弟

    C

    小王的妻子

    D

    大王的妻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