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三明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三明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三明公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按月计算汇兑差额。
(1)三明公司有关外币账户2009年11月30日的余额如下:
(2)三明公司2009年12月发生的有关外币交易或事项如下:
①12月3日,三明公司从香港购入A商品1万件,每件售价500港元,货款总额为500万港元。该商品已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当日即期汇率为1港元=0.99元人民币。另外,以银行存款(人民币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M公司为一家小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选择确定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其外币交易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2×13年3月5日从美国N公司购入材料20吨,每吨价格为1000美元,当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6.6元人民币。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暂欠。另以人民币支付进口关税20000元,支付进口增值税25840元。3月31日,M公司尚未向N公司支付所欠材料款,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55元人民币。 要求:根据上述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第7题:
外币兑换业务
外币购销业务
外币借款业务
接受外币投资业务
计算外币借款利息业务
第8题:
-40
20
40
60
第9题:
账面汇率与当日市场汇率之差所引起的折算差额
账面汇率与当日银行卖出价之差所引起的折算差额
银行买入价与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之差所引起的折算差额
银行卖出价与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之差所引起的折算差额
第10题:
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长期借款
应付账款
短期借款
第11题:
-40
20
40
60
第12题:
6万元
1.5万元
7.5万元
9万元
第13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目的即期汇率折算,按月结算汇兑损益。2010年3月20日,该公司自银行购入2.40万美元,银行当日的美元卖出价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21元人民币。2010年3月31目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2元人民币。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外币兑换业务中,企业产生汇兑损失
B.外币兑换业务中,银行产生汇兑收益
C.甲公司2010年3月20日自银行购入美元时产生的汇兑损失为9.6万元人民币
D.甲公司2010年3月份发生的汇兑损失为9.6万元人民币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其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对外币交易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2×16年3月1日,甲公司从美国进口一批原材料1000吨,每吨的价格为300美元,当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6.2元人民币,同时以人民币支付进口关税20.1万元人民币,支付进口增值税35.04万元人民币,货款尚未支付。2×16年3月31日,当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6.25元人民币。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16年3月1日,原材料的初始入账金额为()万元人民币。
第18题:
6
-6
0
26.1
第19题:
201
195
221.1
258.69
第20题:
企业发生的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交易为外币交易
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应当以实际收到时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外币交易发生时,应采用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企业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在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的业务处理中不产生汇兑差额,银行存款的美元户和人民币户均按银行美元的卖出价处理
第21题:
可以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也可以采用交易当期平均汇率折算
只能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只能采用交易当期平均汇率折算
第22题:
6
-6
0
26.1
第23题:
第24题:
支付的进口关税应计入购入货物成本
2X16年3月1目购入的乙产品实际成本为3767.5万元人民币
2X16年3月31日因应付账款产生汇兑损失金额为-25万元人民币
2X16年4月15日因偿还应付账款产生汇兑收益金额为35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