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意、指使、强令他人伪造、变造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行为,情节较轻,社会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根据违反会计法规行为情节,对违法行为人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5以下的罚款。(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题:
A、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
B、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C、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D、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第2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法》规定的单位负责人应承担的违法责任有( )。
A.本单位会计人员贪污
B.本单位对外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C.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造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D.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
第3题:
根据《会计法》规定,对授意、指使、强令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尚不构成犯罪的,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视违法行为的情节轻重,对违法行为人最低处以( )元罚款。
A.10000
B.2000
C.3000
D.5000
第4题:
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 )的罚款。
A.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B.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C.4000元以上4万元以下
D.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在会计工作中,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其他会计资料,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其他会计资料的,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第8题:
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隐匿、故意销毁依法法应保存的会计资料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第9题: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授意、指使、强令他人伪造、变造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对违法行为人的罚款金额最高为()元。
第10题:
处以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处以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处以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11题:
强令
授意
指使
命令
第12题:
100000
20000
30000
50000
第13题:
授意、指使、强令他人伪造、变造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行为,情节较轻,社会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根据违反会计法规行为情节,对违法行为人处以5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第14题:
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第15题:
授意、指示、强令他人伪造、变造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行为的,如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对违法行为人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6题:
下列违反《会计法》的行为中,下列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对单位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的是( )。 A.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 B.私设会计账簿 C.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 D.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尚不构成犯罪的,可处以罚款的金额是()。
第20题:
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罚款。
第21题:
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
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五十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五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五百元以上五万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