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6岁。上臂有一片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在中央部的表面有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状。较易患该病的患者为()A.高血压患者B.糖尿病患者C.中风患者D.脊髓损伤患者E.软组织损伤患者

题目
患者男,36岁。上臂有一片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在中央部的表面有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状。较易患该病的患者为()

A.高血压患者

B.糖尿病患者

C.中风患者

D.脊髓损伤患者

E.软组织损伤患者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36岁。上臂有一片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在中央部的表面有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状。较易患该病的患者为() A.高血压患者B.糖尿病患者C.中风患者D.脊髓损伤患者E.软组织损伤患者”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36岁。上臂有一片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在中央部的表面有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状。不宜采用手术治疗的部位是()

    A.手部

    B.踝部

    C.唇部

    D.头部

    E.髋部


    参考答案:C

  • 第2题:

    患者,女性,36岁,唇痈10天,高热5小时。查体:体温39.6℃;神志不清,左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唇周红肿,质地坚韧,界限不清,表面有多个脓栓;右肢体瘫痪。

    判断该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A.脑梗死
    B.菌血症
    C.颅内脓肿
    D.颅内出血
    E.脓毒症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患者唇痈10天,高热5小时,体温39.6℃,左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可能是由于唇痈而引起颅内脓肿。右肢体瘫痪、左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可排除菌血症、脓毒症。高热、体温39.6℃可排除颅内出血、脑梗死。故答案为C。
    唇痈引起颅内脓肿的原因可能是挤压或说话多,使感染通过海绵窦扩散至颅内。 颜面部的浅静脉包括面前静脉及颞浅静脉,面前静脉的瓣膜发育不良,少而薄弱,同时封闭不全,通常在肌肉收缩下,可使血液转而逆行。当面部发生炎症,尤其在这三角区域内有感染时,易在面前静脉内形成血栓,影响正常静脉血回流,并呆逆流至眼上静脉,经眶上而通向颅内蝶鞍两侧的海绵窦,将面部炎症传播到颅内,产生海绵窦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的严重并发症。故答案为A。
    为了避免避免发生颅内脓肿,可减少说话,避免挤压唇痈。故答案为C。

  • 第3题:

    某男性患者,40岁。糖尿病病史7年,此次因颈部一疼痛、红肿的区域而来院就诊。查体见:颈部左侧一略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韧,界限不清,中央部表面有多个脓栓,T 36.1℃,脉搏78次/分,BP120/90mmHg。
    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颈部的疖
    B.颈部的痈
    C.颈部蜂窝织炎
    D.颈部皮下坏疽
    E.颈部疔

    答案:B
    解析:
    典型痈中央部表面有多个脓栓。糖尿病病人易患痈的病因是糖尿病患者的皮肤不洁、局部擦伤、机体抵抗力降低。此时应给予的治疗包括:适当休息;加强营养;2%碘酊涂擦,高渗盐水湿敷;同时给予胰岛素并控制饮食。红肿范围扩大,伴有局部蜂窝织炎,体温升高至38. 8℃时,应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大剂量、疗程足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

  • 第4题:

    患者,男性,63岁,项部出现片状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中央形成多个脓栓,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A.疖
    B.痈
    C.疽
    D.丹毒
    E.痰核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患者男性,63岁,项部出现片状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中央形成多个脓栓,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疥
    B、痈
    C、疽
    D、丹毒
    E、痰核

    答案:B
    解析:
    结合患者的症状,考虑该患者为痈。痈早期在局部呈片状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随后中央形成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眼状。常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

  • 第6题:

    患者,女,50岁,背部出现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较硬,中央有多个脓栓,6天后出现皮肤坏死破溃,呈火山口状,并伴有寒战、高热,应首先考虑患者出现以下何种外科感染

    A.丹毒
    B.痈
    C.急性蜂窝织炎
    D.疖
    E.脓肿

    答案:B
    解析:

  • 第7题:

    37岁女性,患者颈背部多个毛囊发生红肿、疼痛,中央有多个灰黄色小脓栓。查体:T38.4℃,颈背部呈现片状隆起,质地坚韧,界限不清,呈“蜂窝状”。破溃后出现中央溶解、坏死、塌陷呈现“火山口”状改变。若该疾病发生在唇部,以下最佳处理为:()

    • A、挤压脓栓
    • B、鱼石脂软膏
    • C、全身抗感染,避免挤压
    • D、行“++”字切开引流
    • E、以上处理都不对

    正确答案:C

  • 第8题:

    37岁女性,患者颈背部多个毛囊发生红肿、疼痛,中央有多个灰黄色小脓栓。查体:T38.4℃,颈背部呈现片状隆起,质地坚韧,界限不清,呈“蜂窝状”。破溃后出现中央溶解、坏死、塌陷呈现“火山口”状改变。该患者最恰当的诊断是:()

    • A、疖
    • B、痈
    • C、丹毒
    • D、气性坏疽
    • E、急性蜂窝织炎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63岁,项部出现片状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中央形成多个脓栓,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

    B

    C

    D

    丹毒

    E

    痰核


    正确答案: A
    解析: 痈临床表现:局部症状早期在局部呈片状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随后中央形成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眼状。常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全身症状大多数病人有畏寒发热、食欲不振、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全身表现。

  • 第10题:

    单选题
    37岁女性,患者颈背部多个毛囊发生红肿、疼痛,中央有多个灰黄色小脓栓。查体:T38.4℃,颈背部呈现片状隆起,质地坚韧,界限不清,呈“蜂窝状”。破溃后出现中央溶解、坏死、塌陷呈现“火山口”状改变。该患者最恰当的诊断是:()
    A

    B

    C

    丹毒

    D

    气性坏疽

    E

    急性蜂窝织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女,50岁,背部出现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较硬,中央有多个脓栓,6天后出现皮肤坏死破溃,呈火山口状,并伴有寒战、高热,应首先考虑患者出现以下何种外科感染()。
    A

    B

    C

    脓肿

    D

    丹毒

    E

    急性蜂窝织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37岁女性,患者颈背部多个毛囊发生红肿、疼痛,中央有多个灰黄色小脓栓。查体:T38.4℃,颈背部呈现片状隆起,质地坚韧,界限不清,呈“蜂窝状”。破溃后出现中央溶解、坏死、塌陷呈现“火山口”状改变。若该疾病发生在唇部,以下最佳处理为:()
    A

    挤压脓栓

    B

    鱼石脂软膏

    C

    全身抗感染,避免挤压

    D

    行“++”字切开引流

    E

    以上处理都不对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患者,男性,65岁,项部出现片状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中央多个脓栓,应首先考虑( )。

    A.疽

    B.痈

    C.疖

    D.疥

    E.发


    正确答案:A
    根据患者老年男性,项部出现片状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中央多个脓栓,应首先考虑有头疽,即现代医学的痈。

  • 第14题:

    共用题干
    某男性患者,40岁。糖尿病病史7年,此次因颈部一疼痛、红肿的区域而来院就诊。查体见:颈部左侧一略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韧,界限不清,中央部表面有多个脓栓,T36.1℃,脉搏78次/分,BP120/90mmHg。

    糖尿病患者易患该病的病因是
    A:糖尿病患者的皮肤不洁、局部擦伤、机体抵抗力降低
    B:大量糖原成为细菌繁殖的好的培养基
    C:胰岛素用量过大
    D:糖尿病患者多较胖,感染易于沿脂肪扩散
    E:以上均正确

    答案:A
    解析:
    典型痈中央部表面有多个脓栓。糖尿病病人易患痈的病因是糖尿病患者的皮肤不洁、局部擦伤、机体抵抗力降低。此时应给予的治疗包括:适当休息;加强营养;2%碘酊涂擦,高渗盐水湿敷;同时给予胰岛素并控制饮食。红肿范围扩大,伴有局部蜂窝织炎,体温升高至38.8℃时,应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大剂量、疗程足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

  • 第15题:

    患者,男,58岁。素有糖尿病史。背部初起红肿疼痛,质地坚韧,界限不清,中央部表面有多个粟粒状脓柱,伴畏寒,发热。应首先考虑的是

    A.疖
    B.急性蜂窝织炎
    C.痈
    D.急性脓肿
    E.化脓性汗腺炎

    答案:C
    解析:
    疖常发生于毛囊和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颈、头面部、背部、腋窝、腹股沟及会阴等处。初起毛囊处有红、肿、热、痛的小结节,逐渐肿大并隆起,一般无全身症状;急性蜂窝组织炎发生于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红肿边缘界限不清楚;急性脓肿常伴有红、肿、热、痛特点,但界限清楚,无明显全身症状;疔发病迅速,多发生在颜面和手足等处,初起为粟米样脓头,逐渐红肿热痛,根深坚硬,重者可伴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四周浸润明显;痈好发于皮肤韧厚的项部和背部,初起小片皮肤肿硬,色暗红,疼痛较轻,既而皮肤肿硬范围增大,脓点增多,伴有恶寒发热和全身不适,故选C。

  • 第16题:

    患者男性,63岁,项部出现片状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中央形成多个脓栓,应首先考虑( )

    A.丹毒
    B.疖
    C.痈
    D.疽
    E.痰核

    答案:C
    解析:

  • 第17题:

    患者,男,58岁。素有糖尿病史,背部初起红肿疼痛,质地坚韧,界限不清,中央部表面有多个粟粒状脓栓,伴畏寒,发热。应首先考虑的是

    A.疖
    B.急性蜂窝织炎
    C.痈
    D.急性脓肿
    E.化脓性汗腺炎

    答案:C
    解析:

  • 第18题:

    患者,男,50岁。有糖尿病病史,背部初起红肿疼痛,质地坚韧,界限不清,中央部表面有多个粟粒状脓柱,伴有畏寒,发热。应该首先考虑的是()

    • A、疖
    • B、痈
    • C、急性蜂窝织炎
    • D、急性脓肿
    • E、丹毒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患者男,40岁,糖尿病病史7年。3天前开始感觉后项部疼痛,并出现红、肿区域,查体见:后项部偏左侧有一略隆起皮肤的紫红色浸润区,质韧,界不清,中央部表面有多个脓栓,体温38.1℃,脉搏78次/分,血压120/90mmHg。糖尿病患者易患该病的病因是()。

    • A、糖尿病患者机体抗感染能力降低
    • B、糖尿病患者体内有大量糖原,可成为细菌繁殖良好的培养基
    • C、糖尿病患者皮肤表面的抵抗力下降
    • D、糖尿病患者多较胖,感染易于沿脂肪扩散
    • E、糖尿病患者长期服药的并发症
    • F、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患者,女,52岁,项部出现片状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中央形成多个脓栓,应首先考虑()

    • A、痈
    • B、疖
    • C、疽
    • D、痰核
    • E、丹毒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63岁,项部出现片状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中央形成多个脓栓,应首先考虑()
    A

    B

    C

    D

    丹毒

    E

    痰核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男,62岁。项部出现片状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中央形成多个脓栓,其诊断应首先考虑(  )。
    A

    B

    C

    D

    丹毒

    E

    痰核


    正确答案: C
    解析:
    痈中年以上好发,以老年者居多。痈以邻近的多个毛囊及周围皮脂腺和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为临床特征。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等。好发于皮肤厚韧的项、背部,也可见于上唇、腹壁和耻骨联合部的软组织。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痈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呈一片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在中央部的表面有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状

    B

    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C

    溶血性链球菌为主要致病菌

    D

    多数伴明显的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食欲不佳

    E

    糖尿病患者较易患痈


    正确答案: E
    解析: 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糖尿病患者较易患痈。痈呈一片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在中央部的表面有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状。以后,中央部逐渐坏死、溶解、塌陷,像“火山口”,其内含有脓液和大量坏死组织,留下大量瘢痕。多数伴明显的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食欲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