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校徽标志物是“木铎”,它的来源是中国古代商周时的一种响器,木铎要响,里面就要有舌头,如果是金属的舌头,叫做金铎,里面是木制的舌头,就叫做木铎。在古代,木铎是一种用于警世、布政、宣教的工具。那些帝王们就用木铎来宣政,施政,木铎代表着文治,而金铎代表武治,用以指挥军队。后来就在这个基础上演化扩展为教师是执掌木铎的人(孔夫子的学生曾说过:“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演化成为教师的教育,演化成为教师这样一个受人尊崇的职业。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徽标志物,“木铎”叩响历史,铿锵长鸣。学校校

题目

北京师范大学校徽标志物是“木铎”,它的来源是中国古代商周时的一种响器,木铎要响,里面就要有舌头,如果是金属的舌头,叫做金铎,里面是木制的舌头,就叫做木铎。在古代,木铎是一种用于警世、布政、宣教的工具。那些帝王们就用木铎来宣政,施政,木铎代表着文治,而金铎代表武治,用以指挥军队。后来就在这个基础上演化扩展为教师是执掌木铎的人(孔夫子的学生曾说过:“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演化成为教师的教育,演化成为教师这样一个受人尊崇的职业。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徽标志物,“木铎”叩响历史,铿锵长鸣。学校校名是由毛泽东亲笔题字,成为北京师范大学校名的标准字体。

从这段材料中看出,学校采取了哪种形象管理策略?()。

A、框架化

B、理念差异化

C、活动差异化

D、品牌化


相似考题
更多“北京师范大学校徽标志物是“木铎”,它的来源是中国古代商周时的一种响器,木铎要响,里面就要有舌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阶段是从()到(),经历了夏商周三个朝代。


    参考答案: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8世纪

  • 第2题:

    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有记载“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可以认为振木铎者实际上是在从事 工作

    A.参与观察

    B.田野调查

    C.文化搜集

    D.文化体验


    25

  • 第3题:

    中国古代青铜器铸造的巅峰时期是

    A.原始社会末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B

  • 第4题:

    有一种电子钟,每到整点就响一次铃,每走9分钟亮一次灯。正午12点时,它既亮灯又响铃,它下一次既响铃又亮灯是下午几点钟?

    A.1点钟
    B.2点钟
    C.3点钟
    D.4点钟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标记本题关键词“每”、“每”、“下一次”,本题为约数倍数问题。第二步,由于该电子钟“每到整点就响一次铃”、“每走9分钟就亮一次灯”,所以该电子钟每60分钟和9分钟的公倍数的时间时既亮灯又响铃,60和9的最小公倍数为180分钟,结合“12点时,既亮灯又响铃”,所以“下一次既响铃又亮灯的时间”为180分钟之后即3小时之后为3点钟。因此,选择C选项。

  • 第5题:

    藻井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装饰样式,它一般装在主体建筑的天花中,从外形看像一口凹进天花里面的井,而且装饰有藻文饰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