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三方拉线
B.吊板拉线
C.撑杆
D.四方拉线
第1题:
终端杆的每条吊线应装设1条顶头拉线,顶头拉线程式应采用比吊线程式()的钢绞线。
第2题:
终端杆无法做顶头拉线时,也可在线路顺线侧做撑杆,撑杆的距高比一般取()
第3题:
角杆外侧无法做拉线时,可改作()。
第4题:
电杆立好后,终端杆应向拉线侧预偏,紧线后不应向()方向倾斜,拉线侧倾斜不应使杆梢位移大于杆梢直径。
第5题:
轻负荷区架空线路杆距超过()米时按长杆档距建设,应设(顶头)拉线,拉线程式采用比(吊线的规格)大一级的钢绞线。
第6题:
架空线路的角杆、顺线、顶头拉线抱箍应安装在吊线抱箍的上方,其间距为()厘米
第7题:
拉线拉距与杆高比例一般为(),最大不超过(),最小不能低于()。拉线最佳距高比为(),拉线最佳距高比应不小于()。
第8题:
拉线和撑杆的距高比下列说法正确是()
第9题:
仰角杆拉线的距高比宜取()。
第10题:
直线杆
水平杆
水泥杆
终端杆
第11题:
1
2
3
4
第12题:
终端杆或终端跨越杆应装设四方拉线或转角120°的三方拉线(单杆用),顶头拉线条数为每条吊线用比吊线程式高一级的顶头拉线
地面杆高超过15m的接杆或单杆,应在电杆接合部位或每隔约7m处加装四方拉线或三方拉线一层,拉线程式同吊线的钢绞线程式
跨越杆上安装与吊线程式相同的四方拉线一层(H杆左右两杆各装1条顺线拉线)
在拉线地锚强度范围内,多层拉线尽可能采用“v”型拉线装置
第13题:
终端杆无法做顶头拉线时,也可在线路顺线侧做撑杆,撑杆的距高比一般取()。
第14题:
终端杆无法做顶头拉线时,也可在线路顺线侧做(),其距高比一般取0.6。
第15题:
终端杆应装设1根顶头拉线,该拉线可多条吊线共用。
第16题:
用于转弯杆或终端杆的邻杆上时,单方拉线应设在顺线路方向面向转弯杆或()。
第17题:
拉线的距高比一般取作(),因地形限制时可适当缩小;撑杆的距高比一般取作0.6,不得小于0.5。
第18题:
拉线的距高比一般取0.5。
第19题:
终端杆的每条吊线应装设1根顶头拉线,顶头拉线程式应采用()的钢绞线。
第20题:
根据《YD5121-2010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拉线的距高比通常取()。
第21题:
60
70
80
90
第22题:
0.5
0.6
1
0.8
第23题:
三方拉线
吊板拉线
撑杆
四方拉线
第24题:
撑杆
角杆
终端杆
H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