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30、连续培养的目的是使微生物始终保持在最高稳定生长阶段。”相关问题
  • 第1题:

    微生物的连续培养


    正确答案: 连续培养又称开放培养,是相对于上述绘制典型生长曲线时所采用的那种单批培养或密闭培养而言的。连续培养是在研究典型生长曲线的基础上,通过认识稳定期到来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而实现的。具体地说,当微生物以单批培养的方式培养到指数期的后期时,一方面以一定速度连续流进新鲜培养基一并立即搅拌均匀,另一方面,利用溢流的方式,以同样的流速不断流出培养物。这样,培养物就达到动态平衡,其中的微生物可长期保持在指数期的平衡生长状态和稳定的生长速率上。

  • 第2题:

    微生物的稳定生长期()

    • A、细胞分裂速率增加
    • B、细胞分裂速率降低
    • C、群体是在其最旺盛壮健的阶段
    • D、群体是在其最少的阶段

    正确答案:B

  • 第3题:

    锅炉运行时,水位应始终保持在最低水位上,且每次上水,应使水位达到最高水位,这样可以减少频繁的给水操作。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最低生长温度是指微生物能生长的温度下限,最高生长温度是指微生物能生长的温度上限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微生物在单罐连续培养时达到稳定的平衡条件是()

    • A、D>μ
    • B、D<μ
    • C、D=μ
    • D、D≠μ

    正确答案:B

  • 第6题:

    简述微生物连续培养的方式。


    正确答案: 恒浊连续培养:不断调节流速培养液浊度保持恒定。
    使用:收货菌体及与菌体相平行的产物,工业发酵。
    恒华连续培养:恒定流速,及时补充营养,营养物浓度基本恒定,从而保持恒定生长率。又称恒组成连续培养。培养基成分中,必须将某种必须的营养物控制在较低的浓度,以作为限制性因子,而其它营养物过量。常用的有氨、氨基酸、葡萄糖、生长因子、无机盐等。
    试用:科研

  • 第7题:

    微生物连续培养的优点是() ①培养基利用更充分 ②微生物可长期高速生长 ③缩短了培养周期 ④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⑤便于自动化管理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②③⑤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单细胞微生物生长曲线可分为()、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


    正确答案:延滞期

  • 第9题:

    判断题
    稳定生长期微生物的数量达到最高峰。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在连续培养和批式培养中微生物的生长曲线有何不同?为什么两者不同?

    正确答案: 1.分批培养:将一定量的微生物接种在一个封闭的盛有一定体积的液体培养基的容器内。保持一定的温度、PH和溶解氧,微生物在其中生长繁殖,结果出现微生物的数量由少变多、达到高峰后又由多变少,甚至死亡的变化规律,就是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连续培养是维持金水中营养成分恒定(对微生物的生长有限制作用的成分主要保持低浓度水平),以恒定的流速进水,以相同的流速流出代谢产物,使细菌处于最高的生长速率状态下生长的培养方式。
    2.在污水生物处理的连续运行过程中,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长规律与分批培养的规律不一样,它只能是分批培养生长曲线的某一生长阶段:或是加速期、或是对数期(生长上升阶段)、或是减速期、或是静止期(生长下降阶段)、或是衰亡期(内源呼吸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发酵工程中,按一定的速度向培养系统内添加新鲜的培养基,同时培养液以相同的速度流出,使发酵罐内培养物的液量和微生物细胞生长的速度保持稳定的培养方式称为().
    A

    分批培养

    B

    间歇培养

    C

    连续培养

    D

    半连续培养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连续培养过程中,微生物在近似恒定状态下生长,这种状态可以有效地延长分批培养中的()
    A

    迟滞期

    B

    对数期

    C

    稳定期

    D

    衰亡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将牛奶加热到71.7℃,15~30秒的目的是()。

    • A、抑制牛奶中的杂菌
    • B、防止微生物在牛奶中生长和繁殖
    • C、杀灭牛奶中的病源微生物
    • D、使牛奶中不含活菌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的稳定期到来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克服这些因素实现连续培养?


    正确答案: (1)产生原因:营养物尤其是生长限制因子的耗尽; 营养物的比例失调,如碳氮比、 pH、氧化还原势等; 有害代谢废物的积累(酸、醇、毒素等)。
    (2)连续培养,是指向容器中连续流加新鲜培养液,使微生物的液体培养物长期维持稳定、高速生长状态的一种溢流培养技术,故它又称开放培养。

  • 第15题:

    下面关于连续培养的说法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恒化连续培养的控制对象是菌体密度
    • B、恒浊连续培养中微生物菌体以最高生长速率生长
    • C、恒化连续培养的产物是不同生长速率的菌体
    • D、恒浊连续培养无生长限制因子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微生物的生长周期有五个阶段,第二和第四个阶段是().

    • A、延滞期
    • B、加速期
    • C、减速期
    • D、稳定期

    正确答案:B,D

  • 第17题:

    微生物的稳定生长期()

    • A、细胞分裂速率增加
    • B、细胞分裂速率降低
    • C、群体是在其最旺盛养分阶段
    • D、群体是在其最少的阶段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在连续培养过程中,微生物在近似恒定状态下生长,这种状态可以有效地延长分批培养中的()

    • A、迟滞期
    • B、对数期
    • C、稳定期
    • D、衰亡期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将牛奶加热到65℃、30分钟的目的是()

    • A、使蛋白质变性
    • B、杀灭所有的微生物
    • C、杀灭病原菌
    • D、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下列关于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的比较,其中正确的是()。

    • A、初级代谢产物只是在微生物生长初期产生,次级代谢产物在生长到一定阶段产生
    • B、两者都自始至终产生
    • C、初级代谢产物始终产生,次级代谢产物在生长到一定阶段产生
    • D、两者都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填空题
    目前研究微生物群体生长的规律大致有两种手段,即()和连续培养。

    正确答案: 分批培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以下关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是相同的概念。

    B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C

    只要保持培养条件不变,微生物就可以长期保持在一个生长时期上生长。

    D

    某细菌正处于对数生长期,初始时其细菌总数为104,30分钟后细菌总数增加到105,那么这种细菌的世代时间为9.09分钟。


    正确答案: A
    解析: 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并按照自己的代谢方式进行代谢活动,如果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则细胞质的量不断增加,体积得以加大,于是表现为生长。简单地说,生长就是有机体的细胞组分与结构在量方面的增加。
    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生长往往伴随着细胞数目的增加。当细胞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就以二分裂方式,形成两个基本相似的子细胞,子细胞又重复以上过程。在单细胞微生物中,由于细胞分裂而引起的个体数目的增加,称为繁殖。
    大多数细菌的繁殖速度都很快,大肠杆菌在适宜条件下,每20分钟左右便可分裂一次,如果始终保持这样的繁殖速度,一个细菌在48小时内,其子代群体将达到无法想象的数量。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将少量单细胞纯培养接种到一恒定容积的新鲜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其细菌含量,可以看到以下现象:开始有一短暂时间,细菌数量并不增加,随之细菌数目增加很快,既而细菌数又趋稳定,最后逐渐下降。如果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或生长速度为纵坐标作图,可以得到一条曲线,称为繁殖曲线,通常又称为生长曲线。生长曲线代表了细菌在新的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繁殖直至衰老死亡全过程的动态变化。
    典型的微生物生长曲线包括四个时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世代时间=时间/繁殖代数,繁殖代数=(lg5-lg4)/0.301=1/0.301=3.22,世代时间=30/3.22=9.31

  • 第23题:

    单选题
    对于分批培养的微生物,其稳定生长期(静止期)()
    A

    细胞分裂速度最快

    B

    群体生长是最旺盛的阶段

    C

    微生物总数达到最大值

    D

    细胞停止生长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将牛奶加热到71.7℃,15~30秒的目的是()。
    A

    抑制牛奶中的杂菌

    B

    防止微生物在牛奶中生长和繁殖

    C

    杀灭牛奶中的病源微生物

    D

    使牛奶中不含活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