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描述的是《红楼梦》中哪个人物
A.林黛玉
B.王熙凤
C.贾宝玉
D.晴雯
第1题:
第2题:
对这三段文字所用的修辞手法,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①王夫人道:“„„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②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③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第3题:
下列哪些是对斑的正确描述().
第4题:
中秋拜月的习俗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第5题:
①王夫人道:“……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②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③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这三段文字都是描写宝玉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6题:
下列歇后语各指作品中的哪个人物。 ①爆竹除旧(《红楼梦》中的人物)(); ②通灵宝玉(《水浒传》中的人物)()
第7题:
①王夫人道:“„„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②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③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这三段文字都是描写宝玉的。①是()描写,用的是()的手法;②是()描写,用的是()的笔调,突出宝玉的();③是模拟()的口吻写的,突出宝玉的()性格,这是宝玉的本质特点,用的是()的手法。
第8题:
《红楼梦》中《葬花吟》这首诗的作者,是书中哪个人物?请简述这个人物“葬花”的有关情节。
第9题:
独立不羁,要求个性解放
性格孤僻,不肯服从管教
桀骜不驯,追求与众不同
固执任性
第10题:
林黛玉
花袭人
王熙凤
薛宝钗
第11题:
色红或紫
点小如粟
高出肤面
抚之碍手
压之不褪色
第12题:
皮疹点大成片
压之色不退
触之不碍手
斑为阳明热毒
压之色退
第13题:
不属疹的表现的是()
第14题:
以下不能解释为“如”、“好像”的是()
第15题:
《荈赋》中反映()的诗句是”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第16题:
虞世南咏蝉诗云:“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有功成名就之得意,红楼梦中哪位人物反用其意而写出了佳句?
第17题:
“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_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之口。“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之口。“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之口。“盛筵必散”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之口。“蜂腰桥设言传心事”中的主要人物是()。
第18题:
《红楼梦》中典型的领导型人物是()。
第19题:
《红楼梦》中哪个人物被赞怀有“咏絮才”?列举能体现该人物诗才的两处情节。
第20题: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是《红楼梦》中对()的判词;“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末启笑先闻”是《红楼梦》中对()的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是《红楼梦》中对()的判词。
第21题:
茶味之美
茶香之美
茶汤之美
茶色之美
第22题:
色红或紫
点小如粟
高出肤面
抚之不碍手
压之不褪色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