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对认知症老人要保护安全。( ) ”相关问题
  • 第1题:

    老人进食的正确姿势是()。

    A.对不能下床者,取平卧位

    B.对卧床老人要侧卧,头要偏向一侧,并抬高胸部,给予适当的支持

    C.对卧床老人要平卧,头要偏向一侧,不需抬高胸部

    D.对不能下床的老人,一定要准备跨床小桌,安排坐位喂食


    正确答案:B

  • 第2题:

    (2019年)社会工作者老李运用“问题认识工作表”分析某社区的认知障碍症老人走失问题,老李应该考虑的因素有( )。

    A.社区过去三年认知障碍症老人走失的数量有所增加
    B.认知障碍症老人走失主要发生在该社区的临街位置
    C.5名住在该社区且患轻度认知障碍症的老人有风险
    D.最大困难在于认知障碍症老人的家属对此重视不够
    E.认知障碍症老人家属觉得该问题迫切需要得到处理

    答案:A,B,C,E
    解析:
    问题认识即要认识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认识方法有两种:一是用“问题认识工作表”。方案策划者应认真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在哪里发生,谁受这个问题影响,这个问题是何时发生的,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感受程度如何。二是“分支法”。首先确定要解决的全面性问题,如老人被家属虐待问题;其次列明形成这个问题的“明确问题”,如被虐待的老人缺乏亲戚、朋友、邻里和志愿者的帮助和支持,老人对家属有高度的依赖,虐待老人的家属有情绪问题,社区居家养老等支持性服务不足;最后是逐一列明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 第3题:

    2、轮椅转运老年人时不包含下列哪项

    A.必要时系安全带

    B.为老人保暖

    C.保护老人安全

    D.下坡时老人身体不会前倾


    下坡时老人身体不会前倾

  • 第4题:

    调查结果表明,口腔的老化程度与患认知障碍症之间存在一定关联:牙齿少于20颗的75岁以上老人与牙齿相对健全的同年龄段人相比,咀嚼能力要低50%~90%,嚼碎食物的力量也要低1/6-1/3,咀嚼能力变差会加速大脑老化,患认知障碍症的风险也就相应加大。对70岁以上老人做的认知障碍程度测试显示,健康的人平均有14.9颗牙齿,而疑似患认知障碍症的参试者平均只有9.4颗牙齿。这表明牙齿健康的老人患认知障碍症的几率比较低。
    如果下列哪项为真,最能反驳上述推论?

    A.为了克服老年人不识字或者不清楚等问题,研究者在调查过程中让参与者报告是否出现注意、记忆、信息整合、运动等方面的障碍并根据其程度来作为评价其认知障碍的依据
    B.随机抽取300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健康的人和疑似患认知障碍症的人的牙齿颗数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C.老年痴呆症是认知障碍症的一种,而目前没有研究表明口腔的老化程度和老年痴呆症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
    D.参与研究的来人年龄集中在70岁左右,60-65岁和85-90岁这两个年龄段的老人相对较少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牙齿健康的老人患认知障碍症的几率比较低。
    论据:牙齿少于20颗的75岁以上老人与牙齿相对健全的同年龄段人相比,患认知障碍症的风险也就相应加大。对70岁以上老人做的认知障碍程度测试显示,健康的人平均有14.9颗牙齿,而疑似患认知障碍症的参试者平均只有9.4颗牙齿。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论据。结合注意、记忆、信息整合、运动等方面的障碍并根据其程度来作为评价其认知障碍的依据,实际上保证了调查的可靠性,具有加强作用。
    B项:增加反向论据。随机300人,健康人和疑似患认知障碍症的人的牙齿颗数没有区别,说明牙齿数量和认知障碍没有关系,具有削弱作用。
    C项:不明确项。目前没有研究表明存在联系,并不等同于不存在联系,仅仅是尚未证明而已,不能确定牙齿健康和认知障碍症是否有关系,不具有削弱作用。
    D项:无关选项。调查集中在70岁,其他年龄段人数较少,但都是老年人,对调查结果影响较小,与论点没有关系,论题不一致,排除。

  • 第5题:

    ( )、身体不好和认知有问题的老人更可能受到虐待或疏于照顾。

    A.独居老人
    B.困难老人
    C.高龄老人
    D.伤残老人

    答案:C
    解析:
    女性比男性有更高的受到虐待的风险。老人的年龄越大,就越容易成为虐待或疏于照顾的受害者。高龄老人、身体不好和认知有问题的老人更容易受到虐待或疏于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