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如何确定工件的拉形次数?

题目

56:如何确定工件的拉形次数?


相似考题
更多“56:如何确定工件的拉形次数?”相关问题
  • 第1题:

    弯曲、拉深、翻边工序后的工件,由于受到凹模圆角半径的限制,而使工件达不到要求的圆角半径,需要用()模使其达到较准确的尺寸和形状。

    • A、校平
    • B、胀形
    • C、缩形
    • D、整形

    正确答案:D

  • 第2题:

    γf>0的铲齿成形铣刀具有()特点。

    • A、可用铲齿方法加工后刀面
    • B、铣刀刀齿廓形与工件廓形不一致
    • C、重磨次数增加,被加工的`工件廓形精度降低
    • D、适合加工脆性材料
    • E、标准刀具

    正确答案:A,B

  • 第3题:

    如何确定连铸拉速?


    正确答案: 在确定连铸拉速时,应选择合适的工作拉速,即能发挥铸机的生产能力,又可以保证良好的铸坯质量。拉速是根据铸坯断面尺寸、烧注钢种和浇注温度来确定的,可按照铸坯出结晶器时要求的最小坯壳厚度计算,也可按铸机冶金长度计算。

  • 第4题:

    拉深时,工件的()部分是拉深时的主要变形区。

    • A、凸缘
    • B、筒形侧壁
    • C、圆角
    • D、筒底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如何用滚板机滚制圆筒形工件?


    正确答案: 1、钢板滚制前,将钢板表面的杂物、脏物清除干净,做好滚圆圆弧检查样板;
    2、钢板送进滚板机时应放正,可在钢板上画一条基准线,滚弯时使该基准线与上轴滚中心线相重合,从而使形圆筒母线的直边与上轴滚的中心线相互平行,防止滚出的圆筒产生歪曲现象;
    3、滚弯工作开始时,就必须用检查样板检查,在滚弯过程中,也需经常用样板检查,随时调整上下滚之间的距离;
    4、滚弯时,先滚两端,后滚中心,经多次反复滚弯,最后达到要求。

  • 第6题:

    U形件拉深模的双边间隙是指()之间横向尺寸的差值。

    • A、凹模和工件
    • B、凸模和工件
    • C、凹模和凸模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如何确定工件的拉形次数?


    正确答案:依据被拉工件的最大变形量和材料伸长率。

  • 第8题:

    如何确定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正确答案:确定结构超静定次数的方法是:去掉超静定结构的多余约束,使之变为静定结构,则去掉多余约束的个数,即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 第9题:

    某圆形坯料直径50,经多次拉深后变为直径11的圆筒形件,若各道次拉深系数均为0.6,试确定其拉深次数()

    • A、2
    • B、3
    • C、4
    • D、5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填空题
    圆筒形工件拉深时的危险断面在()处。

    正确答案: 凸模圆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γf>0的铲齿成形铣刀具有()特点。
    A

    可用铲齿方法加工后刀面

    B

    铣刀刀齿廓形与工件廓形不一致

    C

    重磨次数增加,被加工的`工件廓形精度降低

    D

    适合加工脆性材料

    E

    标准刀具


    正确答案: D,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将一材质为08钢、料厚为1mm、直径为78mm的圆形毛坯,拉深成内径为19mm的筒形件。试计算总拉深系数并确定拉深次数。 已知:各次拉深的极限拉深系数为:m1=0.50;m2=0.75;m3=0.78;m4=0.80;m5=0.82。

    正确答案: m=20/78=0.256;
    拉深次数推定:
    d1=0.5×78=39mm,大于20mm,不能一次拉出;
    d2=0.75×39=29.3mm,大于20mm,不能二次拉出;
    d3=0.78×29.3=22.8mm,大于20mm,不能三次拉出;
    d4=0.80×22.8=18.3mm,小于20mm。因此,需4次才能拉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用圆拉刀拉孔时,工件的精定位基准采用()原则确定。

    • A、基准重合
    • B、基准统一
    • C、互为基准
    • D、自为基准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浮选流程的精矿和扫选次数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 在确定矿石的浮选原则流程之后,还要解决浮选流程的内部结构,就是确定流程中精选、扫选的次数。
    精选和扫选次数的确定,要视原矿品位、有用矿物的可浮性及对精矿质量的要求来决定。
    当原矿品位较低,有用矿物的可浮性较好,并且对精矿质量要求较高时,则应加强精选,即加长精选时间并增加精选次数。
    当原矿品位较高,有用的矿物可浮性差,并且对精矿质量要求不高时,则应加强扫选,即加长扫选时间并增加扫选次数。

  • 第15题:

    在磨削加工中,当工件或砂轮振动时常产生()的缺陷。

    • A、多角形
    • B、螺旋形
    • C、拉毛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第一次拉形应尽量使变形程度(),为第二次拉形做好准备,使第二次拉形时变形量能在允许的范围内。

    • A、不应过大
    • B、靠近工件所要求的形状
    • C、控制在第一次拉形和第二次拉形变形量之间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当工件内形尺寸有一定要求,则在最后一次拉深时,以凸模为准,()按凸模尺寸放大以获得间隙。

    • A、工件尺寸
    • B、凹模尺寸
    • C、工件内形尺寸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减少()可缩减基本时间。

    • A、工件安装次数
    • B、刀具的更换次数
    • C、工件走刀次数
    • D、工件测量次数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拉形系数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 取决于材料的性能、拉形包角、摩擦系数及是否预制拉形。

  • 第20题:

    采用控制冷拉率的方法冷拉钢筋时,其冷拉率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 采用控制冷拉率方法冷拉钢筋时,冷拉率必须由试验确定。测定同炉批钢筋冷拉率的冷拉应力符合规范规定,其试件不宜少于4个,并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批钢筋实际采用的冷拉率。

  • 第21题:

    单选题
    对环焊缝作源在外的单壁透照时,确定透照次数与()相关
    A

    透照厚度比、工件外径、工件壁厚

    B

    工件外径、透照厚度比、射线源与工件表面距离

    C

    工件壁厚、透照厚度比、工件外径、射线源与工件表面距

    D

    透照厚度比、工件壁厚/工件外径、工件外径/射线源与工件表面距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用圆拉刀拉孔时,工件的精定位基准采用()原则确定。
    A

    基准重合

    B

    基准统一

    C

    互为基准

    D

    自为基准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浮选流程的精矿和扫选次数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 在确定矿石的浮选原则流程之后,还要解决浮选流程的内部结构,就是确定流程中精选、扫选的次数。
    精选和扫选次数的确定,要视原矿品位、有用矿物的可浮性及对精矿质量的要求来决定。
    当原矿品位较低,有用矿物的可浮性较好,并且对精矿质量要求较高时,则应加强精选,即加长精选时间并增加精选次数。
    当原矿品位较高,有用的矿物可浮性差,并且对精矿质量要求不高时,则应加强扫选,即加长扫选时间并增加扫选次数。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