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在濠梁之辩中, 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第1题:
《庄子》中惠子认为,“子(指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从哲学基本问题角度看,惠子的观点()
第2题:
濠梁之辩的主人公是()
第3题:
濠梁之辩的主人公是()
第4题:
材料1 弗兰西斯克•培根说:“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因此他所能做的和所了解的,就是他在事实上或在思想上对于自然过程所见到的那么多,也就只是那么多。因此,他既不知道什么,也不能做什么。” 材料2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回答: 从认识的结构上分析庄子与惠施的这一辩论的错误。
第5题:
试分析庄子游濠梁、知鱼乐体现出怎样的审美境界?
第6题:
与庄子辩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人物是()
第7题:
"子非鱼,安知鱼乐?""子亦非鱼,安知鱼之非乐?"下面()与上文的对话最为类似。
第8题:
你为什么不去送行?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去呢?
你怎么负的伤?我怎么回忆得起当时的情况呢?
你为什么到军事禁区里来?难道我不能到这里来看看吗?
唐玄宗来烧过香,你有什么证据?你又有什么证据说唐玄宗没来烧过香?
第9题:
唯物主义反映论
先验论
不可知论
可知论
第10题:
孟子
列子
公孙龙
惠施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我知之濠上也。”出自:()
第14题: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是说做人要意志坚定,遵守信用。下面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
第15题:
《庄子·外篇·秋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与惠子游于溱(hao)梁之上。庄子曰:“儵(shu)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
第16题:
陶澍的《豫园三穗堂联》:“此即濠间,非我非鱼皆乐境;恰来海上,在山在水有遗音。”上联中的“非我非鱼”语出《庄子.秋水》,而下联“在山在水”则语出《孟子.汤问》。
第17题:
请举例分析朱光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一文所论述的审美移情现象?
第18题:
“白马非马”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都是倾向于认知层面的辩论。
第19题:
知之者不如不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独乐乐,与人安乐,孰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20题:
第21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孙子兵法》
《论语》
《中庸》
第22题: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庄子与慧施
庄子与公孙龙
公孙龙与慧施
孔子与颜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