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电负性越大,金属性越强。
第1题:
同一族中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强。
第2题:
电负性()的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与电负性()的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通过()得失形成()。
第3题:
硼族元素的原子都属缺电子原子,而硼原子的缺电子性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其原因是()
第4题:
元素得电子能力越强,其非金属性就越强。
第5题:
越容易获得电子的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第6题:
元素电负性的一般规律中,金属元素的电负性<2.0,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2.0。
第7题:
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第8题:
根据电负性值,Ca、Ti、Ba、Zr四种元素的金属性从强到弱的排列次序为()
第9题:
原子的电负性越大,原子半径越小,那么它对外围电子的束缚能力就越强,该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的可极化性也就越小。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元素电负性的一般规律中,同一周期自左向右,元素的电负性递减。
第14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第15题:
元素电负性意义是什么?电负性数据应用在哪些方面?
第16题:
关于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17题:
电负性可以用来衡量金属和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2,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2,在周期表中F的电负性(),是()的非金属元素。
第18题:
周期系中哪一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大?哪一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小?周期系从左到右和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呈现什么规律?为什么?
第19题:
电子亲和能是元素非金属性的一种标度,元素的电子亲和能越大,非金属性越弱。
第20题:
对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加;对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降低。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其电负性也大
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其电离能也大
电负性越小的元素,其金属性也越弱
电离能越小的金属,其金属性越强
第24题:
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都比2.0要大
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比2.0要小
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比2.0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