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步兵,他和枪的质量共为100kg,穿着带轮的溜冰鞋站着。现在他用自动步枪在水平方向上射出10发子弹,每颗子弹的质量为10g,而出口速度为750m/s,如果步兵可以无摩擦地向后运动,那么在第10次发射后他的速度是 ,如果发射了10s,对他的平均作用力是 。 ()
A.0.75m/s,7.5N
B.0.75m/s,-7.5N
C.-0.75m/s,-7.5N
D.-0.75m/s,7.5N
第1题:
第2题:
在百米赛跑比赛中,测得一优秀运动员在5s末的速度为7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1m/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第3题:
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第4题:
下列表述中,所指的速度为平均速度的是()
第5题:
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末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第6题:
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他5s末的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这100m中的平均速度为()
第7题:
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末的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第8题:
在学校举行的第31届田径运动会中,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s末的速度为11.4m/s,11.5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1.2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第9题:
一枚子弹被以40m/s的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射出(忽略空气阻力,g=10m/s2),则()
第10题: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爱因斯坦发出这一感慨的直接原因是()
第11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发现旁边有一只“昆虫”在他身旁自由落下,他顺手抓来一看,竟是一颗子弹。他能顺手抓来子弹是因为这时()
第12题:
一质量为40×10-3kg的子弹,以1000m/s的速度飞行,它的德布罗意波长为(),所以子弹不显示()。
第13题:
在成都二十中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6s末的速度为9.5m/s,12.5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9.8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第14题:
短跑运动员在100m的比赛中,测得他在5s末的速度是8.7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3m/s,此运动员在这100m中的平均速度是()
第15题:
一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s末的速度为9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第16题:
下列表述中,所指的速度为平均速度的是()
第17题:
在伦敦奥运会田径比赛中,某运动员在100m赛跑的成绩是10s,冲线时的速度为11m/s,他跑200m的成绩是20s,冲线时的速度为10.m/s,关于这位运动员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8题: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9题:
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末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第20题:
在田径运动会的100m比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末瞬时速度为10.3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1m/s。则他在在此比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第21题:
一木块质量为m,静止地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子弹水平地穿过木块,设子弹穿过所用的时间为Δt,木块对子弹的阻力为恒力F,则子弹穿出后,木块的速度大小为()
第22题:
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驶,时快时慢,20min行驶了18k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则()
第23题:
百米运动员起跑后,6s末的速度为9.3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5.5m/s,他跑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第24题:
站在电梯中的人,看到用细绳连接的质量不同的两物体,跨过电梯内一个挂在天花板上的无摩擦的定滑轮而处于“平衡静止”状态,由此,他断定电梯在作加速度运动,加速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