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题:
问答题
试述针对不同强度的消费者介入所采取的营销策略。
正确答案:
在实际营销中,营销者应针对不同介入程度的消费者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对低介入消费者的营销策略,当消费者面对的是一些风险性低、频繁购买的日常生活用品,而且对其种类、质量、特性、品牌等方面已经很了解并有所偏好时,再次购买时呈现为一种常规性的惯例化反应行为,通常不需要花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评价和选择,介入购买的程度很低。
这种惯例化反应的低介入型购买行为有两种基本情况:第一,对品牌差别小的相同商品和相关替代性差的商品,人们通常根据经验、偏好和习惯重复购买某一品牌的商品而不愿加以比较;但当这一品牌的商品脱销或其他品牌的商品特价时,他们又往往转而购买其他品牌的商品。第二,对品牌差别大的相同商品和相关替代性强的商品,出于想使消费种类多样化等原因,人们往往变换所购商品的品牌或转向相关性替代商品。
针对前一种情况,企业应注意保持一定的产品、服务质量和库存水平,并经常做一些提醒性广告以鼓励消费者重复购买,也可以采用种种诱因吸引新的顾客。针对后一种情况,企业可以通过增加花色品种、改善购买现场陈列、适当降价、利用效果好的广告等营销措施,引导消费者使用新的品种或品牌的产品,促使消费者为寻求消费种类的多样化而购买。
在具体的传播手段上,营销广告应当更注重于让消费者熟悉和喜爱该种产品,因此提示加简单说明类的广告尤显重要。广告通常会强调刺激的外部特征,包括一切能引起不随意注意的特征和所谓的“边缘线索”,如图像、色彩、名人介绍、音乐等。另外,情感诉求较之理性诉求更起作用,感性描述型抒情广告往往会有很好的效果。
针对低介入消费者比较适宜的宣传媒介是电视广告,它最容易表现商品的各种外部特征和边缘线索。值得指出的是,对广告本身的有利反应必须跟广告产品联系起来才可望收到应有的效果。
对高介入消费者的营销策略,当消费者面对风险性大、选择性强而且完全不熟悉的商品时,购买行为最为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首先要广泛地收集与欲购商品有关的各种信息以及学习一些必要的知识,然后对可供选择的各种品牌商品的重要特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再慎重做出购买决策。针对上述情况,生产经营这类产品的企业营销部门,应通过调查研究了解那些可能成为自己顾客的消费者的有关情况,对其信息进行收集和评价,然后再酌情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使他们逐渐熟悉和相信企业的产品并决定购买。
对于高介入的消费者来说,他们与商品关系较为密切,购买风险也较大。消费者比较注重对商品信息的内部加工,因此其营销广告传播应以理性诉求为主,明确说明商品的主要用途和性能;让消费者相信广告信息的真实性。当然,高介入商品也可借重情感诉求的结合。
在具体的传播手段上,由于消费者在购买重要、昂贵、复杂商品时介入程度较高,此时的错误决定将会造成重大损失,因而,消费者在购买此类产品时要求有较为可观、理性、详细、深入的广告信息,进而影响到对媒体的选择。报纸杂志所登载的广告就比电视广播广告的信息描述更为全面、理性,更适合消费者作出重大购买选择。因此,通常来说,印刷广告更适合高介入消费者。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