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输变电设施可靠性”和“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
B“可靠性评价规程”补充说明
C两个“可靠性评价规程”+“补充说明”(简称)
第1题:
我国的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评价指标,以用户为基础,以可以量度的()等为基本统计要素,根据供电服务质量的需要、设备特征及停电的原因和性质。
停电次数、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
略
第2题:
供电企业应对调度管辖范围的供电系统用户可靠性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和评价。
A对
B错
第3题:
供电系统可靠性统计的对象是供电系统(即用户)供电可靠性的状况,并且以()作为统计计算的依据。
是否对用户停电
略
第4题:
我国的供电系统()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以用户为基础,以可以量度的停电次数、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等为基本统计要素,根据供电服务质量的需要、设备特征及停电的原因和性质进行指标分类。
A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评价指标
B可靠性分析
C可靠性
第5题: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以()为标准。
A设备是否停运
B对用户是否停电
C用户设备是否停运
第6题:
状态检修工作达标评价依据国网公司颁布的电网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
第7题:
农村低压电力客户服务工作中县级供电企业营销管理部门对供电营业所,供电营业所对电工组进行工作质量考核的标准是什么?
第8题:
分析和评价算法的标准是什么?
第9题:
对风电场可靠性统计、分析和评价有哪些规定?
第10题:
供电企业应对调度管辖范围的供电系统用户可靠性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和评价。
第11题:
地市供电企业建设部、县供电企业发展建设部管理职责()。
第12题:
第13题:
供电可靠性的统计单位是供电可靠性指标计算和分析的基础,我国供电可靠性统计中以“()”为统计单位。
用户
略
第14题:
()是用户供电可靠性管理的基础,反映了一个供电企业供电可靠性统计范围的基础信息,()反映了一个供电企业在统计期间内配网整体运行情况。
基础数据;运行数据
略
第15题:
我国供电可靠性统计中以“用户”作为统计单位。不同电压等级的用户定义各是什么?
1,低压用户统计单位。一个接受供电企业计量收费的低压用电单位,作为一个低压用户统计单位。如果一个自然用户在不同地点或不同用途有两块或多块电表计量,则按装设的用于计费的表计数量统计用户数。目前低压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在我国尚处于试点阶段。
2,中压用户统计单位。一个接受供电企业计量收费的中压用电单位,作为一个中压用户统计单位。(在低压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工作普及之前,以10(6、20)kV供电系统中的公用配电变压器作为用户统计单位,即一台公用配电变压器作为一个中压用户统计单位。)
3,高压用户统计单位。一个用电单位的每一个受电降压变电站,作为一个高压用户统计单位。
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用户的定义和自然用户的定义有区别,一个自然用户(如一个用电企业)在供电可靠性统计时,可能需要统计为多个用户。
略
第16题:
供电可靠性管理评价的主要内容和工作原则是什么?
管理评价是对专业管理模式、管理体系、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对标比较和综合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对应指标的业务管理模式的适应性、有效性和先进性;管理体系的建设和执行情况;执行公司相关管理标准的规范性;业务流程的科学性;管理手段的先进性等。
管理评价遵循立足过程、注重实效、持续改进的工作原则,采用单项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定期评价与不定期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管理评价。
管理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规章制度及技术标准执行情况;可靠性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目标管理执行情况;数据质量管理情况;电力生产全过程控制情况;开展可靠性技术培训情况。
略
第17题: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评价指标,分为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
A对
B错
第18题:
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或有的工作进行分析,以确定每项工作的()
第19题: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评价指标按不同电压等级分别计算,并分为主要指标和参考指标两大类。
第20题: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以()为标准。
第21题:
《供电企业信息公开实施办法》规定:供电企业主动公开的()内容,如有变化需自发生变化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更新。
第22题: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评价指标,分为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
第23题:
供电企业在办理业扩报装工作时,应严格执行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