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根据《建筑基桩技术规范》(JGJ94-2008),对于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的桩基,当地质条件复杂时,关于确定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方法的正确选项是()
第10题:
对于框架—核心筒结构桩筏基础,核心筒和外围框架结构下基桩应按等刚度、等桩长设计
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倍设计桩径
抗震设防区基桩进入液化土层以下稳定硬塑粉质黏土层的长度不宜小于4~5倍桩径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地区不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第11题:
20
30
40
50
第12题:
关于桩身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预制桩C30,灌注桩C25,预应力实心桩C40
关于最小配筋率:打入式预制桩0.8%,静压预制桩0.6%
钻孔桩的扩底直径应小于桩身直径的3倍
后注浆钢导管注浆后可等效替代纵向钢筋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中性点以下,桩身的沉降小于桩侧土的沉降
中性点以上,随着深度增加桩身轴向压力减少
对于摩擦型桩,由于承受负摩阻力桩基沉降增大,其中性点位置随之下移
对于端承型桩,中性点位置基本不变
第22题:
静力触探法
经历参数法
现场试桩法
同类工程类比法
第23题:
甲级建筑桩基,摩擦型灌注桩配筋长度不应小于2/3桩长
对于受地震作用的基桩,桩身配筋长度应穿过可液化土层和软弱土层,进入稳定土层深度应符合相关规定
丙级建筑桩基可不配构造钢筋
端承桩应沿桩身通长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