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计算基桩竖向承载力时,下列哪些情况下宜考虑承台效应?(  ) A、桩数为3根的摩擦型柱下独立桩基 B、桩身穿越粉土层进入密实砂土层、桩间距大于6倍桩径的桩基 C、承台底面存在湿陷性黄土的桩基 D、软土地基的减沉疏桩基础

题目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计算基桩竖向承载力时,下列哪些情况下宜考虑承台效应?(  )

A、桩数为3根的摩擦型柱下独立桩基
B、桩身穿越粉土层进入密实砂土层、桩间距大于6倍桩径的桩基
C、承台底面存在湿陷性黄土的桩基
D、软土地基的减沉疏桩基础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计算基桩竖向承载力时,下列哪些情况下宜考虑承台效应?(  )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中,关于偏心竖向压力作用下,群桩基础中基桩桩顶作用效应的计算,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哪个选项?(  )

    A、距离竖向力合力作用点最远的基桩,其桩顶竖向作用力计算值最小
    B、中间桩的桩顶作用力计算值最小
    C、计算假定承台下桩顶作用力为马鞍形分布
    D、计算假定承台为柔性板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1.1条及其条文说明,桩顶竖向和水平力的计算对柱下独立桩基,按承台为刚性板和反力呈线性分布的假定。根据公式



    距离竖向力合力作用点最远的基桩,其桩顶竖向作用力计算值最小,公式中取“-”号。

  • 第2题:

    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规定,在计算桩基最终沉降时,可采用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的是( )。
    A.桩中心距小于或等于6倍桩径的桩基
    B.桩中心距小于或等于3m的桩基
    C.桩长大于25m的桩基
    D. M/F≤Bc/b的群桩(M、F为弯矩和竖向力设计值;Bc为承台宽度)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5.6条,分层总和法是基于桩自重所产生的附加应力较小甚至可忽略不计的前提。在计算桩基最终沉降时,桩中心距小于或等于6倍桩径的桩基可采用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

  • 第3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规定,以下采用的作用效应组合,正确的是哪些选项?(  )

    A、计算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沉降时,采用作用效应标准组合
    B、计算风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水平位移时,采用风荷载的标准组合
    C、进行桩基承台裂缝控制验算时,采用作用效应标准组合
    D、确定桩数时,采用作用效应标准组合

    答案:B,C,D
    解析:
    AB两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3.1.7条第2款规定,计算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沉降或水平位移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C项,根据第3.1.7条第4款规定,进行承台和桩身裂缝控制验算时,应分别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和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D项,根据第3.1.7条第1款规定,确定桩数时,应采用传至承台底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 第4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94)计算大直径灌注桩承载力时,侧阻力尺寸效应系数主要考虑了下列哪些选项的影响? ( )
    A.孔壁应力解除 B.孔壁的粗糙度
    C.泥皮影响 D.孔壁扰动


    答案:A,D
    解析:
    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 3. 6条及条文说明

  • 第5题:

    桩基设计时,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要求,以下选项所采用的作用效应组合正确的是(  )。

    A、群桩中基桩的竖向承载力验算时,桩顶竖向力按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
    B、计算桩基中点沉降时,承台底面的平均附加压力P0取作用效应标准组合下的压力值
    C、受压桩桩身载面承载力验算时,桩顶轴向压力取作用效应基本组合下的压力值
    D、抗拔桩裂缝控制计算中,对允许出现裂缝的三级裂缝控制等级基桩,其最大裂缝宽度按作用效应的准永久组合计算

    答案:A,C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3.1.7条规定,桩基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组合与相应的抗力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确定桩数和布桩时,应采用传至承台底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基桩或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②计算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沉降和水平位移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水平地震作用、风载作用下的桩基水平位移时,应采用水平地震作用、风载效应标准组合;③验算坡地、岸边建筑桩基的整体稳定性时,应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抗震设防区,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④在计算桩基结构承载力、确定尺寸和配筋时,应采用传至承台顶面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当进行承台和桩身裂缝控制验算时,应分别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和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⑤桩基结构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和结构重要性系数γο应按现行有关建筑结构规范的规定采用,除临时性建筑外,重要性系数γο不应小于1.0;⑥当桩基结构进行抗震验算时,其承载力调整系数γRE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采用。

  • 第6题:

    如图所示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桩径0.6m,桩长15m,承台效应系数ηc=0.10。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规定,地震作用下,考虑承台效应的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图中尺寸单位为m)(  )。


    A. 800kN
    B. 860kN
    C. 1130kN
    D. 1600kN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2.5条、5.3.5条。
    (1)单桩竖向承载特征值计算



    Ra=Quk/2=1/2×1610.82=805.4kN
    (2)考虑承台效应时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fak=180kPa,ζa=1.3
    考虑地震作用时:



    故选项B最接近。

  • 第7题:

    某柱下6桩独立基础,承台埋深3.0 m,承台面积2.4X4 m3,采用直径0. 4 m 灌注桩,桩长12 m,桩距Sa/d=4,桩顶以下土层参数如下,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考虑承台效应,(取承台效应系数ηc=0. 14)试确定考虑地震作用时,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之比最接近()。(取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ξa=1.5)

    (A) 1. 05 (B) 1. 11 (C) 1. 16 (D) 1. 26


    答案:B
    解析:
    据:①《面授班辅导讲义》第二十四讲、第二十五讲。
    ②《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 2008)第5. 3. 5条、第5. 2. 5条、第5. 2. 2条。
    如图所示。
    (1)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为:
    Quk=uΣqsikli+qpkAp
    =3. 14X0. 4X (25X10+100X2)+6000X3. 14X0. 23 =565. 2+753. 6
    =1318. 8
    (2)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为:
    (3)考虑地震作用时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R:
    (4) 二者的比值为
    答案为(B).

  • 第8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1994)计算大直径灌注桩承载力时,侧阻力尺寸效应系数主要考虑了()的影响。

    • A、孔壁应力解除
    • B、孔壁的粗糙度
    • C、泥皮影响
    • D、孔壁扰动

    正确答案:A,D

  • 第9题:

    单选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时,需考虑尺寸效应系数的桩直径d为:()
    A

    d≥500mm

    B

    d≥800mm

    C

    d≤500mm

    D

    d≤800mm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有关规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

    受较大水平力及8度和8度以上地震作用的高承台桩基在计算各基桩的作用效应和桩身内力时,可考虑承台(包括地下墙体)与基桩共同工作和土的弹性抗力作用

    B

    位于6度和6度以上抗震设防区和其他受较大水平力的高大建筑物,当其桩基承台刚度较大或由于上部结构与承台的协同作用能增强承台的刚度时,计算各基桩的作用效应和桩身内力时,可考虑承台(包括地下墙体)与基桩共同工作和土的弹性抗力作用

    C

    考虑承台(包括地下墙体)、基桩协同工作和土的弹性抗力作用计算受水平荷载的桩基将土体视为弹性变形介质,其水平抗力系数随深度线性增加(m法),地面处为0。对于低承台桩基,在计算基桩时,假定桩顶标高处的水平抗力系数为5并随深度减小

    D

    考虑承台(包括地下墙体)、基桩协同工作和土的弹性抗力作用计算受水平荷载的桩基,当桩顶与承台刚性连接(固接)时,承台的刚度视为无穷大


    正确答案: C,D
    解析:
    AB两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1.3条第1款规定,位于8度和8度以上抗震设防区和其他受较大水平力的高层建筑,当其桩基承台刚度较大或由于上部结构与承台协同作用能增强承台的刚度时,计算各基桩的作用效应、桩身内力和位移时,宜考虑承台(包括地下墙体)与基桩协同工作和土的弹性抗力作用。C项,根据附录C第C.0.1条第1款规定,将土体视为弹性变形介质,其水平抗力系数随深度线性增加(m法),地面处为零。对于低承台桩基,在计算桩基时,假定桩顶标高处的水平抗力系数为零并随深度增长。D项,根据附录C第C.0.1条第5款规定,考虑承台(包括地下墙体)、基桩协同工作和土的弹性抗力作用计算受水平荷载的桩基,当桩顶与承台刚性连接(固接),承台的刚度视为无穷大。因此,只有当承台的刚度较大或由于上部结构与承台的协同作用使承台的刚度得到增强的情况下,才适于采用此种方法计算。

  • 第11题:

    单选题
    假定基桩的总侧阻力设计值为360kN,总端阻力设计值为120kN,承台底1/2承台宽的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qck为320kPa。考虑桩群—土—承台的相互作用效应,当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进行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计算时,R的计算结果最接近于(  )kN。
    A

    890

    B

    571

    C

    377

    D

    321


    正确答案: D
    解析:
    考虑桩群—土—承台的相互作用效应,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2.5条式(5.2.5-1)计算,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R=RacfakAc
    式中,Ac为承台净面积,经计算为:Ac=(14.44-π/4×0.3772×8)/8=1.70m2
    ηc为承台效应系数,可按表5.2.5取值;由sa/d=3.979≈4,Bc/l=3.8/13.6=0.28,可得:ηc=0.15;
    则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为:R=Ra+ηcfakAc=(360+120)/2+0.15×320×1.70=321.3kN
    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2题:

    单选题
    某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为1200kN,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标准值为400kN,承台底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80kPa,承台面积控制系数为0.60,承台下均匀布置3根摩擦型桩,基桩承台效应系数为0.40,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哪一个选项?(  )[2013年真题]
    A

    350kN

    B

    375kN

    C

    390kN

    D

    405KN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6.1条规定,减沉复合疏桩基础可按下式计算承台面积:
    Ac=ξ(Fk+Gk)/fak=0.6×(1200+400)/80=12桩数为:
    n≥(Fk+Gk-ηcfakAc)/Ra代入数据可得:
    3=n≥(Fk+Gk-ηcfakAc)/Ra=(1200+400-0.4×80×12)/Ra得:Ra≥405.3kN。

  • 第13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有关规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受较大水平力及8度和8度以上地震作用的高承台桩基在计算各基粧的作用效应和桩身内力时,可考虑承台(包括地下墙体)与基桩共同工作和土的弹性抗力作用
    B.位于6度和6度以上抗震设防区和其他受较大水平力的高大建筑物,当其桩基承台刚度较大或由于上部结构与承台的协同作用能增强承台的刚度时,计算各基桩的作用效应和桩身内力时,可考虑承台(包括地下墙体)与基桩共同工作和土的弹性抗力 作用
    C.考虑承台(包括地下墙体)、基桩协同工作和土的弹性抗力作用计算受水平荷载的桩基将土体视为弹性变形介质,其水平抗力系数随深度线性增加(m法),地面处为0。 对于低承台桩基,在计算基桩时,假定桩顶标高处的水平抗力系数为5并随深度减小
    D.考虑承台(包括地下墙体)、基桩协同工作和土的弹性抗力作用计算受水平荷载的桩基,当桩顶与承台刚性连接(固接)时,承台的刚度视为无穷大


    答案:A,D
    解析:
    B项应为,针对8度及8度以上的抗震设防区;C项,在计算基桩时,假定桩顶标高处的水平抗力系数为0并随深度增大。

  • 第14题:

    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规定,下列抗压灌注桩与承台连接图中,正确的选项是哪一个?(图中尺寸单位:mm)(  )




    答案:D
    解析:
    AB两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4.1.1条第3款规定,对抗压桩主筋不应少于6φ10;根据第4.1.1条第4款规定,箍筋应采用螺旋式,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宜为200~300mm,受水平荷载较大的桩基、承受水平地震作用的桩基以及考虑主筋作用计算桩身受压承载力时,桩顶以下5d范围内箍筋应加密,间距不应大于100mm;根据第4.2.4条规定,桩嵌入承台内的长度对中等直径桩,不宜小于50mm,AB项桩身均未嵌入承台;C项,混凝土桩的桩顶纵向主筋应锚入承台内,其锚入长度不宜小于35倍纵向主筋直径,32×35=1120>900,不满足;D项,25×35=875<1200,满足。

  • 第15题:

    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在确定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时,下列哪种情况下的摩擦型桩基宜考虑承台效应?(  )

    A、上部结构整体刚度较好,体型简单的建(构)筑物,承台底为液化土
    B、对差异沉降适应性较强的排架结构和柔性结构,承台底为新近填土
    C、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承台底为正常固结黏性土
    D、按变刚度调平原则设计的桩基刚度相对弱化区,承台底为湿陷性土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2.4条,对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摩擦型桩基,宜考虑承台效应确定其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①上部结构整体刚度较好、体型简单的建(构)筑物;②对差异沉降适应性较强的排架结构和柔性构筑物;③按变刚度调平原则设计的桩基刚度相对弱化区;④软土地基的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根据第5.2.5条,当承台底为可液化土、湿陷性土、高灵敏度软土、欠固结土、新填土时,沉桩引起超孔隙水压力和土体隆起时,不考虑承台效应。

  • 第16题:

    某竖向承载的端承型灌注桩,桩径0.8m,桩长18m,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规定,该灌注桩钢筋笼的最小长度为下列何值?(不计插入承台钢筋长度)(  )

    A、6m
    B、9m
    C、12m
    D、18m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4.1.1条规定,端承型桩和位于坡地岸边的基桩应沿桩身等截面或变截面通长配筋,桩长18m,配筋长度也为18m。

  • 第17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高承台桩基偏心受压混凝土桩正截面受压承载力时,下列哪些情况下应考虑桩身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挠曲对轴向力偏心距的影响?(  )

    A、桩身穿越可液化土
    B、桩身穿越湿陷性土
    C、桩身穿越膨胀性土
    D、桩身穿越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lOkPa的软土

    答案:A,D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8.5条规定,计算偏心受压混凝土桩正截面受压承载力时,可不考虑偏心距的增大影响,但对于高承台基桩、桩身穿越可液化土或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0kPa的软弱土层的基桩,应考虑桩身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挠曲对轴向力偏心距的影响,应将轴向力对截面重心的初始偏心矩乘以偏心矩增大系数。

  • 第18题:

    某柱下六桩独立桩基,承台埋深3.0m,承台面积取2.4m×4.0m,采用直径0.4m的灌注桩,桩长12m,距径比sa/d=4,桩顶以下土层参数如表4-1所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 J94-2008),考虑承台效应(取承台效应系数ηc=0. 14),试确定考虑地震作用时的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之比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取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ξa=1.5)( )

    A. 1.05 B. 1.11 C. 1. 16 D. 1.2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 2. 5条,考虑地震作用时,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 第19题:

    假定基桩嵌固入岩深度I为3200mm,试问,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的规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fta(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已求得sk=1658kN。
    (A)3500
    (B)4000
    (C)4500
    (D)5000


    答案:A
    解析:
    (A)解答: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式(5.3.9-1):
    Quk=Qsk+Qrk Qsk=1658kN
    Qrk =frkAp =1.48x7200x0.82xπ/4kN=5354kN
    其中,=1.48按hr/d=4及软岩查表5.3.9:
    Quk=(1658+5354)kN=7012kN 根据式(5.2.2)Ra=7012/2kN=3506kN

  • 第20题:

    单选题
    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要求,下列关于桩基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组合与相应的抗力,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2012年真题]
    A

    确定桩数和布桩时,应采用传至承台底面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基桩或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

    B

    计算灌注桩桩基结构受压承载力时,应采用传至承台顶面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桩身混凝土抗力应采用抗压强度设计值

    C

    计算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沉降时,应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D

    计算水平地震作用、风载作用下的桩基水平位移时,应采用水平地震作用、风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3.1.7条规定,桩基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组合与相应的抗力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确定桩数和布桩时,应采用传至承台底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基桩或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②计算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沉降和水平位移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水平地震作用、风载作用下的桩基水平位移时,应采用水平地震作用、风载效应标准组合。③验算坡地、岸边建筑桩基的整体稳定性时,应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抗震设防区,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④在计算桩基结构承载力、确定尺寸和配筋时,应采用传至承台顶面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当进行承台和桩身裂缝控制验算时,应分别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和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 第21题:

    多选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下列关于建筑桩基承台计算的说法,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3年真题]
    A

    当承台悬挑边有多排基桩形成多个斜截面时,应对每个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进行验算

    B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桩基承台受桩冲切,冲切破坏锥体应采用自柱(墙)边或承台变阶处至相应桩顶边缘连线所构成的锥体

    C

    承台的受弯计算时,对于筏形承台,均可按局部弯矩作用进行计算

    D

    对于柱下条形承台梁的弯矩,可按弹性地基梁进行分析计算


    正确答案: D,A
    解析:
    A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9.9条规定,柱(墙)下桩基承台,应分别对柱(墙)边、变阶处和桩边联线形成的贯通承台的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进行验算。当承台悬挑边有多排基桩形成多个斜截面时,应对每个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进行验算
    B项,根据第5.9.7条第一款规定,轴心竖向力作用下桩基承台受柱(墙)的冲切,可按下列规定计算:冲切破坏锥体应采用自柱(墙)边或承台变阶处至相应桩顶边缘连线所构成的锥体,锥体斜面与承台底面之夹角不应小于45°。
    C项,根据第5.9.3条第3款规定,箱形承台和筏形承台的弯矩可按下列规定计算:对于筏形承台,当桩端持力层深厚坚硬、上部结构刚度较好,且柱荷载及柱间距的变化不超过20%时;或当上部结构为框架-核心筒结构且按变刚度调平原则布桩时,可仅按局部弯矩作用进行计算
    D项,根据第5.9.4条规定,柱下条形承台梁的弯矩可按下列规定计算:①可按弹性地基梁(地基计算模型应根据地基土层特性选取)进行分析计算;②当桩端持力层深厚坚硬且桩柱轴线不重合时,可视桩为不动铰支座,按连续梁计算。

  • 第22题:

    单选题
    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在确定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时,下列哪种情况下的摩擦型桩基宜考虑承台效应?(  )[2014年真题]
    A

    上部结构整体刚度较好,体型简单的建(构)筑物,承台底为液化土

    B

    对差异沉降适应性较强的排架结构和柔性结构,承台底为新近填土

    C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承台底为正常固结黏性土

    D

    按变刚度调平原则设计的桩基刚度相对弱化区,承台底为湿陷性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2.4条规定,对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摩擦型桩基,宜考虑承台效应确定其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①上部结构整体刚度较好、体型简单的建(构)筑物;②对差异沉降适应性较强的排架结构和柔性构筑物;③按变刚度调平原则设计的桩基刚度相对弱化区;④软土地基的减沉复合疏桩基础。A项,根据第5.2.5条规定,当承台底为可液化土、湿陷性土、高灵敏度软土、欠固结土、新填土时,沉桩引起超孔隙水压力和土体隆起时,不考虑承台效应

  • 第23题:

    多选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高承台桩基偏心受压混凝土桩正截面受压承载力时,下列哪些情况下应考虑桩身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挠曲对轴向力偏心距的影响?(  )[2011年真题]
    A

    桩身穿越可液化土

    B

    桩身穿越湿陷性土

    C

    桩身穿越膨胀性土

    D

    桩身穿越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0kPa的软土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8.5条规定,计算偏心受压混凝土桩正截面受压承载力时,可不考虑偏心距的增大影响,但对于高承台基桩、桩身穿越可液化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0kPa软弱土层的基桩,应考虑桩身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挠曲对轴向力偏心距的影响,应将轴向力对截面重心的初始偏心矩乘以偏心矩增大系数,偏心矩增大系数具体计算方法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