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根据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第题。



    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查看材料

    A.鼠害
    B.洪涝
    C.旱灾
    D.寒潮

    答案:B
    解析:
    由图示信息可知,地震对建筑物等基础设施产生毁灭性的破坏,四个选项中只有B符合条件。

  • 第2题:

    下图为工业发展不同时期产业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①②③分布代表的产业是( )。

    A.一、二、三
    B.一、三、二
    C.二、一、三
    D.三、二、一

    答案:B
    解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增加,亦即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并最终在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

  • 第3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貌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第3-4 题。


    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对地表形态塑造的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侵蚀作用包括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冰川侵蚀和海水侵蚀;搬运作用包括风力搬运、流水搬运、冰川搬运和海水搬运;堆积作用包括冰川堆积,流水堆积,风力堆积和海水堆积。流水侵蚀包括侵蚀和溶蚀,图示阿诗玛景观属于石林景观,由石灰岩的溶蚀作用形成。C项正确。

    A项:风力侵蚀是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简称风蚀。往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地表形态,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风力沉积多发生在干燥的内陆及邻近地区,往往形成沙丘。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冰川侵蚀是冰川地质作用的一种方式。冰川侵蚀作用,又称刨蚀作用,是指冰川及其挟带的岩石碎块对冰川基岩的破坏作用,多发生在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地区,往往形成冰斗角峰和“U”形谷等地貌。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4题:

    根据下图为“某月北纬310纬线上①~⑦7个地点的气压分布图”。读图

    此时⑥所在地区的主要盛行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答案:A
    解析:
    由题意可知,⑥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此时主要盛行风向为东南风。

  • 第5题:

    下图为某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混合农业

    C.乳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B
    解析:
    混合农业是将种植业、畜牧业、林业等多种经营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农业。图示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反映了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正确答案为B项。

  • 第6题:

    下图示意不同类型餐馆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第题。



    ①②③@依次示意(  )。查看材料

    A.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
    B.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
    C.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
    D.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

    答案:A
    解析:
    从餐馆为主分析,川菜馆的集中区应为四川;湘菜馆集中区为湖南;粤菜馆集中在广东省:西餐馆应集中在大城市。

  • 第7题:

    下图为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导致④自然带在非洲向北延伸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的辐射
    B.大气环流
    C.人类活动
    D.寒流

    答案:D
    解析:
    导致④自然带向北延伸的原因主要是沿岸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起到了降温减湿的作用。故选D。

  • 第8题:

    下图为西藏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下列关于西藏主要城镇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空间结构为组团式

    B.规模以大中型为主

    C.多沿河谷分布

    D.服务范围相同

    答案:C
    解析:
    西藏处于高寒地带,加之地形限制,城镇主要集中在水热条件比较好的河谷地带,比如雅鲁藏布谷地。故答案选C。

  • 第9题:

    下图为印度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印度的硅谷位于( )。查看材料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
    印度的硅谷为班加罗尔,应在德干高原上,答案为D。~

  • 第10题:

    下图示意不同类型餐馆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第题。




    各类餐馆如此分布,能够(  )。查看材料

    A.降低餐馆原料的运输成本
    B.加速农业地域类型转变
    C.促进城市服务范围的扩大
    D.体现出地域文化的扩散

    答案:D
    解析:
    各类餐馆分布既集中,又分散,既体现了地域文化,又有扩散现象;而餐馆的原材料基本是就地取材;因不会影响当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所以也不会影响地域类型、餐馆的扩散,只会缩小城市的服务范围。

  • 第11题:

    下图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该台风()。

    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
    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
    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
    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

    答案:D
    解析:
    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形成在热带副热带海区。在台风风力大处往往降水较强,台风中心即台风眼气压值最低,但风速小甚至静风。台风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

  • 第12题: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地带性分布,读图完成题。



    据图可以判断下列界限不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A.①南北温度带分别是热带和亚热带
    B.①大致与年均气温0°等温线一致
    C.②某地干湿类型分别是干旱和半干旱
    D.②大致与2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答案:A
    解析:
    ①线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也就是南北方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应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 第13题:

    下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题。



    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查看材料

    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
    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

    答案:D
    解析:
    洋流受到盛行风的影响,北半球低纬度盛行东北信风,洋流由东向西流动;中纬度盛行西风,洋流由西向东流动,这与图中低纬度吹东风、中纬度吹西风的分布规律相似,故D项正确。

  • 第14题:

    下图为美国66号公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修建66号公路的主导因素是(  )。查看材料

    A.地形
    B.位置
    C.经济
    D.技术

    答案:C
    解析:
    该公路的修建沟通了美国东西两大城市,方便货物的运输、人员的往来,有利于两地经济的发展。所以66号公路的修建主要是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

  • 第15题:

    下图为美国 66 号公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22-23 题。

    修建 66 号公路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位置
    C.技术
    D.经济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线选址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科技因素,其中经济是主导,科技是重要保证。D项正确。

    A、B、C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16题: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下列四处中,属于向斜成岭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解析:
    根据岩层弯曲状况和地表形态,可判定丁地为向斜成岭。

  • 第17题: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形成甲处地貌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火山喷发

    B.流水侵蚀

    C.地壳抬升

    D.流水堆积

    答案:B
    解析:
    甲处为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因受流水的侵蚀作用而成,故选B。

  • 第18题:

    下图为我国钓鱼岛等高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查看材料

    A.140米
    B.200米
    C.240米
    D.320米

    答案:D
    解析:
    图中甲海拔介于300~350米之间,乙地海拔介于0~50米之间。因此,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介于250~350米之间。故答案选D。

  • 第19题:

    下图为美国66号公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修建66号公路的主导因素是(  )。查看材料

    A.地形
    B.位置
    C.技术
    D.经济

    答案:D
    解析:
    该公路的修建沟通了美国东西两大城市,方便货物的运输、人员的往来,有利于两地经济的发展。所以主要是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

  • 第20题:

    下图为西藏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影响西藏农作物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


    A.水源

    B.土壤

    C.地形

    D.热量

    答案:D
    解析: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势高、热量低,影响其农作物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热量。故选D。

  • 第21题:

    根据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

    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答案:B
    解析:
    ④地为热带季风气候,不符合题干要求;树木林地一般分布在山地,排除①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应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地的山麓地带,③地不符合;樟树适宜分布在海拔较低、坡度较缓、光照条件好的山坡、谷地,所以②地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

  • 第22题:

    下图为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形成① ② ③自然带分异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洋流

    答案:B
    解析:
    ①自然带为热带雨林,终年高温多雨;②自然带为热带草原,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③热带荒漠带,终年高温少雨;造成它们分异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水分。

  • 第23题: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景观,读图。完成题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查看材料

    A.天山
    B.武夷山
    C.祁连山
    D.太行山

    答案:B
    解析:
    图示地区山麓分布有常绿阔叶林,在我国只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常绿阔叶林分布,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只有武夷山.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