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对高程测量,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是()。
第4题:
关于环境空气评价范围哪种说法不正确()
第5题:
燃气调压站供气半径以()为宜。
第6题:
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
第7题:
现需要测算城市中A、B、C三点的繁华影响度分值,A点位于城市中心,B点距市中心5km,C点距市中心10km,已知三地块只受单中心影响,市级功能影响的作用分为10,半径为20km,区级功能影响的作用分为6,半径为8km,街级功能影响的作用分为3,半径为2km,则A、B、C三地的繁华度影响分各为()。
第8题:
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其服务范围以中心城区为主,通常站间距离在1km以内。
第9题:
26km为半径的圆
25km为半径的圆
周长50km矩形区域
边长52km矩形区域
第10题:
在以1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在以2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不论多大距离都可代替
不能代替
第11题:
7—10Km、3—5Km
30—50Km、7—10Km
30—50Km、3—5Km
10—20Km、3—5Km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核电厂警戒区域的烟羽警戒区域以反应堆为中心,以为( )半径。在此范围内还应以( )为半径划定人员撤离准备区域。
第16题:
假设网络规划的基站半径为km,则按照定向站进行理论布站时,基站的站间距应该控制在()km左右。
第1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的有关规定,以下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范围的正确表述有()
第18题:
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6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
第19题:
核电厂警戒区域的烟羽警戒区域以反应堆为中心,以()为半径。在此范围内还应以()为半径划定人员撤离准备区域。
第20题: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是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而确定的
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以边长50km的矩形区域
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10km
第21题:
2km为半径的圆
周长4km矩形区域
2.5km为半径的圆
边长4km矩形区域
第22题:
针对每种测试站点在设计测试路线是要求各有不同,每个站点应当定义一个以站点为圆心的ring环
测试路线应当超过测试屏的规定范围,且直到测试到邻区站发生切换为止
测试路线尽可能跑全带测基站各个扇区覆盖方向上的公路
通常对于城市站点,测试ring的半径为1km,远程站点的半径为2.5km左右,高速公路站点的半径为4km左右
第23题:
7—10Km、3—5Km
30—50Km、7—10Km
30—50Km、3—5Km
10—20Km、3—5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