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在语文教育中,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根据不同的思维类型,采用能与各自心理加工方式相适应的不同教学策略与不同的教学方式。
第5题:
王老师为了体现新课标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教学理念,在一次初中一年级的体育课上,拿了篮球、足球、皮筋、跳绳等体育器材,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器材,选好器材后王老师就让学生自由分组练习(1)王老师这样设计该课的教学是否合理?为什么?(2)如果让你改进该教学设计,你将如何做?请写出你的教学设计思路。
第6题:
在课文讲解之后,为了升华主题,王老师想了解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下列教学策略最合适的是()。
第7题:
()是老师对教学实施过程中进行的系统决策活动,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学习需要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或教学活动方式。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创设学习和应用事实性知识的情境
确定要记忆的事实性知识
呈现事实性知识
提供记忆指导
第11题:
动作思维
直觉思维
辐合思维
发散思维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在现有教学环境中,采用哪种教学策略能较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第17题:
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
第18题:
某新教师听了特级教师张老师的一堂课。张老师开始上课就播放了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一首歌曲,把学生带到了相应的学习情境之中。接着,又通过设置一些巧妙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各自钻研,还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学生掌握了有关知识,初步形成相应能力。总的来说,张老师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阅读以上材料,简要分析张老师在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中采用了哪几方面的知识?
第19题:
在线描教学中,某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采取“先听后画”的策略。据此,教师让学生分组聆听MP3中不同的声音,通过体验与联系,讨论后用线描的方式表现所听到的事物。此案例反映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是()。
第20题: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活动
第21题: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第22题:
教学策略受制于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在层次上低于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教学方法的采用不受教学策略的支配
第23题:
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