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中世纪捷克杰出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指出,“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这提示我们教学应贯彻的教学原则是()
第4题:
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原则。
第5题:
启发性
直观性
巩固性
循序渐进
第6题:
因材施教原则
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
第7题:
对
错
第8题:
夸美纽斯
卢梭
洛克
福禄贝尔
第9题:
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第10题:
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
直观性
巩固性
第11题:
正确选择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重视与讲解相结合
重视发扬教学民主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第12题:
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
直观性
巩固性
第13题:
第14题:
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是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 )
第15题:
中世纪捷克杰出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指出,“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这提示我们教学应贯彻()。
第16题:
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经过事物本身来教学,这体现了( )的教学原则。
第17题:
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
直观性
巩固性
第18题:
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
直观性
巩固性
第19题:
实物
模象
语言
言语
第20题: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第21题:
启发性
直观性
巩固性
循序渐进性
第22题:
差异律
强度律
活动律
组合律
第23题:
直观性
启发性
循序渐进
巩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