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表示水等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物质略去)。请写出化学式:甲为( );乙为( )。

题目
右图表示水等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物质略去)。请写出化学式:甲为( );乙为( )。


相似考题
更多“右图表示水等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物质略去)。请写出化学式:甲为( );乙为( )。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一定条件下,3.4g甲物质和4.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乙物质和另一物质X。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甲的化学式是NH3
    B.物质X的质量为2.8g
    C.物质X含两种元素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答案:C
    解析:

  • 第2题:

    某些气体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如表1所示:
    表1

    一定条件下,3.4g甲物质和4.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乙物质和另一物质X。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甲的化学式是NH3

    B.物质X的质量为2.8 g

    C.物质X含两种元素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与0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工业上以大理石和赤铁矿为主要原料制取B和G,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D、G为单质。

    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工业制取的两种物质的化学式:B( ),G ( );
    ⑵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解析:
    (1)CaO Fe

  • 第4题:

    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具有如右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

    (1)若A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钙盐,由三种元素组成,C是一种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则 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A( );B( );C( );D( ) 。
    (2)若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D是一种黑色固体。则 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A( );B( );C( );D( ) 。



    答案:
    解析:
    (1)CaCO3 CaO CO2 Ca(OH)2
    (2)H2O O2 H2 CuO(合理答案均可)

  • 第5题:

    下面左图为“某地岩层与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侵蚀物、沉积物,箭头表示地质作用。

    右图所示甲、乙、丙、丁中,代表岩浆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解析:
    地壳物质循环。 根据图中戊形成沉积岩可以判断戊为沉积物,进而判断丁为风化侵蚀物。沉积岩可以形成甲,则可以判断甲为变质岩,进而判断乙为岩浆。丙为岩浆岩。

  • 第6题:

    图1是酶促反应示意图,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属于酶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解析:
    酶在催化反应前后,其分子结构不变,图中只有甲未发生变化。故答案选A。

  • 第7题:

    甲、乙、丙三种物质各6g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容器内只剩甲、乙两种物质,其中甲为16g,乙的质量是()

    • A、2g
    • B、4g
    • C、lOg
    • D、16g

    正确答案:A

  • 第8题:

    若以反应物的化学式为物质的基本单元,则()。

    • A、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应成简单的整数比
    • B、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应等于相应物质的质量之比
    • C、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应等于相应物质的摩尔质量之比
    • D、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应相等

    正确答案:A

  • 第9题:

    甲、乙、丙三种物质各6g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容器内只剩甲、乙两种物质,其中甲为16g,乙的质量是()。

    • A、2g
    • B、4g
    • C、l0g
    • D、16g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有()等一切自然物质,以及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和作用。

    • A、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
    • B、空气、水、土地、人力资源及社会物质;
    • C、空气、水、土地、生命物质;
    • D、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及生命物质;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填空题
    对于水物质的气液转化,克拉伯龙-刻劳休斯方程表示()和()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平衡水汽压,温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图幅相同的甲乙两图,甲图比例尺为1:5000,乙图比例尺为1:10000,则()。
    A

    乙图表示范围广,内容粗略

    B

    乙图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

    C

    乙图表示范围广,内容详细

    D

    乙图表示的地区面积是甲图的2倍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已知甲、乙、丙、丁、戊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其中甲为非金属单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乙为金属单质,丙为含甲元素的酸,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图2下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常用的还原剂

    B.丙是常用的氧化剂

    C.丁比戊中所含元素种类多

    D.乙与丁反应可得到戊

    答案:D
    解析:
    由甲在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得出甲是氯气,丙为含氯元素的酸,乙为金属单质,结合图2可知丙为盐酸,又知戊和甲反应生成丁,推知戊有还原性。所以,得出结论:甲为氯气,乙为铁单质,丙为盐酸,丁是三氯化铁,戊是氯化亚铁。氯气是常用的氧化剂;丙是盐酸只显酸性,不具有氧化性;丁和戊含有相同的元素;乙与丁反应得到戊的化学方程式为

  • 第14题:

    右图中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为单质,B是可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甲、乙、丙为化合物,甲与过量的丙、乙与过量的丙两两反应的所有产物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 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 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丙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和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乙→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1)O2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等) (2)C+CO2====2CO (3)H2CO3=CO2↑+H2O

  • 第15题: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Cl2

    B.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C.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NaOH溶液

    D.若甲为AlCl3溶液,则丁可能是NaOH溶液

    答案:A
    解析:

  • 第16题:

    A、B、C、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图1所示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
    若x为Fe,则铁量不同,产物不同,且产物可以和铁反应,证明A为氧化性酸,判断A可以为HNO3,B为Fe(NO3)3溶液,则C可能为Fe(NO3)2溶液,A项正确;若X为KOH溶液,A为Al时,A和碱反应只能生成偏氯酸钾,不符合转化关系,B项错误;若A、B、C均为焰反应呈黄色的化合物,说明这三种物质含钠元素,转化关系中A可以是NaOH,X可以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B为碳酸钠或亚硫酸钠,C为碳酸氢钠或亚硫酸氢钠,C项错误;若X为O2,A为有机物乙醇,可以实现A→B→C的转化,但不能一步实现A→C;A为非金属单质硫时,可以实现A→B→C的转化,但不能实现A→C的转化,D项错误。

  • 第17题:

    图3为甲状腺激素分泌活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

    A.结构甲和乙表示垂体和下丘脑
    B.物质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结构乙的活动只受结构甲分泌激素调节
    D.甲状腺激素过高抑制物质a,b的分泌

    答案:D
    解析:
    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丙为甲状腺;a为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结构乙除了受甲分泌的激素的调节,还会受到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故本题选D。

  • 第18题:

    下图左图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某种关系,a为甲、乙间相互作用,b为甲、丙间相互作用。右图为我国内陆某地自然景观.据此回答题。



    若a形成化石,b形成图中的景观,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A.甲表示大气圈
    B.乙占有甲的全部
    C.乙表示岩石圈
    D.乙影响丙的演化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圈和岩石圈相互作用能形成化石,大气圈和岩石圈作用能形成风力侵蚀地貌。所以甲为岩石圈,乙为生物圈,丙为大气圈。故本题选D。

  • 第19题: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主要化学组成:尿素(),硫酸肼()


    正确答案:CO(NH22;(N2H52SO4

  • 第20题:

    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是什么?并写出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表达式。


    正确答案: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基本单元的物质的量相等。表达式:n1=n2c1v1=c2v2

  • 第21题:

    25℃时10g水最多可溶解2g甲物质,50g水最多可溶解6g乙物质,20g水最多可溶解5g丙物质,比较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 A、乙>丙>甲
    • B、丙>甲>乙
    • C、乙>甲>丙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或化学式)1)芒硝();2)元明粉()


    正确答案:Na2SO4·10H2O;Na2SO4

  • 第23题:

    问答题
    图甲表示某植物的某种生理活动,图乙表示该植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吸收O2和释放O2的状况,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反应进行的场所是____,其中a表示____,b表示____。 (2)当突然停止光照,图甲中c的含量将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图乙中光照强度为A时,该植物生理活动的特点是________。 (4)若图乙是CO2浓度为0.1%条件下测得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CO2浓度升到0.3%时,A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正确答案: (1)叶绿体;ATP;C5
    (2)增加
    (3)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4)向左
    解析: (1)图甲表示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光反应产物是[H]、ATP和氧气,暗反应中,二氧化碳与C5反应生成C3。
    (2)突然停止光照,[H]、ATP减少,C3至C5过程减弱,使C3增多。
    (3)光照强度为A时,植物既不吸收氧气也不释放氧气,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4)升高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增强,A点左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