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韩非子》中提到的“象箸”中的“箸”是指什么?()
第3题:
筷子,古称箸,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发明创造,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中国传统的礼仪习俗,使得人们在用筷子品尝珍馐美味之时,还得承担一份严格的道义责任。就考古学而言,成千上万种箸文物,可谓洋洋大观,通过小小的筷子,人们可以解读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由此可见() ①箸文化是中国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箸文化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 ③箸文物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④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第4题:
司马迁《史记·宗微子世家》有记载:“纣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此段记载中关于箸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5题: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使用的修辞手法有()
第6题:
高适《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离别后”中,“玉箸”是指()
第7题:
高适《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玉箸”是指()。
第8题:
石鼓文
金文
甲骨文
铭文
隶书
第9题:
玉做的筷子
白色的筷子
比喻思妇的眼泪
人名
第10题:
筷子
武器
眼泪
首饰
第11题:
第12题:
避讳,以“住(箸)”反义“快”命名
希望可以让吃饭速度更快
用以挟起成块的食物
第13题:
高适《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中的“玉箸”是指()
A筷子
B武器
C眼泪
D首饰
第14题:
古代称筷子为“箸”。
第15题:
筷子最早叫“箸”后为什么叫“筷子”()。
第16题:
下述不属于筷子使用的禁忌的是()
第17题:
翻译: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第18题:
高适《燕歌行》中“铁衣远戍辛勤久”后面的诗句是()
第19题:
字形显得工整,笔画趋于圆润,字体雍容厚重的字是()。
第20题:
箸の多様なはたらきを十分に生かしてほしい。
箸を使って日本料理の完成度を高めてほしい。
箸を遠い昔と同様にこつくりつづけてほしい。
毎日の食事において箸だけを使ってほしい。
第21题:
玉箸应啼别离后
征人蓟北空回首
少妇城南欲断肠
死节从来岂顾勋
第22题:
筷子
眼泪
武器
首饰
第23题:
借代
夸张
比喻
对偶
层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