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某初中一三班学生甲和学生乙因贪玩上网,上学迟到了半个小时。班主任王老师非常生气。对他们进行了严厉批评,并责令他们写检查,不准进教室上课。两个学生趁王老师不注意跑到学校附近的小河洗澡,结果学生甲溺水而死。 请问:王老师应负什么法律责任?说明理由。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某校学生成功,性格内向,一次教学考试不及格,班主任王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他说:“你还‘成功’呢,你干脆改名叫‘失败’吧,叫‘失败’多好,还是‘成功之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7题:
王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王老师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
第8题:
王老师是一位青年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却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并且王老师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但是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杜绝学生乱讲脏话、乱扔垃圾,然而班上说脏话、粗话连篇、纸屑杂物随处可见等现象仍然没有消失。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问题:请你帮助分析一下,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做为一名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第9题:
树立榜样
价值辨析
强化与惩罚
群体约定
第10题:
王老师的做法兢兢业业,值得称许
王老师的做法是好的,毕竟是为大家的升学做准备
王老师的做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王老师的做法强调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第11题:
讲授法
演示法
参观法
讨论法
第12题:
王老师想了解学生对将要学习的东西知道了多少
王老师想了解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即将教学知识的能力,还应该提供哪些“补救”活动
王老师想多了解一些学生的个人问题
王老师想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王老师想让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更融洽
第13题:
王老师在某大学生物系教书。他发现在他所教的班上,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按时完成
作业。因此,他认为现在的理科学生学习越来越不努力了。
以下所述如果成立的话,哪项是对王老师的结论最有力的否定?( )
A.以前生物系的学生都按时完成作业
B.王老师所教学生中大多数人的成绩都非常优秀
C.王老师所教的学生不能作为理科学生的代表
D.生物系学生的作业并不多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王老师要求学生值日的时候把放在角落的痰盂洗干净,并对学生讲述了保持教室卫生对大家的好处。但是学生无动于衷。于是,王老师自己把痰盂刷洗干净。几天后,王老师惊奇的发现班里的痰盂干净了。王老师趁热打铁,利用班会和学生讨论了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学生们讨论得热火朝天。从此后,王老师再也没有为班级卫生操心。王老师用了什么方法改变了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第18题:
王老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让学生谈谈如何合理正确地使用网络。学生们探讨得很激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王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
第19题:
王老师在上《书法创作》时,先要求学生自由创作,接着从学生作品中挑出三幅有明显问题的作品,让学生进行评价。然后,王老师总结出用笔、结体、章法的具体要求与方法,最后要求学生按照所讲述的方法再重新进行创作并通过题款写出感想。那三位问题突出的学生有了明显的改进,得到了王老师的表扬。而班上一位写得最好的学生听课却很不认真,王老师给了第五名的成绩。(1)请指出王老师在这节课中运用了哪些评价方式?(2)王老师给写得最好的学生评为第五名是否合适?为什么?
第20题:
第21题:
教书育人
爱岗敬业
为人师表
关爱学生
第22题:
第23题:
因材施教原则
疏导性原则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导向性原则
第24题:
疏导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