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小娜和小霞在长途客车站等车进城,客车进站后,看到车已满员,此时乘务员招呼上车,小娜正确的做法是()。
第3题:
小青经常在课堂上玩手机,小娜提醒小青学校规定课堂上不能玩手机,可小青不听,因此小娜认为小青不是好学生。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娜道德发展处于()阶段。
第4题:
陈芳将“人人平等、尊重他人的尊严与权利”等准则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陈芳处于道德发展的()
第5题:
小涛不再单纯的服从权威,也不机械地遵守规则,要求平等。开始按照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认为道德是可以修改的。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小涛的道德发展处于()。
第6题:
晓霞能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以平等为标准,在同情、关心的基础上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事件进行判断,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晓霞的道德发展处于()。
第7题:
根据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理论,以自我中心的儿童的品德发展处于()
第8题:
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
超习俗水平
第9题:
惩罚和服从
相对功利
遵守法规
道德伦理
第10题:
改变小霞的错误认知
社会工作者与小霞建构起协同的伙伴关系
重视小霞的能力而非缺陷
重视小霞的早期童年经历
注重人与环境这两个工作焦点
第11题:
自我中心阶段
权威阶段
可逆阶段
公正阶段
第12题:
自我中心阶段
权威阶段
可逆阶段
公正阶段
第13题:
小霞今年25岁,依靠在自家的土地上和丈夫一起种蔬菜为生,在其所在的地区迅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变成了一名失地农民,但是由于当地的政策,小霞虽然失去了土地却在新的城区有了自己的楼房,同时户口也变成了城市户口,小霞还是很开心的,梦想梓可能和城市的人一样生活了,而后也想在城市坦克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但是却遭到了丈夫的强烈反对,丈夫不希望她在外面抛头露面与其他男性在一起工作,宁愿让她在家里什么事情也不做。小霞和丈夫为此事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引发了家庭矛盾,小霞在新社区中找到社会工作者小王寻求帮助。小王的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第14题:
晓霞能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以平等为标准,在同情、关心的基础上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事件进行判断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晓霞的道德发展于()
第15题:
某学生判断道德问题时,不仅能依据规则,而且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根据皮压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该同学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第16题:
道德判断发展理论认为,道德判断形式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个体的道德判断形式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提出该理论的是()
第17题:
中学生小辉因害怕被教师批评而遵守上课纪律。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辉的道德发展处于哪个阶段?()
第18题:
根据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理论,11、12岁以后的儿童品德发展处于()
第19题:
告诉小霞不要上车
帮助小霞挤上车
和小霞一起上车
让小霞一人上车
第20题:
自我中心阶段
权威阶段
可逆阶段
公正阶段
第21题:
自我中心阶段
权威阶段
可逆阶段
公正阶段
第22题:
倾听小霞讲述自己目前所遇到的生活苦恼,给予小霞安慰和理解
鼓励小霞改善与丈夫的沟通方式,帮助小霞寻找更有效的方法向丈夫表达自己的意愿。
向小霞强调男女平等的观念,鼓励小霞不用在意丈夫的看法,继续寻找新的工作
赞同小霞希望作为女性也应该有自己的工作,追求个体的独立和发展的想法
探访小霞的丈夫,劝导小霞的丈夫应该尊重妻子的正当需要
第23题:
罗杰斯
马斯洛
皮亚杰
科尔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