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题:
问答题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有很多课堂教学不能称之为有效的数学教学。试列举现实中“不能称之为有效的数学教学”的现象,并说明如何进行真正有效的数学教学。
正确答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1)“不能称之为有效的数学教学”的现象如下:
①许多课堂教学基本还是“注入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一些课堂则力图体现某种一般教育学的“新”理念,成为学生活动的“展示课”“表演课”,教师不敢发挥主体作用。有些课堂不敢触及数学的本质,不敢提形式化,错误地认为新课程的理念是“淡化概念”。
③有的则过分专注于解题技巧和步骤,数学课等同于机械的解题训练,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不见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过程淡化了。
④些课堂基本上还是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有的则过分使用所谓“现代化教学手段”,成为技术的表演课,甚至整节的ppt课件展示课。凡此种种,都不利用激活学生积极的数学思维,都不能称之为有效的数学教学。
(2)真正有效的数学教学要做到如下几点:
①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②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③关注可测性和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因此,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
④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⑤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要求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