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弧度制的教学中,教材在介绍了弧度制的概念时,直接给出“1弧度的角”的定义,然而学生难以接受,常常不解地问:“怎么想到要把长度等于半径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作1弧度的角?”如果老师照本宣科,学生便更加感到乏味:“弧度,弧度,越学越糊涂。”“弧度制”这类学生在生活与社会实践中从未碰到过的概念,直接给出它的定义,学生会很难理解。 问题: (1)谈谈“弧度制”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作用;(8分) (2)确定“弧度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0分) (3)根据教材,设计一个“弧度制概念”引入的教学片段,引导学生经历从

题目
在弧度制的教学中,教材在介绍了弧度制的概念时,直接给出“1弧度的角”的定义,然而学生难以接受,常常不解地问:“怎么想到要把长度等于半径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作1弧度的角?”如果老师照本宣科,学生便更加感到乏味:“弧度,弧度,越学越糊涂。”“弧度制”这类学生在生活与社会实践中从未碰到过的概念,直接给出它的定义,学生会很难理解。
问题:
(1)谈谈“弧度制”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作用;(8分)
(2)确定“弧度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0分)
(3)根据教材,设计一个“弧度制概念”引入的教学片段,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背景抽象概念的过程。(12分)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关于弧度制的教材分析: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必修4第一章第1节第3课时。一方面初中已经学过角的度量单位“度”,并且上节课学习了任意角的概念,因此本节课是在学习任意角的基础上的再次延伸,为后面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做准备,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另一方面角度制是60进制,与实数间的运算不同,在解决很多问题时带来不便,所以学习弧度制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另一种度量角的单位制——弧度制,理解并认识到角度制和弧度制都是对角度量的方法,角的概念推广以后,在弧度制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为下一节学习三角函数做好准备。
(2)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掌握角度中度与弧度的互化;理解角的集合与实数之间建立的一一对应关系;掌握并运用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入弧度制度量角的大小.通过探究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根据弧度制的定义推导并运用弧长公式和扇形公式,以具体的实例学习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数学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弗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角度中度与弧度的互化。
教学难点:掌握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3)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如下设计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
一个生病的小男孩得知自己的体温是“102”时,十分忧伤地独自一个人躺在床上“等死”。而他的爸爸对此却一无所知,他以为儿子是想休息,所以才没有陪伴他,等他从外面打猎回来,发现儿子不见好转时,才发现儿子没有吃药。一问才知道,他儿子在学校里听同学说一个人的体温是“44”度时就不能活。当爸爸告诉他就像英里和千米一样,有两种不同的体温测量标准,一种37度是正常,而另一种98度是正常时,他才一下子放松下来,委屈的泪水哗哗地流下来。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一个量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计量单位(老师可以让学生说出如长度、面积、质量等一些量的不同计量单位),并指出对于“角”仅用“度”做单位就很不方便。因此,我们要学习角的另一种计量单位——弧度。如此引入,很自然引出或鼓励学生猜测“角”还有没有其他度量方式,从而开启思维的闸门。
二、探索角新的度量方法
可从两种度量实质上的一致之处开始探索:拿两个量角器拼成一个圆,可以看出圆周被分成360份,其中每一份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就是1度,然后提出问题“拿”圆上不同的圆弧,度量圆周时,得到的数值是否一样?为了探索这个问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思考下列问题:
①1度的角是如何规定的?
②用一个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来度量一个圆心角的大小是否可行?同一个圆心角在半径不等的圆中所对弧长相等吗?
③用一个圆的半径来度量该圆一个圆心角的大小是否可行?其值会不会由于圆半径的变化而变化?
④如何定义圆心角的大小?说明这种度量的好处。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以上问题,写出结果,在班内交流结果,师生共同确定答案。
这样处理可将弧度概念与度量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化解难点,在探索中又注重课堂交流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逐渐明晰自己的思路。

更多“在弧度制的教学中,教材在介绍了弧度制的概念时,直接给出“1弧度的角”的定义,然而学生难以接受,常常不解地问:“怎么想到要把长度等于半径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作1弧度的角?”如果老师照本宣科,学生便更加感到乏味:“弧度,弧度,越学越糊涂。”“弧度制”这类学生在生活与社会实践中从未碰到过的概念,直接给出它的定义,学生会很难理解。 ”相关问题
  • 第1题:

    高中数学《弧度与角度的转化》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1:我们已经知道角的度量单位是度、分、秒,它们的进率是60,角是否可以用其他单位度量呢?是否可以采用10进制?
    问题2:角的弧度制是如何引入的?为什么要引入弧度制,好处是什么?角度制与弧度制的区别与联系?




    (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同桌互相给出角度或者弧度,另一个人进行转化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弧度的定义是什么?
    2.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所谓“弧度的定义”就是说,1弧度的角大小是怎样规定的? 我们知道“度”的定义是,“两条射线从圆心向圆周射出,形成一个夹角和夹角正对的一段弧。当这段弧长正好等于圆周长的360分之一时,两条射线的夹角的大小为1度。那么,弧度又是怎样定义的呢? 弧度的定义是:两条射线从圆心向圆周射出,形成一个夹角和夹角正对的一段弧。当这段弧长正好等于圆的半径时,两条射线的夹角大小为1弧度。比较一下,度和弧度的这两个定义非常相似。它们的区别,仅在于角所对的弧长大小不同。度的是等于圆周长的360分之一,而弧度的是等于半径。简单的说,弧度的定义是,当角所对的弧长等于半径时,角的大小为1弧度。

    2、【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进行角度与弧度的换算,熟记特殊角的弧度数。
    【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合理表述、科学抽象、规范总结的思维习惯,逐步在探索新知过程中锻炼推理的能力和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加强对辩证统一思想的理解,提高归纳概括总结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第2题:

    国产轮辋型号由()组成来表示的。

    • A、轮辋的宽度、边缘高度、轮辋半径
    • B、边缘高度、弧度半径、轮辋半径
    • C、弧度半径、轮辋半径、轮辋的宽度
    • D、轮辋的宽度、边缘高度、弧度半径、轮辋半径

    正确答案:D

  • 第3题:

    一弧度是圆周上等于半径的弧长所对的圆心角值。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弧度的单位为rad,那个角度单位制中1度等于()rad。

    • A、1
    • B、π
    • C、π/360
    • D、π/180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当圆周上某段弧长等于该圆的半径时,称此弧所对圆心角为一弧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角度与弧度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弧度。

    • A、π/180
    • B、π
    • C、π/360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圆的半径为30mm,计算弧长为25mm所对应的圆心角弧度为()。

    • A、1.2
    • B、0.8333
    • C、68.75
    • D、47.75

    正确答案:D

  • 第8题:

    G越小,弧度越大,收入分配越趋向平等;反之, G越大,弧度越小,收入分配越趋向不平等。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圆形脸型需要强调眉形()。

    • A、弧度的高挑
    • B、眉峰的弧度
    • C、没有弧度
    • D、粗度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梳理波浪时,按()来调整刷子旋转的角度。

    • A、弧度大小
    • B、弧度宽窄
    • C、弧度高低
    • D、弧度距离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判断题
    当圆周上某段弧长等于该圆的半径时,称此弧所对圆心角为一弧度。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一弧度是圆周上等于半径的弧长所对的圆心角值。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弧度制的教学中,教材在介绍了弧度制的概念时,直接给出“1弧度的角”的定义,然而学生难以接受,常常不解地问:“怎么想到要把长度等于半径的孤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 ”如果老师照本宣科,学生便更加感到乏味:“弧度,弧度,越学越糊涂。”“弧度制”这类学生在生活与社会实践中从未碰到过的概念,直接给出它的定义,学生会很难理解。
    问题:
    (1)谈谈“弧度制”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作用。(8分)
    (2)确定“弧度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0分)
    (3)根据教材,设计一个“弧度制概念”引入的教学片段,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背景抽象概念的过程。(12分)


    答案:
    解析:
    (1)关于弧度制的教材分析: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必修4第一章第l节第3课时。一方面初中已经学过角的度量单位“度”,并且上节课学习了任意角的概念,因此本节课是在学习任意角的基础上的再次延伸,为后面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做准备,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另一方面角度制是60进制,与实数间的运算不同,在解决很多问题时带来不便,所以学习弧度制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另一种度量角的单位制——弧度制,理解并认识到角度制和弧度制都是对角度量的方法.角的概念推广以后,在弧度制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为下一节学习三角函数做好准备。
    (2)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掌握角度中度与弧度的互化;理解角的集合与实数之间建立的一一对应关系:掌握并运用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入弧度制度量角的大小,通过探究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根据弧度制的定义推导并运用弧长公式和扇形公式,以具体的实例学习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数学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并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角度中度与弧度的互化。
    教学难点:掌握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的应用。(3)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如下设计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
    一个生病的小男孩得知自己的体温是“102”时,十分忧伤地独自一个人躺在床上“等死”。而他的爸爸对此却一无所知,他以为儿子是想休息,所以才没有陪伴他,等他从外面打猎回来,发现儿子不见好转时,才发现儿子没有吃药。一问才知道,他儿子在学校里听同学说一个人的体温是“44”度时就不能活。当爸爸告诉他就像英里和千米一样,有两种不同的体温测量标准,一种37度是正常,而另一种98度是正常时,他才一下子放松下来,委屈的泪水哗哗地流下来。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一个量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计量单位(老师可以让学生说出如长度、面积、质量等一些量的不同计量单位),并指出对于“角”仅用“度”做单位就很不方便。因此,我们要学习角的另一种计量单位——弧度。如此引入,很自然引出或鼓励学生猜测“角”还有没有其他度量方式,从而开启思维的闸门。
    二、探索角新的度量方法
    可从两种度量实质上的一致之处开始探索:拿两个量角器拼成一个圆,可以看出圆周被分成360份,其中每一份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就是l度,然后提出问题“拿”圆上不同的圆弧,度量圆周时,得到的数值是否一样 为了探索这个问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思考下列问题:
    ①1度的角是如何规定的
    ②用一个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来度量一个圆心角的大小是否可行 同一个圆心角在半径不等的圆中所对弧长相等吗
    ③用一个圆的半径来度量该圆一个圆心角的大小是否可行 其值会不会由于圆半径的变化而变化
    ④如何定义圆心角的大小 说明这种度量的好处。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以上问题,写出结果,在班内交流结果,师生共同确定答案。
    这样处理可将弧度概念与度量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化解难点,在探索中又注重课堂交流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逐渐明晰自己的思路。

  • 第14题:

    将67°30′换算成弧度正确的是()。

    • A、0.01745329弧度
    • B、1.1781弧度
    • C、1.1871弧度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吹风梳理的目的是调整线条的弹力、()。

    • A、光泽与弧度
    • B、流向与弧度
    • C、柔顺与弧度
    • D、统一与弧度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什么是弧度制?


    正确答案:用弧度做单位来度量角和弧度的制度叫做弧度制。

  • 第17题:

    棱镜的棱镜度的定义为()。

    • A、偏向角以弧度为单位时的100倍
    • B、偏向角以弧度为单位时的120倍
    • C、偏向角正切100倍
    • D、偏向角正切的120倍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弧度制在一个圆周上,与半径等长的弧(S)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

    • A、弧度
    • B、角度
    • C、分
    • D、秒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下列关于角度单位,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上一般不直接用弧度为角度单位
    • B、平面角的弧度的单位符号不可以省略
    • C、度是国际单位制单位
    • D、多数情况下角度的误差是以弧度为单位给出的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在测量工作的成果计算中,常常涉及到角度与弧度的换算,1弧度对应的角度值应为()。

    • A、206265″
    • B、3600″
    • C、60′
    • D、57°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吹风梳理的目的是调整发丝的弹力以及()。

    • A、光泽与弧度
    • B、流向与弧度
    • C、柔顺与弧度
    • D、统一与弧度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判断题
    G越小,弧度越大,收入分配越趋向平等;反之, G越大,弧度越小,收入分配越趋向不平等。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将67°30′换算成弧度正确的是()。
    A

    0.01745329弧度

    B

    1.1781弧度

    C

    1.1871弧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