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某班语文老师将班上的学生按写作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给不同的组制订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教师批改作文时,符合本组要求的作文就给高分,并鼓励达标的学生向高一级的标准进军。该教师的做法()。
第7题:
在语文课上,李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畅”,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就经常不及格,今天李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李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组、A级组进军。李老师的这种做法有何积极作用?()
第8题:
在语文课上,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请问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第9题:
以下是一位教师在作文评改中进行的教学尝试,阅读并按要求答题。某位教师在作文评改中进行了名为“给自己的作文找读者”的尝试。学生完成作文后,作文不是当堂收上来而是让学生保留两天,在这两天里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文给同学写评语(内容不限,字数不限)。两天后作文收上来,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了评价,这项活动学生参与热情极高。对上述教师作文评改尝试的评价,哪项是错误的?()
第10题:
属于形成性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
侧重摸清学生的表达水平和阅读水平
是诊断性评价,利于以后语文教学的展开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着重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
第11题:
发展性评价
回归生活
学科综合
全球概念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某教师在开学之初让学生以《我的爱好》为题写了一篇作文,以便了解学生的兴趣及语文基础,这种做法()。
第19题:
在语文课上,李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就经常不及格,今天李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李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上述案例中,李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第20题:
在语文课上,李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畅”,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就经常不及格,今天李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李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组、A级组进军。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改的哪一种理念?()
第21题:
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体现了评价标准分层化
关注学生的发展
第22题:
错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保证公平、公正
正确,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的不同需求
错误,教师没有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正确,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