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在《荷塘月色》一课的设计中,教师先让学生交流初步阅读的感受,然后利用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选题探究,学生共同讨论分析后,选定了八个题目:①浅析《荷塘月色》中作者情感的变化。②对旧教材删改原文的看法。③分析《荷塘月色》中“我”的形象。④谈《荷塘月色》比喻手法的使用。⑤谈《荷塘月色》叠词使用的效果。⑥《荷塘月色》炼字艺术例说。⑦谈《荷塘月色》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⑧我看余光中对朱自清散文的评价。 选定题目后,老师详细说明探究方法,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写鉴赏

题目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在《荷塘月色》一课的设计中,教师先让学生交流初步阅读的感受,然后利用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选题探究,学生共同讨论分析后,选定了八个题目:①浅析《荷塘月色》中作者情感的变化。②对旧教材删改原文的看法。③分析《荷塘月色》中“我”的形象。④谈《荷塘月色》比喻手法的使用。⑤谈《荷塘月色》叠词使用的效果。⑥《荷塘月色》炼字艺术例说。⑦谈《荷塘月色》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⑧我看余光中对朱自清散文的评价。
选定题目后,老师详细说明探究方法,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写鉴赏文章:
(1)探究情感要先找出文中直接或者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分析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
了解到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还不够,还要进一步考虑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引起情感变化的触发点是什么。写分析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扣紧原文。
(2)探究语言特点首先要找出有特点、有味道的语句,然后把这些语句分类,发现其共同点,再逐句分析表达效果。写赏析片段不能空说、空评,一定得用具体的词句作例子来支撑观点。
(3)分析别人的评价文章,要在论点、论据、论证上下功夫,依据原文看他的观点、例子、论证方法是否站得住脚。自己要有明确的观点,不能被别人的看法牵着走。
最后,老师批改学生阅读探究后写成的分析文字,根据学生的写作内容分成“情感分析”“语言分析”“我看余光中对朱自清散文的评价”三个组,课上交流三个小组的赏析文章,并由各组派代表回答同学提问,大家共同讨论后得出探究结果。
这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荷塘月色》一课时的教学课例,以下对其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探究性学习更强调探究的过程,强调让学生通过探究过程去参与、体验和掌握探究的方法,因此对方法的体验和把握比探究结果的得出更加重要
B、在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是模拟科学研究的过程,在过程的推进中注重构建学生的探究意识,并不是真的要学生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
C、这个探究过程的探究方向是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学生自主选定的。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意识
D、在使用探究性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探究方向,但应让学生自己寻找探究的方法,这段教学课例中的探究教学教师明确了探究方法,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考题
更多“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相关问题
  • 第1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问题: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做“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引发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很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第2题:

    以下是QESuite web Version 1.0用户手册的相关内容,请仔细阅读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下表是问题报告的文档结构,请给出问题报告的定义,并回答文档状态各个状态的含义。


    正确答案:问题报告是追踪问题的主要文档类型。每一个问题报告记录了某一功能区域中发现的一个问题以及它从被发现直到被解决或者被关闭的整个处理过程。 QEsuite web Version 1.0中的软件问题生命周期定义: ·新建——测试中新报告的软件问题 ·打开——软件问题已被确认并分配给相关开发工程师处理 ·关闭——确认为无效的软件问题 ·待验——工程师已完成修正等待测试人员验证 ·解决——软件问题已被修复
    问题报告是追踪问题的主要文档类型。每一个问题报告记录了某一功能区域中发现的一个问题,以及它从被发现直到被解决或者被关闭的整个处理过程。 QEsuite web Version 1.0中的软件问题生命周期定义: ·新建——测试中新报告的软件问题 ·打开——软件问题已被确认并分配给相关开发工程师处理 ·关闭——确认为无效的软件问题 ·待验——工程师已完成修正,等待测试人员验证 ·解决——软件问题已被修复

  • 第3题:

    下列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A.产生待回答的问题 B.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
    C.浏览阅读材料 D.设置学习目标
    E.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答案:A,C,D,E
    解析:
    对注意进行跟踪是监控策略的内容。

  • 第4题:

    案例十一: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是某求助者MMPI-2的测验结果:



    以下用于评价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及其变化的测评工具是()。单选

    A. BRMS
    B. HAMD
    C. BPRS
    D. HAMA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测验技能 /BPRS
    精神障碍患者可以使用BPRS、MMPI等量表测评。

  • 第5题:

    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监控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

    A.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B.变化阅读的速度
    C.容忍模糊
    D.猜测

    答案:A
    解析:
    计划监控包括,设置学习目标,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问题及分析如何为完成学习任务。

  • 第6题:

    阅读下列语句,回答文后的问题。





    答案:
    解析:
    ①毅然:刚毅的样子。这里作毫不犹豫讲。 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这里有悲伤的意思。
    欣然:心情愉快的样子。这里有自信、从容的意思。
    ②第一段话说明刘和珍是一个热爱学习,勇于追求真理的人。这从她虽然生活艰苦,但毅然预订销行一向寥落的《莽原》即可看出。第二段话说明刘和珍富于远见和有着顽强的斗争精神。这从她虑及母校前途,为一些教员在杨荫榆被撤职以后,就纷纷引退而黯然泣下的情节即可看出(而以后事实的发展也证明了她的担忧确是一种远见)。第三段话说明刘和珍对反动派的斗争是从容不迫,充满信心的。“欣然前往”四个字,就是最好的说明。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刘和珍是一个热爱学习,勇于追求真理,思想进步,具有远见的革命青年。她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不怕困难,思想乐观,敢于斗争。并对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充满信心。

  • 第7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

    (1)根据流程图,指出捕捉与利用学生资源要经历哪几个环节?

    (2)思想品德课教学为什么要捕捉与利用学生资源?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答题过程中注意把握捕捉利用学生资源的主体为教师和学生两条主线,既要发现二者的不同点进行区别,又要找到二者共同点进行讲解。

  • 第8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教学板书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
    二、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
    三、动物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根据材料回答:
    (1)上述内容属于哪种类型的板书?
    (2)说出运用板书技能应遵循的原则。


    答案:
    解析:
    【知识点】本题考查板书设计的相关知识。 【参考答案】
    (1)上述内容属于:提纲式板书。
    (2)板书技能的应用原则包括:
    ①根据生物学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并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设计板书。
    ②设计板书要注意启发性、条理性和简洁性。
    ③设计板书还要注意文字、语言的示范性。以字为例,字形要正确,不能写错字;字体要端正;写字的笔顺要正确。除文字之外,板书的语言也要规范,书写的形式要工整,不能潦草、马虎。
    ④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设计板书,并把设计好的板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到教案上。

  • 第9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

      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0分)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将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因此,广义地讲,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

  • 第10题:

    阅读《水调歌头》,回答问题概括本诗的情感内容。


    正确答案: 词人饮酒赏月,写下了这首一向析负盛誉的中秋咏月词,表达了人间生活的热爱,对弟弟苏辙的怀念,对经受离别这苦的人们表示安慰和祝愿。

  • 第11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正确答案: 黛玉便同了宝钗,来至蘅芜苑中。进了房,宝钗便坐了,笑道:“你跪下,我要审你。”黛玉不解何故,因笑道:“你瞧宝丫头疯了!审问我什么?”请问宝钗为什么要审问黛玉?答:因为在行酒令时,黛玉一时着急竟引用了《牡丹亭》和《西厢记》里的话。宝钗“教导”黛玉不要被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黛玉自知有错,虚心接受了宝钗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导。

  • 第12题:

    问答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问题:联系实际谈谈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意义。

    正确答案: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意义主要有:
    (1)帮助幼儿学会理解尊重别人,正确认识自己。
    (2)帮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掌握人际关系准则,提高交往技能。
    (3)帮助幼儿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4)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主性和应变能力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先阅读以下说明,然后回答问题1至问题4。

    [说明]

    Windows Server 2003是基于Windows NT的技术,支持完善的NTFS分区格式。

    请简要说出NTFS的特点。


    正确答案:(1)NTFS对用户权限做出了非常严格的限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2)NTFS支持对单个文件或目录的压缩。 (3)NTFS使用事务日志自动记录所有文件夹和文件更新系统能重做或恢复未成功的操作从而保护了系统的安全性。 NTFS文件系统与FAT文件系统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安全性在NTFS分区上支持随机访问控制和拥有权对共享文件夹无论采用FAT还是NTFS文件系统都可以指定权限以免受到本地访问或远程访问的影响;对于在计算机上存储文件夹或单个文件或者是通过连接到共享文件夹访问的用户都可以指定权限使每个用户只能按照系统赋予的权限进行操作充分保护了系统和数据的安全。NTFS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NTFS许可保护网络资源 在Windows 2000以上版本网络资源的本地安全性是通过NTFS许可权限来实现的。在一个格式化为 NTFS的分区上每个文件或者文件夹都可以单独的分配一个许可这个许可使得这些资源具备更高级别的安全性用户无论是在本机还是通过远程网络访问设有NTFS许可的资源都必须具备访问这些资源的权限。 2.使用NTFS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压缩 NTFS支持对单个文件或者目录的压缩。这种压缩不同于FAT结构中对驱动器卷的压缩其可控性和速度都要比FAT的磁盘压缩要好的多。 除了以上两(一、二两个)个主要的特点之外NTFS文件系统还具有其他的优点如:对于超过4GB以上的硬盘使用NTFS分区可以减少磁盘碎片的数量大大提高硬盘的利用率;NTFS可以支持的文件大小可以达到64GB远远大于FAT32下的4GB;支持长文件名等。 3.使用事务日志 NTFS使用事务日志自动记录所有文件夹和文件更新当出现系统损坏和电源故障等问题而引起操作失败后系统能重做或恢复未成功的操作从而保护了系统的安全性。
    (1)NTFS对用户权限做出了非常严格的限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2)NTFS支持对单个文件或目录的压缩。 (3)NTFS使用事务日志自动记录所有文件夹和文件更新,系统能重做或恢复未成功的操作,从而保护了系统的安全性。 NTFS文件系统与FAT文件系统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安全性,在NTFS分区上,支持随机访问控制和拥有权,对共享文件夹无论采用FAT还是NTFS文件系统都可以指定权限,以免受到本地访问或远程访问的影响;对于在计算机上存储文件夹或单个文件,或者是通过连接到共享文件夹访问的用户,都可以指定权限,使每个用户只能按照系统赋予的权限进行操作,充分保护了系统和数据的安全。NTFS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NTFS许可保护网络资源 在Windows 2000以上版本,网络资源的本地安全性是通过NTFS许可权限来实现的。在一个格式化为 NTFS的分区上,每个文件或者文件夹都可以单独的分配一个许可,这个许可使得这些资源具备更高级别的安全性,用户无论是在本机还是通过远程网络访问设有NTFS许可的资源,都必须具备访问这些资源的权限。 2.使用NTFS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压缩 NTFS支持对单个文件或者目录的压缩。这种压缩不同于FAT结构中,对驱动器卷的压缩,其可控性和速度都要比FAT的磁盘压缩要好的多。 除了以上两(一、二两个)个主要的特点之外,NTFS文件系统还具有其他的优点,如:对于超过4GB以上的硬盘,使用NTFS分区,可以减少磁盘碎片的数量,大大提高硬盘的利用率;NTFS可以支持的文件大小可以达到64GB,远远大于FAT32下的4GB;支持长文件名等。 3.使用事务日志 NTFS使用事务日志自动记录所有文件夹和文件更新,当出现系统损坏和电源故障等问题而引起操作失败后,系统能重做或恢复未成功的操作,从而保护了系统的安全性。

  • 第14题:

    阅读以下说明和关系表,回答问题1-3。

    [关系表]

    试问以下行是否可以插入表“学生”中,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第(1)行行不能插入因为在表“院系”中不存在代号为1106的院系; 第(2)行不能插入因为违反了键完整性其学号键为空; 第(3)行可以插入平均成绩可以为NULL值表示现在尚未有成绩。
    第(1)行行不能插入,因为在表“院系”中不存在代号为1106的院系; 第(2)行不能插入,因为违反了键完整性,其学号键为空; 第(3)行可以插入,平均成绩可以为NULL值,表示现在尚未有成绩。

  • 第15题:

    阅读以下C代码,回答问题1和问题2,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C代码1】


    【问题2】写出【代码2】的运行时的输出结果。


    答案:
    解析:
    (1)输入-1331的结果是:Palindromic number.a=-1331 b=1331 输入795的结果是:a=795 b=597(2) Passed,point=4 Passed,point=1 Passed,point=1Passed,point=1 Failed

  • 第16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面是某求助者MMPI-2的测验结果:

    以下用于评价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及其变化的测评工具是(  )。单选

    A. BRMS
    B. HAMD
    C. BPRS
    D. HAMA

    答案:C
    解析:

  • 第17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1)上述改进后的实验有哪些优点?(6分)
    (2)在平时改进化学实验时,我们应注意哪些方面?(7分)


    答案:
    解析:
    (1)改进后的实验有以下优点:
    从实验本身来讲,两个实验中所有条件除所加药品不同外,其他均保持一致,原理相同,具有科学性。
    从实验现象来讲,由于同时进行。通过直接对比.与分开实验相比现象更明显,更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考。
    从价值观角度来讲.可以节约加热时间及能量损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从课堂实施效率上讲,同时进行,可以节省实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在平时改进实验时.应当注意:
    ①实验改进要具备科学性,原理正确,现象明显,通过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②实验改进要便于课堂实施,利于学生观察与操作,体现实验对于提高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景的重要作用。
    ③实验改进要体现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不仅重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还要强化安全意识、创新意识及环保意识。

  • 第18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请补充表中I、Ⅱ两部分“评价指标”内容。
    (2)结合上表,说明思想品德课开展形成性评价的意义。


    答案:
    解析:
    (1)I:1.不断提高表达、分析、解决问题能力。2.能用所学知识了解自己的学习、生活,矫正自己的行为。
    Ⅱ:1.在社会、家庭、学校生活中能规范自己行为习惯。2.能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并效果显著。
    (2)思想品德课实施形成性评价的意义:
    实施形成性评价,使评价目标从只注重学生学习结果转变为既注重学习过程又注重其学习结果,通过目标的管理来评价教学的全过程,时刻注意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活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①实施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
    ②实施形成性评价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③实施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形成性评价是关注过程的评价,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思想品德课实施形成性评价不仅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且关注学生是如何获得答案的。这样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假设的形成以及如何应用证据等。都在形成性评价之列。思想品德课实施形成性评价可以促使学生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精神。有利于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培养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思想品德课实施形成性评价真正发挥了评价促进发展的作用。

  • 第19题: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是《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实录片段:



    问题:结合该市发展的实际,谈谈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20分)


    答案:
    解析:
    首先,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7分)
    文化创新同时存在于文化继承和发展中,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即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其次,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7分)
    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所以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主要是把握创新的途径.了解其过程。立足于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改造传统文化.从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从而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
    最后,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6分)
    文化创新的作用不仅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还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具有引导、制约社会实践发展的作用:文化创新的基本使命是服务于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 第20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问题:联系实际谈谈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意义。


    答案:
    解析:
    【要点】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意义主要有:
    (1)帮助幼儿学会理解尊重別人,正确认识自己。
    (2)帮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掌握人际关系准则,提高交往技能。
    (3)帮助幼儿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4 )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主性和应变能力的发展。

  • 第21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李业惠《飞机发展历程》整理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飞机的发展历程。(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飞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6分)


    答案:
    解析:
    (1)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1911年,飞机首次应用于战争;1918年,新的工业部门——航空工业诞生;20世纪40年代,飞机成为军队的主要装备;20世纪40一50年代,喷气技术应用于飞机;20世纪50年代后,飞机逐渐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2)飞机在军事领域的运用,改变了战争形式;作为便捷的交通工具,飞机的使用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飞机使用范围的扩大,使社会生活更加便利;航空工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22题:

    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属于()。

    • A、监视策略
    • B、组织策略
    • C、复述策略
    • D、元认知计划策略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

    • A、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 B、变化阅读的速度
    • C、容忍模糊
    • D、猜测

    正确答案:A

  • 第24题:

    单选题
    以下关于记忆技巧法(PQRST法)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P—(Preview)预习或浏览要记住的段落内容

    B

    Q—(Question)向自己提问该段的目的或意义

    C

    R—(Read)仔细阅读材料

    D

    S—(Speak)重复刚阅读的内容以增加记忆

    E

    T—(Test)用回答问题的方法检验自己的记忆


    正确答案: C
    解析:
    S—(State)是指用自己的话陈述从段落中得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