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论述我国现行《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结构。
略
第8题:
某班开展“表达与交流”主题课活动,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相关要求,以下关于该课教学目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9题:
某教师设计了“春秋笔法”专题,理解古代历史的叙述传统。这一专题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系列中的()。
第10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这一能力和要求侧重达成课程目标的()。
第11题:
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
辩论
合作性讨论
异步讨论(如BBS、电子邮件讨论等
第12题:
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
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够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要从细节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要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简述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这一基本理念的理解。
第20题:
在交流与讨论中,要求学生之间对各自提出的观点不作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和讨论,而是尽可能多的提出与讨论问题相关的观点,这种交流与讨论形式是指()。
第21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高中必修课程目标关于“表达与交流”的要求,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第22题:
注重对学生口语的教学,鼓励学生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积极发展创造思维
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由写作
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在讨论中积极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
第23题:
积累·整合
感受·鉴赏
应用·拓展
发现·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