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学习多篇文言文后,教师引导学生举例总结文言词汇中“通假字”的用法。下列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第4题:
通假字可以从哪四个方面加以考察?
第5题:
教师在为学生讲授会意字时,为帮助学生理解,特举了以下例子,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第6题: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时,列举了其他写女性的作品,下列选项中合适的是()。
第7题:
教师在为学生讲授"六书"这一现代汉语基础知识时,提到了形声字,并为学生列举了以下例子,以帮助学生形象认知,请选出符合要求的一项()。
第8题:
小惠未编,民弗从也
左手倚一衡木
河曲智叟亡以应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第9题:
“五万兵难卒合。”中的通假字是“合”
“合盖隆起,形似酒尊。”中的通假字是“盖”
“郡国豪桀坐死者数百人。”中的通假字是“桀”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中的通假字是“及”
第10题:
扁鹊见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温故而知新。(《论语》)
第11题:
相
杏
行
荷
第12题:
明
休
荆
体
第13题:
第14题:
教授《马说》“食之不能尽其材”中“材”的用法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通假字的特点,特举了下列句子,其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第15题:
教师在讲解朗读技巧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普通话里的轻声词,特为学生列举了以下例子,但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请指出()。
第16题:
教师在讲授语言现象中的儿化音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为学生列举了以下例子,但有一项是不符合要求的,请帮这位老师指出来()。
第17题:
老师在讲解《岳阳楼记》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中“具”通“俱”的用法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通假字,举出以下例子。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第18题:
学习完《(论语)十则》后,老师向学生解释了通假字的概念,并准备列举其他通假字为例,供学生强化记忆。下列选项不能作为案例使用的是()。
第19题:
教师在为学生讲授会意字时,为帮助学生理解,特举了以下例子,其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第20题:
明
休
荆
体
第21题:
教师注重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学生更好的理解文言文奠定基础
教师不应该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
让学生试着翻译,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师把握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符合新课标的规定
第22题:
《红与黑》
《变色龙》
《老人与海》
《安娜●卡列尼娜》
第23题: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滕王阁序》)
为长者折枝。(《齐恒晋文之事》)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