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识字与写字
B.习作
C.阅读
D.口语交际
第2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3题:
第4题: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参考资料、培养自学能力、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第5题:
习作是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的综合体现,对于习作练习的教学评价,下面哪种方式不适宜?()
第6题:
“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是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
第7题:
对
错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讨论法
实验法
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实习作业法
第11题:
识字与写字
习作
阅读
口语交际
第12题:
第1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A、多读书
B、读好书
C、好读书
D、多做阅读题
第15题:
《人物小传》的讲评课 说明:初三名级的学生,学习了《祖冲之》、《哥白尼》等文章之后,教师安排了《人物小传》的习作练习。 具体做法是: A.选择自己最喜爱约一个人物,为其作传; B.读两三本书的内容或是所写人物的传记,或是根据其轶闻逸事所写的故事之类。 C.仿课文的写法,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主要贡献)从读物中选择典型的材料来完成这篇“小传”。 D.在完成的习作之后,注明所阅读的书名。 教师在阅完习作后,安排了讨论习作和修改的讲评课。 具体做法是: A.选一篇习作印发给学生(习作后,附所读三本书的书名),要求大家仔细阅读; B.讨论;所选材料是否突出了人物的主要持征(主要贡献); C.猜一猜习作中的两则材料各是从哪一本书里选择的,并说明你作如此猜测的原因; D.提出修改意见; E.根据讨论所得,修改自己的习作。 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选材要严"--不仅所选的材料要反映人物的主要特征、主要贡献,而且所选材料的角度度也要与习作的中心完全一致。要做或这一点,就必须在深入理解读物的基础上,确定习作的中心,再从所确定的中心出发去选择典型的材料;简单地从读物中抄两则材料,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要求结合作文教学一章的有关理论,谈谈下面这节讲评课有哪些方面值得肯定?还有哪些好的建议可以提出来。
第16题:
小学生语感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
第17题:
习作教学要做到(),并与阅读教学密切结合。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