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下列哪种写作手法是《哭小弟》一文没有用到的()。
A细节描写
B侧面烘托
C第一人称叙述
D托物言志
第3题:
在学习古诗词章节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对诗词流派形成整体认识,把豪放派词人作为一类进行教学,以下教师列出的诗人中不属于豪放派的一项是()。
第4题:
教学《山居秋暝》时,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教师列举使用该手法的其他诗词来说明。下列诗词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第5题:
教学《山居秋暝》时,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教师准备列举使用该手法的其他诗词来补充说明。下列作品中的诗句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第6题:
李白《独坐敬亭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孟郊《游子吟》
韦应物《滁州西涧》
第7题:
烘托铺垫
托物言志
先抑后扬
先扬后抑
第8题:
苏轼
范仲淹
辛弃疾
晏殊
第9题:
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
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第10题: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第11题:
周敦颐《爱莲说》
刘禹锡《陋室铭》
虞世南《蝉》
魏学洢《核舟记》
第12题:
《孔雀东南飞》
《琵琶行》
《陌上桑》
《离骚》
第13题:
第14题: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先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这里使用的写作手法是()。
第15题:
教学《木兰辞》后,为了引导学生把握我国古代叙事诗的特点,教师准备举其他诗进行补充讲解,下列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第16题:
学习鲁迅《故乡》时,在讲解“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时,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借代”这种修辞方式,教师列举使用该修辞手法的其他语句来说明。下列语句中,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第17题:
《草木篇》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它在表现手法上主要采用了()。
第18题:
比喻
象征
直抒胸臆
托物言志
第19题:
比喻手法
拟人手法
直抒胸臆
欲扬先抑
第20题:
《秋兴八首》(其一)
《早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声声慢》(寻寻觅觅)
第21题:
唐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唐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孟郊《游子吟》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第22题:
细节描写
侧面烘托
第一人称叙述
托物言志
第23题:
掌握用典写作手法,提高赏析能力
通过关键句引导学生领悟与阐释文本意蕴
引导学生掌握赏析词句的方法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深入理解作者情感
第24题:
以学生讨论代替教师直接讲解,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出示与课文相关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创作”与“生活”的关系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展开自主讨论,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加写作素材
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思考相结合,帮助学生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