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教师对7-9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A.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B.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800字 C.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D.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题目
以下教师对7-9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

A.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B.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800字
C.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D.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考题
更多“以下教师对7-9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以下是某教师对语文课程目标的特征进行的总结,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连续性
    B.阶段性
    C.明确性
    D.固定性

    答案:D
    解析:
    D选项,语文课程的显著特征是连续性和阶段性、明确性和模糊性。综上,D选项正确。

    A、B、C选项,都符合,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 第2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正确答案:文本

  • 第3题:

    以下关于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的说法中,哪种是错误的()

    • A、一般低年级儿童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尊敬和依恋
    • B、中高年级学生不再无条件地信任老师、崇拜老师了
    • C、中高年级学生对老师开始产生选择性的、怀疑的态度
    • D、一般低年级儿童就已经开始对老师产生怀疑的态度了

    正确答案:D

  • 第4题:

    《课标》在表现领域中,3-6年级(小学答)7-9年级(初中答)关于演唱的内容标准是?


    正确答案: 【小学】1~2年级
    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
    3~6年级:
    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
    【中学】7~9年级
    能主动地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
    能够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积极参与齐唱、轮唱及合唱,并对指挥的起、止、表情等作出正确的反应。
    了解变声期嗓音保护的知识,懂得嗓音保护的方法。
    能够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与风格,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和意境。能对自己、他人、集体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 第5题: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课标》在分段内容标准中,对识读乐谱3-6年级(小学答),7-9年级(初中答)的表述是?


    正确答案:小学3-6年级:用已学歌曲学唱乐谱;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中学7-9年级:用熟悉的歌曲、乐曲学唱乐谱;能够跟随琴声或录音视唱乐谱;巩固提高识读和运用乐谱的能力。

  • 第7题:

    填空题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正确答案: 获得审美体验,文本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主干是分层面、分领域、分学段呈现的,体现为从课程目标到内容标准的外化过程,三个学段是按()划分的。
    A

    小学,初中,高中

    B

    1-3年级,4-6年级,7-9年级

    C

    1-2年级,3-6年级,7-9年级

    D

    小学,中学,大学


    正确答案: A
    解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主干是分层面、分领域、分学段呈现的,体现为从课程目标到内容标准的外化过程。
    课程目标(体现在三个层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教学领域(包含四个领域)
    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内容标准(分布为三个学段)
    1~2年级3~6年级7~9年级

  • 第9题:

    单选题
    以下是某教师对语文课程目标的特征进行的总结,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连续性

    B

    阶段性

    C

    明确性

    D

    固定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语文课程目标的显著特征是连续性和阶段性、明确性和模糊性。故D项当选。

  • 第10题:

    单选题
    以下教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关阅读教学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阅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

    B

    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要扩大阅读面,要多读网上文章

    C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与远离书本的过度发挥

    D

    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与默读,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正确答案: D
    解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要"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并没有提出"要多读网上文章"。因此选择B项。

  • 第11题:

    单选题
    下面对阅读教学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C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D

    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第一学段的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正确答案: B
    解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并没有明确规定“让第一学段的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 第12题:

    问答题
    《课标》在分段内容标准中,对识读乐谱3-6年级(小学答),7-9年级(初中答)的表述是?

    正确答案: 小学3-6年级:用已学歌曲学唱乐谱;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中学7-9年级:用熟悉的歌曲、乐曲学唱乐谱;能够跟随琴声或录音视唱乐谱;巩固提高识读和运用乐谱的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以下教师对7~9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

    A、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B、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800字
    C、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D、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 第14题:

    某教师对阅读教学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 B、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 C、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 D、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第一学段的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是:()、()和()。


    正确答案:服务者;组织者;引导者

  • 第16题:

    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正确答案:文本

  • 第17题: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正确答案:获得审美体验;文本

  • 第18题:

    以下是某教师对语文课程目标的特征进行的总结,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连续性
    • B、阶段性
    • C、明确性
    • D、固定性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单选题
    某教师对阅读教学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C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D

    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第一学段的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正确答案: B
    解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并没有明确规定“让第一学段的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故D项错误,当选。

  • 第20题:

    问答题
    《课标》在表现领域中,3-6年级(小学答)7-9年级(初中答)关于演唱的内容标准是?

    正确答案: 【小学】1~2年级
    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
    3~6年级:
    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
    【中学】7~9年级
    能主动地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
    能够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积极参与齐唱、轮唱及合唱,并对指挥的起、止、表情等作出正确的反应。
    了解变声期嗓音保护的知识,懂得嗓音保护的方法。
    能够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与风格,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和意境。能对自己、他人、集体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教师对语文教学评价的功能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A

    检查和诊断

    B

    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C

    甄别和选拔

    D

    反馈和激励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是评价的不同方式。故选B。

  • 第22题:

    判断题
    阅读教学是教师交给学生文本内容的过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