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2015年5月19日,在第68届世界卫生大会召开的埃博拉疫情技术边会上,世界卫生组织、西非疫情重灾区与中国、美国等援助方式代表回顾了埃博拉疫情防控进程与经验教训,并对中国援助西非抗疫的贡献予以称赞。我国积极助非抗击埃博拉说明() ①我国主动承担国际义务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
第2题:
中国政府将加大对沿线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力度,未来3年总体援助规模不少于600亿元人民币。
第3题:
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①自产自销的农产品 ②2010年中国政府向海地提供价值三千万元人民币的人道主义救灾物资 ③中国向墨西哥援助的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物资 ④家庭用的天然气
第4题:
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后,中国先后向有关国家提供了4轮援助,覆盖非洲13个国家,还数次租用包机以最快速度向疫区运送急需的防疫物资,成建制派遣传染病卫生防疫力量和军事医护人员。这些行动是中国政府() ①急人之所急的负责任大国之举 ②坚持独立自主基本目标的表现 ③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体现 ④践行我国外交政策宗旨的结果
第5题: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易传染、高死亡率的病毒,首次出现于1976年的刚果。2014年2月在几内亚爆发并产生了最严重的疫情,已经迅速蔓延至利比里亚等其他3个西非国家。埃博拉病毒刚出现时,人们将其误作马尔堡病毒,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发现该病毒不断改变其基因组成。越多的人被感染,它就有越大的机会产生变异。目前已有不少国家在研制相关疫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相信不久的将来人类可以找到真正防治这一病毒的措施。 问题:人类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与防治,体现了认识过程的哪些哲学道理?
第6题:
面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宣布人民币贬值并为周边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第7题:
为帮助西非国家防控埃博拉疫情,中国宣布提供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物资,并将派出3支公共卫生专家组。患难见真情,中国的真诚援助赢得世界卫生组织和非洲国家的赞誉。这表明我国()①主动承担国际责任,赢得国际社会肯定②成为造福非洲人民的主导力量③坚持和平外交,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④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8题:
中国将再向()人民提供6亿元人民币援助,用于当地人道主义和重建事业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几内亚
刚果
几内亚比绍
毛里塔尼亚
第13题:
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向东南亚各国提供了紧急援助。
第14题:
埃博拉(Ebola)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埃博拉病毒疫情自2014年2月在()爆发以来,已经迅速蔓延至利比里亚等其他3个西非国家,这里自1976年该病毒首次在刚果出现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第15题:
面对埃博拉疫情,中国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呼吁,向疫情严重的多个国家提供防护救治物资、粮食和现汇,紧急调派医疗专家,帮助非洲国家防控疫情,赢得多方赞誉。这表明中国() ①勇于承担国际道义责任 ②全面参与联合国的各项工作 ③立足共同利益发展对外合作关系 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第16题:
印尼发生海啸,中国政府无偿向其政府提供40万美元的救灾物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7题:
联合国发展援助系统是向()。
第18题:
2005年中国政府积极参与了国际间重大紧急救援行动,如印度洋地震海啸、美国飓风灾害、巴基斯坦大地震等。印度洋海啸发生后,我国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其中,中国政府先后援助2163万元人民币、5亿元人民币和2000万美元,民间捐赠到帐资金达1.5亿人民币。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受灾国家的慷慨援助说明了()①与邻为善、与邻为伴、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我国已基本实现现代化③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④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第19题:
2014年9月18日,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抗击埃博拉疫情的多国提供金额为2亿元人民币紧急现汇、粮食和物资援助。这里的粮食和物资()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①③
①②
②④
③④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