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在驾驶训练中,教练员做示范动作时,应注意()。
第6题:
阅读下面的教学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教师在讲《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即使个别学生在听讲,也显得心不在焉。但是当他随机提问的时候,发现学生几乎都能理解他讲的内容。鉴于这种情况,李老师说:“同学们,我们之前也学过很多辛弃疾的词,有些同学从课外也看过很多,今天我们就自己所知道的辛弃疾的词进行一次你最喜欢的辛弃疾的词’讨论,好不好?”听完李老师的话,学生顿时打起了精神。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充分体现了教学方法设计的什么原则()。
第7题:
案例: 在一节跨栏跑教学新授课上,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第一次跨栏跑。先示范跨栏跑动作,然后要求学生模仿。结果,大部分学生跑到栏架旁就停下来了,不能过栏。只有少数胆大的学生跳过栏。事实上,在体育课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如不敢跳山羊、横箱等。问学生为什么不敢完成动作?他们说害怕碰在栏上摔倒,所以不敢在跑动中跨栏,而是采用逃避的方法,停下来跨过去,因为这样比较安全。 谈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跨栏课中的恐惧心理?
第8题:
案例:阅读下列教学片段,回答问题。李老师作为一名信息技术的老师,他布置课后作业时,除了布置一些小任务外,有时候还会适当地给学生出一些试卷。但是在出试卷时,李老师并不会单纯地用选择和判断题,而是更多地选用填空和问答题。问题:李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上课铃响后,李老师在推门进教室的时候,看到有学生在打闹,教室里很混乱,面对这种情景,李老师板着个脸开始训斥学生。你怎么看李老师这一行为?
第18题:
在语文课上,李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就经常不及格,今天李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李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上述案例中,李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第19题:
丁当同学活泼好动,上课时经常插嘴,使李老师很生气,说:"管住你的嘴,否则我用胶布封住你的嘴!"李老师的做法()。
第20题:
李老师的话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李老师的考试设计符合促进性原则
李老师有意降低考试难度违背了教学原则
李老师的做法满足了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需要
李老师希望学生能对这次成绩的提升进行外部归因
第21题:
李老师所用方法方向是对的,只是强度还不够,可加大强度
李老师认为惩罚不管用,表扬也不管用
李老师认为惩罚性的后果会带来好结果
李老师的目的是要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行为却导向了强化学生的儿童性,意识上的目的和行为导向的目的相反
第22题:
第23题: